第9章 这顾良,好大的气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第9章 这顾良,好大的气魄!
“老爷,您可要注意身体……”
毛襄一脸的担忧。
朱元璋淡笑着摆了摆手:“今日我与顾大人一见如故,高兴了喝多点有什么。”
“好,老朱啊,我越来越欣赏你了,爽快!我最讨厌那种酒桌上喝酒磨磨唧唧的,大老爷们就该有大老爷们的样子!”
顾良说着,端起大碗,但只是小小抿了一口,意思意思。
朱元璋看得一阵无语,毛骧也是翻了翻白眼。
好家伙,你能不能再表里不一点儿?
嘴上说狠的,结果呢?自己倒先墨迹起来了。
朱元璋这才想起有个银行的问题没问,连忙道:“既然你我这么投缘,不知顾大人可否再给老朱我解惑?”
顾良眯着眼睛,道:“可以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刚才听你刚才跟那位大人说什么钱庄改银……银什么来着?”朱元璋做出沉思状。
“银行。”
顾良插了一嘴。
“哦对对对,银行,这是什么玩意儿?还有分期付款又是什么?”
朱元璋的确是好奇。
他建立大明朝后,不仅勤政抓贪,平时也会偷闲看看古籍。
可他自问顾良嘴里的这几个词语,他从来没在古籍上看过。
故而忍不住问了一下。
顾良笑了笑,又跟朱元璋碰了一个,狂饮一大口烈酒,一股火辣顺着喉咙滚下去,脸色一阵扭曲。
“哈!”顾良说道:“老朱,你啊,不知道这些也正常,清远县……或者说整个大明,估计没人知道这词,我这是独一份!”
“哦?”朱元璋眼睛一亮,他感觉得到顾良有些醉了,想套出更多的东西。
朱元璋乘胜追击:“顾大人,可否展开说说。”
“好,这银行的业务挺复杂的,其他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银行的好处吧。”
“改革银行,主要目的是为了聚拢清远县乃至附近几个县城的资金,发展建设,故而我取名:建设银行。”
“普通的钱庄呢,最大的用处就是能在本地存银两,拿着通票去异地兑换,方便轻装出行。”
“可大部分的老百姓根本用不到钱庄,毕竟就几个碎银子,人家大财主根本看不上,也不会废功夫给你开票。”
“可我的银行就不一样了,在建设银行存钱,银子是越存越多,定期存款利息更多。”
顾良说到这里,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忍不住又灌了一口酒水。
朱元璋听得啧啧称奇:“怎么回事?这银子还会越存越多?难不成会下蛋不成?”
“哈哈哈,这个啊,容我慢慢道来。”顾良放下酒碗,带着些微醉意道:“你想啊,很多老百姓是不愿意将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别人的,毕竟,相比起银行或钱庄,他们更相信自己。”
“但,这里面还涉及了一个问题,贪欲!”
“兰桂坊的成功,利用的是人们的色欲!”
“而银行,利用的则是贪欲。”
“但凡来我建设银行存钱的,不管多少,每个月都有百分之三的利息。”
“也就是说,你只要在我这存一百文钱,下个月就能多三文。”
顾良眯了眯眼睛:“而且,利息是可以叠加的,这个月的利息会成为本金,下个月可就不止三文了,告诉你一件事,复利是这世界上第九大奇迹……”
说完,顾良抚了抚额,略有醉意的瘫坐在卡座上。
朱元璋似懂非懂的点头:“老朱我是听懂了,可每个月多出的这三文钱,又有什么用呢?”
顾良伸出手指,摇了摇:“NoNoNo,你可别小看这三文钱,就是这三文,撑起了大明的未来。”
“你想啊,我举例的只是一人一百文,可若是一百两,二百两呢?一个月的利息就有三两,六两,这些足够普通家庭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了。”
“换言之,只要你有一百两银子,甚至更多,存到银行里,每个月光吃利息,足够不饿死了。”
“当然,这是普通老百姓,那些大商人,动辄几百,上千银两,利息更是恐怖……”
“以清远县的人口15万来算,每人存一百两,那就是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一千五百万两,我会用来建设清远县城,设立学区房,吸引外地人来定居,将人口推上一个大台阶,到时候何止是一千五百万,翻个倍儿都是谦虚了。”
不止一千五百万两?
这下,朱元璋不淡定了。
整个人惊得合不拢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激动得双手颤抖,被顾良这一番惊世言论彻底震撼。
此时此刻,任何语言文字,都不足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
这一下,朱元璋对杀顾良的念头微微动摇了。
这是个治世大才啊,若是能请他进入朝堂,大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情绪,开口道:“顾大人真是惊世之才!窝在一个小小的清远县实在是屈才,老弟啊,哥哥也不跟你装了,我摊牌了,其实我是……”
朱元璋话说到一半,这才注意到顾良已经靠在卡座上,呼呼大睡。
“罢了,毛襄,你送顾大人回县衙,等明儿他醒了,再带他来见咱!”
……
回到客栈。
朱元璋实在是睡不着,来回不停的踱步。
今日所见所闻,大大超乎他的认知。
砖厂!
这要是能将其开遍大明每一个角落,以后,大明的道路将会更便捷,速度也会快不少。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朱元璋也是从一个破碗,一双草鞋爬起来的。
他比谁都清楚,若要想地方发展起来,就得让人口流动起来。
但这就有个大前提,先修路。
想致富,先修路。
这可不是空谈。
路不好,人口流动不起来,贸易也进不来,出不去,怎么富?
至于银行,更让朱元璋心惊和意动。
存百文,下月就能领三文。
15万人口,每人一百文,就是一千五百万文钱。
大明如今有差不多六千万人口,每人一百文钱,那是多少?
一百两呢?二百两呢?
就在朱元璋激动之时,毛襄也回来了。
他恭敬的单膝跪在地上:“陛下,微臣已经将顾大人送回府衙。”
“不过,属下有一事不解,这银行,真能赚那么多吗?要是承诺的利息兑不到,那岂不是骗人?”
朱元璋淡淡一笑,示意他起来:“骗不骗人,咱们明日试一试便知。”
“我倒要看看,咱这银子,他敢不敢收!”
竖日。
主仆二人一早就打听着来到银行门口。
看着门口排起长龙的队伍,饶是朱元璋这两天见惯了,也不由有些惊讶。
这清远县的老百姓都这么积极的吗?
他们就不怕钱被骗了,取不出来?
这队伍里,他们还看到不少上了年纪,背影佝偻的老人,他们不惜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全存到银行里,然后拿着一个凭证,高高兴兴的走了。
似乎并不担心银两被吞了。
朱元璋给了毛襄一个眼神:“你去排队取……取号,我去探探这位老人家的口风。”
“是,老爷!”
毛襄离开去排队取号。
而朱元璋,则来到那位老人面前,主动闲聊了几句,然后好奇的问:“老人家,你把这么多银子存进银行,就不怕取不出来吗?”
老人看了一眼朱元璋,笑了起来。
“你应该是刚从外地来的吧?”
“这钱啊,存银行比存家里安全。”
“而且,顾大人说了,银两没了,所有损失算他头上。”
说着,老人家还一脸自豪的拍了拍胸脯:“大伙儿都信任顾大人啊,而且,我还有退休金嘞。”
朱元璋哑然,这顾良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你说他贪吧,他的确贪,大庭广众就敢收银子,贪得够嚣张!
可你说他坏吧,在给百姓谋福利这件事上,他是真干出了实事。
这比朝中那些只会抨击的腐儒,可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