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哲人的故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生之灵!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说过我现在的生活。
好吧,反正你们(地球读者)也不认识我,我就家丑不怕外扬,就说了吧。
我,现在,是一个哲人。
可以叫做“哲学家”,不过我更喜欢”哲人”这个称呼。
哲学家?可能会理解为是写哲学书的人,或是专门讲授哲学课程的教授。
而哲人?是一种独特的按照哲学生活的人生,一种极清淡又不淡漠的人生态度,一种沉在生活深处又浮在生活之上的特别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不一定是写书或教书啦。
之前,我说过,我60岁了。
我坦白吧:在年轻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
现在我可淡定地说:“那是一个可以说颜值非常高的少妇。”
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真的惊呆了。
在我20多岁的小男孩的眼中,她真的是太美了。
那个追求的过程就不细说了。
反正,后来她开始跟我幽会,具体方式是,当她的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我就赶过去跟她亲密一通……
我慢慢的知道了她有过不太好的过去,她第一恋爱遇到的男人——在她看来是一个妥妥的帅哥,但是,遗憾的是,那个男人是一个毒品贩子,有老婆和一个孩子。后来他被法院判了死刑,缓期执行。
我听她讲这些,也是无语。
再后来,我和她之间的事,终于有一次被她的丈夫撞见了。
她丈夫把我狠狠的打了一顿,我的头被棍子打破了,也许我还晕了过去。
那一段时间我的头有些晕晕乎乎的,也许我的头脑有些失常了,因为我总是徘徊在她家的房子周围。
她的丈夫看到我,就挥舞棍子恐吓我,让我“滚开”。
这件事闹得尽人皆知,
……后来,我就离开了此地。
我在另一个陌生的小城市住了下来,找了一份不用动脑子的工作,在当地的图书馆负责借书还书的登记。
时光流逝,也有女孩或年轻的离婚妇女,似乎对我有意思,我也不能肯定,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经过之前的那件蠢事(我认为自己是在我的肉身的感官欲望的驱动下,做了一件对我来说无所谓但是又妨碍到我的余生的蠢事),我对女性失去了兴趣(“为什么要跟她们纠缠在一起?我又不想生孩子,那我为什么要跟她滚床单?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这又不会带来什么奇妙的事物……”)。
我想来想去,找不到跟女人谈情说爱的理由。
于是,一年一年的过去,那些或许对我曾经有意思的年轻女孩,随着脸上的皱纹一天天明显起来,也就不再把我放在心上,一个个的嫁做他人妇。
到了我四五十岁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怪人”,也许还以为我是一个“性无能者”或是一个“同性恋者”,于是再也没有人把我当成一个有结婚价值的男人看待了。
于是,我得到了无人打扰的余生。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有趣——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地球人,只要对男女两性之事不发生兴趣,就可以获得不受任何干扰的清净人生。奇妙吧?
于是,我的生活简单了。上班,领工资,吃饭,睡觉,到了不同的季节更换衣服,晾晒被褥。
我开始把兴趣转向阅读图书馆里的那些在我看来有些深奥的书籍。例如,企业家传记,各种优秀企业案例研究,各种管理学书籍、经济学书籍、心理学书籍等等。
不只是上面提到的书,也包括各种科学方面的书籍,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考古学等等,还有古今文学名着、文艺理论、历史、神话、童话、中西方哲学、宗教,以及绘画、雕塑,音乐等等方面理论论着。
反正我从图书馆借书不用花钱。
再后来,我就对哲学书发生了兴趣。
古典哲学,当代哲学,康德,黑格尔,尼采,《道德经》,孔子,《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维特根斯坦,等等。这些我都或深或浅的读过。
我还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
现在考古学这么发达,不断有新出的文物,我也结合这些考古发现,对现存的古老哲学文本进行对照修订。
就说中国人普遍听说过的《道德经》版本问题和作者问题吧,在大清王朝之前,《道德经》版本已有100种之多,之后又有了千种版本。
在此,我公布一个小秘密:
所有无始以来无数世代发生过的一切,都以信息的方式被记录下来,被储存在人类不可见的灵性能量世界之中。
这就像地球人政府或企业的档案室。
只是灵性世界的信息储存之处具有无限的储存能力,它以鲜活的影像和全息信息的方式,记录着一切创生的和后来发生的一切,无一遗漏。
也许读者会问:“这么海量的信息,真的可以被完全储存起来吗?有意义吗?真这样的话,关于《道德经》及其作者的一切信息也应该储存起来了吧?”
嗯,关于意义,怎么说好呢,意义就像一个人说:“大便是臭的,玫瑰花是香的”,但是,大便还是大便,玫瑰花还是玫瑰花。我的意思是,意义是有自由意志的智慧生灵的一个关于概念的游戏,一个文明的游戏……
而宇宙的对于所有已经发生过的信息的储存备份功能,就这样存在着,与意义无关。
这就像地球的命运,白天有太阳照着,夜里有月亮照着,你说这有什么意义?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意义,或许可以倒过来分析:正因为地球有了这样的命运,所以才有了地球人类的存在,而地球人类给太阳和月亮赋予了某种意义: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阳和阴,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阴阳互动,阴阳结合,生成了万物……
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这点:宇宙有“完全的记忆力”。
因为我在过去亿亿年的经历中,肯定积累了几乎无限的记忆,但是,我想:“我这个小小的灵性之躯,怎么可能载的了如此多的过往信息?”
