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永生之灵 > 第203章 道德经的道(四)

第203章 道德经的道(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生之灵!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上一章我讲到在古猿人星球的“反观”修炼法。这个意义很重大。

古灵们观想创造出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进化出人类的肉身。

人类的肉身是身、心、灵的复合体。人类解剖肉体,并不能完整认识自身,因为人类运用外科手术式的解剖只能看到“肉眼”能看到的。

而要认识那隐藏在肉体的细微结构之中的灵性的运行,以及微妙的精气神的化育,只有通过灵魂的内观才能做到。

人的肉身,是灵性与物质的二位一体。人类是物质、灵性、灵魂的无比精密的复合构造体。

嗯,我继续讲解《道德经》中的章句: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宅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确实,我曾在无数世代之前化身为古猿人。

我也曾投胎为地球人。

我也曾万万亿年流转于不同的物质宇宙的智能生命体内,因此,我有资格评价:人类肉身是多么的卓尔不凡。

正是因为人类拥有一个很棒的肉身,如房屋遮蔽着灵魂。

我从很多历史记载上看到不同的文化学者感慨“人身难得”。

当年,我的灵魂居于“古猿人”的肉身之内,经过累世修炼而洞察了灵魂与肉身的关系,我也因此明白:恐惧和忧患,都是来自肉身的短暂存在。

肉身不是不朽的,这个事实给肉身的存在投下了无时无刻不在的“恐惧和忧虑”的阴影。

我也洞察了“没有肉身,灵魂也不会有任何恐惧”这个事实。

当我认识到,我在物质宇宙的全部修炼成果,也就是地球人所说的“积德行善”的福报,都积累在灵魂之中,于是——

我最终领悟了“君主之道”或是说“领导者之道”,就是,如果我要成为君主,或是做好一个君主,就要把天下当成自己的身体,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去无微不至的爱护天下,就可以与大众一道去建设美好的人世间的世界了。

我深知:即使是我这样的古老灵魂,也不能傲慢地认为自己是高于其他灵魂的存在。

一切的生灵、物质世界的高山或沙粒,都是无始以来无数世代的无限虚空中的一员,共同燃亮无限虚空的黑暗,绽放永久璀璨的存在的烟火。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以我为例,当我脱离了物质躯壳的限制,我可以把我的灵识瞬间遍布无限的虚空,我可以自由感受千万亿宇宙及其内部千万亿星体和万万亿生灵的变化和运动。

而对于人类的肉眼、肉耳、肉身躯干和手脚来说:灵性道法是被物质表象遮蔽的神秘之物。

人类就能完全认识宇宙的“内在规律”吗?

物质世界从“无形无相无声的灵性世界”诞生。

灵性世界没有边界和形状,人类的肉眼能看到什么呢?人类要认识那灵性道法,只有放弃自己的物质思维,让自己的灵魂从物质躯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独立静默于物质躯体的大厦之中,恍恍惚惚中穿越物质的限制,向时间的源头返回,领悟“灵性道法”从无到有的造物过程。

能够真切地感悟到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于无,有生于有,有无相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灵性道法,那么,人类就可以正确对待当今的一切了,就可以遵守人世间的法律和天道的法则了。

道法相通,一个人,在自家的小花园里,看到荒芜的泥土渐渐覆盖上一层茂密的杂草。而我看到无限的虚空中涌现出千万亿个宇宙星系。这都是“无中生有”的自然法则。

好吧,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者将舍清,孰能安以动者将舍生。保此道者不欲尚呈。夫唯不尚呈,故能蔽而新成。”

为了说明这段文字的内涵,我还是举自己的例子。

在无数世代之前的某一世代,我曾投胎到“大自在宇宙”的“无畏星球”。

这里累世积聚的浓郁修炼氛围,唤醒了我灵魂的强大觉知力,使我在活着的时候,成为了无畏星球的一位圣人。

我的肉身成为了灵性道法的体现。

我凡事无比的持重,顾及到所有他人的尊严,时时升起过客之心,完全理解每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

圣人是大众的榜样啊。

在身为圣人那一世,我体验到敦厚朴实的纯真快乐,对于任何批评和指责都能愉快地吞下肚子,也因而广结善缘。

我也从不端着架子,能混迹于普通大众,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对于任何人的求教,我都从不厌烦地有问必答,内心祈祷着“我的答复的每个字都能够对提问者有益”。

我深深怀念那无限久远的身为圣人的宝贵经历。

在我死去之前,为给世人留下了我的嘱托:“谁能做到坚持善行善言而被普遍地赞美,却又能完全放下名声做个普通人?谁能终其一生都能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又能平静地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谁又能不去争不去夺,如果有追求也只是追求有益大众的创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