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 第97章 准备敲竹竿

第97章 准备敲竹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御书房中半个时辰过去了,崇祯依旧绕来绕去,徐允祯好几次想开口都被崇祯打断了。

徐允祯这算是明白了,皇帝压根就不想说这事,可他也糊涂了,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崇祯向门外看了看,扭头对徐允祯笑着说道:“眼看就要到饭点了,定国公家的酒楼生意不错,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吧?”

徐允祯越听越懵逼,怎么又扯回酒楼了?

“陛下,微臣那是小本经营赚不了多少钱的。

徐允祯这话一出,崇祯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之前的一脸和煦,全然不见,凶光露露的盯着徐允祯,冷声道:

“哼……小本经营,定国公你是想欺君吗?你那聚仙楼点几个菜吃一顿饭就得花几十两银子,这差不多是平民百姓全家一年的收入,这是小本经营?那请定国公和朕说说什么是大本经营?”

崇祯这翻书般的变脸,吓得徐允祯砰的一声跪了下去,一脸惊慌的道:“陛下明鉴,微臣实不敢欺君啊!”

崇祯看着徐允祯一脸紧张兮兮的样子,又变回原本的和气:“诶,定国公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朕就是想听听定国公的大本经营是什么?”

徐允祯抹了抹额头的细汗,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心里想着,自己说的是实话呀!确实是小本经营,这有什么问题?

徐允祯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的话哪里有问题?

其实,这不能怪徐允祯,只能说他和崇祯对小本经营的概念层次不一样。

在徐允祯眼里开酒楼这样的生意确实只能算是小本经营。

还不等徐允祯想明白,崇祯就接着说道:“定国公以后有什么好生意,记得告诉朕一声,朕也入个股。”

闻听此言,徐允祯面露苦涩,一副为难的样子,开什么玩笑?自己有很多灰色产业连曝光都不行,更何况是让皇帝入股。

崇祯本来也没打算徐允祯能说出什么来,看着他那为难的样子,摆了摆手:“定国公回去想想再来告诉朕,朕还有很多国事要处理,就不多留定国公了。”

徐允祯一听这话,如蒙大赦,恨不得长翅膀飞出皇宫,赶忙躬身一礼:“微臣告退。”

退出御书房的徐允祯一边走一边琢磨,皇帝今天这东拉西扯阴阳怪气的谈话,到底意欲何为?

直到出了紫禁城,他也没想明白,颇有些气恼的说了一句:“都怪徐子胤这个衣冠禽兽。”然后又摇了摇头,“还是回家和林先生商量一下吧!”

御书房的崇祯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想着,就看这徐允祯是不是个聪明人了。

别说徐允祯,就连跟了崇祯几十年的王承恩也看不明白崇祯刚刚那番操作是个什么意思。

徐允祯刚走不久,就有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骆养性和方正化求见。”

崇祯眉眼一挑:“传他们进来。”

几息后,方正化和骆养性便齐齐迈步而入来到御案前。

“卑职骆养性参见陛下。”

“奴婢方正化参见陛下。”

崇祯衣袖微抚:“平身,起来回话。”

“谢陛下隆恩。”

两人站起身后,方正化便从随身携带的盒子里取出一本册子,躬身高举过头顶:

“东厂奉陛下旨意对二十八名犯官及其家眷九族宗亲监斩,现以全部行刑完毕记录在册,共计五万三千八百二十三人,承陛下阅览。”

王承恩从方正化手里接过册子交到崇祯手上,崇祯随意地翻了几页,就丢到了一旁。

“这次你们的差事办得不错。”崇祯赞许了一句,转而吩咐王承恩,“王大伴,赏他们每人白银千两。”

骆养性和方正话听到崇祯赏赐的话语,面露喜色,躬身应道:“谢陛下隆恩。”

“这是你们应该得的,起来说话。”崇祯不在意的说着。

方正化应声而起,骆养性却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势。

崇祯见状,不免有些好奇,于是出言打趣:“怎么,宽宏大量骆养性有话要说?”

听到这话,骆养性为之一振,皇帝是怎么知道这个称号的?可也仅仅是一振,骆养性就回过神来答道:“陛下,这都是民间百姓的戏言当不得真。”

说到这,骆养性顿了顿,鼓了鼓勇气,才接着说:“陛下,家中老母身体每况日下,锦衣卫又事物繁多,所以卑职想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带着家人回归乡里,还望陛下恩准。”

崇祯听闻此言,哪还不知道骆养性在想什么,无非是造下了这么大的杀孽,怕招来杀身灭门之祸,想要隐退。

崇祯也不做他想,直截了当的回了一句:“自古忠孝两难全,你老母身体不好,朕可以让御医为他诊治,至于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你还是继续担任吧!这个位置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听了崇祯的话,骆养性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脸上有欣喜也有担忧。

崇祯像是看出了端倪,笑了笑,接着说道:“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无非是怕满朝文武容不下你,还有担心朕会过河拆桥,把这五万人的杀孽安在你头上,让你来背这个锅。”

“如果是这样,你大可放心,朕还不屑于让你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来替朕背黑锅,以后你只要好好替朕办事,朕可保你一家安全无虞。”

崇祯话音一落,骆养性就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口中高呼:“卑职代阖家三十二口,谢陛下隆恩。”

崇祯抬了抬手:“好了,起来吧!”

崇祯也看出来了,骆养性刚刚那番说词,未必就是真的想辞官归隐,应该是在向自己试探,看看自己会不会过河拆桥,会不会保全他一家。

崇祯对骆养性这样的试探举动倒也并不反感,他走到这步,说起来也算是自己逼的。

锦衣卫就是自己手里的一把快刀,至于骆养性在历史上三姓家奴的行为自己并不在意,只要这把快刀自己用的顺手就行了。

再说,经过这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血案以后,他骆养性也唯有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这一条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