后来我想明白了,一定是宇宙(无限多的宇宙的集合体,或是包含了无数宇宙的更大的背景存在体)承担了所有个体制造的信息的储存功能。
因此,当我回忆的时候,并不是从我自己的体内提取什么信息,而是——就像点击智能手机上的触摸屏上的浏览器,于是“我要找的信息”就交给智能手机所连接到的移动互联网上面的“浏览器”去代替我去寻找储存在“电子云”中的信息……
我要讲的宇宙记忆与储存的故事,大致的情形也是如此。
只是智慧生命体与“宇宙储存云”(我就暂且这么称呼吧)的连接方式,不是通过光纤,也不是通过人类发射的低空卫星链或通讯卫星,也不是通过地面发射基站发射的短波无线电。
而是……灵性的某种链接,超光速的那种……
对比一下啊——
作为地球人的我,现在,在电脑前,我的电脑通过接到家里的光纤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叫“路由器”或是“猫”或称为“wiFi”?),我的手提电脑或智能手机,就连上了地球世界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然后,我在电脑连接到的互联网的浏览器的“搜索框”输入一个词“道德经”,点击“搜索”,于是,我就看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一串关于“道德经”的信息。
这些关于“道德经”的信息,储存在互联网的网络上的各个数据库中……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我作为灵性的存在(也可以说,当我作为灵魂的形式存在),这种情况下——
我这个灵性体连接的不是地球世界的互联网,而是链接到无限虚空中的“宇宙储存云”,而链接的方式是——用地球的语言,是无法言说的,我只能说,那是超光速的超级链接,
或许有读者疑问道:“那么说来,你可以知道一切喽?“
问得好。理论上说,我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经验是,如果我要从“宇宙储存云”中提取任何一项内容,我就必须先知道“我要提取什么内容”,这也是要多多少少的耗费我自身的能量。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分享我的一个心得:
其实,回忆没有那么重要,尽管储存全部过去的信息也许很有必要。为什么回忆或许没那么重要?
因为,未来在向我们走来。
我们的归宿在未来。
我们能够改变、能够创造的——也只在未来。
不过,我把我链接“宇宙储存云”得到的关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的信息简单说一下。
又,补充说明一下啊:我所说的链接“宇宙储存云”的方式是,“凝思”。是的,凝思。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凝思”是多么重要的一项智慧生命的功能。
我接下来说的信息,我可以担保是真实发生过的。至于如果有地球读者拿地球人写的《史书》来跟我对质,我是不接受的。因为我想你们也知道:“史书也有胡说八道的,甚至有故意颠倒黑白的。”
好吧,且听我道来——
《道德经》的作者有很多个名字,都是人们给予的不同称呼:老子,李耳,老聃(发dān的音,我也是搜来的)。
他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因此,他读了大量的书(跟现在的我有的一比),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读书最多的人,也是闲着没事思考最多的人。不过,因为读书太多,但是那个年代又没有电灯照明,有时候读书太入神,天黑了也没察觉,在迷迷蒙蒙的月光下继续读下去,结果,时间一长,导致他的眼睛有些半瞎。
由于李耳馆长算是那个时代的大知识分子,所以,他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成为当时的整体人类命运(那个时候叫做“天下人”)的思考者。从我提取的资料看,老子一生专注于读书、思考,并且在木板上、竹片上、蚕丝织成的衣服袖子上,随手写下许许多多的心得体会。
这也让他没时间没心思考虑恋爱结婚的事。
还好,在他80岁的时候,一个跟他做了几十年邻居的城门守门人把自己的大眼睛、胖身材的孙女嫁给了他。
那个大眼睛且胖身材的邻家女陪他到老,还生了一对儿女。李耳老先生是105岁去世的,是年轻的妻子主持埋葬了他。
他死的时候遗孀40多岁。后来,这位遗孀独自把二个孩子抚养成人,她还把夫君生前随手写下的心得体会,一条条归拢起来,编成一本书,她给书起名《老子经》。至于为什么她把夫君称为“老子”?我不多说了,你们猜吧。
至于《道德经》这个名字,是李耳死了之后过了300多年的中国汉朝时期才被某个文化学者重新命名的。
今天地球上普遍流行的《道德经》通行本,是最初的《老子经》的修改本。2500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有修改权的皇家御用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对原本进行增删修改,虽然大体没什么毛病,但是一些具体词句是不一样了。
例如,原本的“功述身退,天之道也”,被改成“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还有……
原本的“至虚极也,守中笃也”,被改为“致虚极,守静笃”……
原本的“绝伪弃诈,民复孝慈”,被改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为什么会有这些篡改?
大体的原因是,有些后世的学者把《道德经》说成是“道家”,为了与当时的另一个学派“儒家”相区分,就把《道德经》中的与“儒家”思想一模一样的内容,删改掉了,还替换成与“儒家”思想完全相反的内容。
关于《道德经》的作者,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