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熟人相见,幸会幸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德的森林!
九十一
熟人相见,幸会幸会
张桂芳的班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那就是她的儿子,王大山。
小兵兵四岁了,张桂芳没有把他送去幼儿园。把儿子放在自己班上,一边可以看着他,一边还可以教他一些学前知识。
今年,她的班里也有了第一届六年级学生。她对六年级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也都很喜欢小兵兵,他们也能帮张老师带孩子,给她分出时间来教学。
张桂芳每年都向贾书记为学校申请教师,贾书记都说再等等。
今年贾益山终于不再说再等等了。他说:今年一定给学校解决教师问题。
毕竟现在学校每年都有新生入学,现在已经是一到六年级都齐全了,张桂芳一个人实在是带不动了。
今年黑水河电站开始投产。
县里把黑水河划分给贾益山,贾益山就放弃了海山电站的三期工程,改为在黑水河上建设更大的水电站。
这次黑水河电站的招聘工作就不只限于海子山镇的人,而是面向全国招聘水电人才。不得不说贾益山这眼光看的长远。
至于他儿子说的建电缆厂的事,这两年他也在琢磨。他打算等到黑水河电站投产的时候,就上马铜矿冶炼厂和电缆线厂。
所以今年海子山镇就更忙了。
让张桂芳万万没想到的是,贾益山给他争取来的教师里面竟然有秦大山。
黑水河乡一部分划分给海子山成立新的海子山镇。黑水河小学的师资也一并划给了海子山镇小学。
头两年,海子山镇的就读学生还不多,贾益山只想着给学校招民办教师应付解决一下师资匮乏的短板。他对黑水河小学没有想法,没有去改变黑水河小学的原状。
但是黑水河小学原来的生源是面对整个黑水河乡的。而现在黑水河乡一分为二不复存在了,学校的生源也面临着逐渐分流减少。有的学生去了白羊镇。有的新生直接只能就读白羊镇小学。所以黑水河小学的教师就人浮于事。
再加上近两年海子山的人口逐渐回流,学校学生越来越多。贾益山想,给学校招民办教师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找正式老师。
他现在就有黑水河小学的老师可以借调。
于是他先在黑水河小学老师中做民调,愿意到海子山小学教书的,优先选用。
这次一下就借调过来包括秦大山在内的六名老师。
贾益山一招移花接木顺势盘活了两个学校。
张桂芳和秦大山再见已是人到中年了。
他们没有尴尬,他们眼里只有工作和责任。
特别是张桂芳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她已经心如止水,只想把小兵兵带好,把工作干好。
秦大山之所以愿意来海子山小学,并不是因为他知道这里有张桂芳,而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离崇德镇的家近一点。
秦大山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有缺失的,但是两个儿子现在都很优秀,大儿子开了沙场,小儿子考上了天蓬中学的高中。
而老婆张慧芳一心在家操持着家务,替他尽孝照顾他父亲。
秦大山人到中年,终于知道了生活的意义,那就是责任。
他在黑水河小学是分管副校长,他宁愿在海子山小学从普通老师做起。为的就是责任,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多回去照顾家庭。一方面可以弥补年少时对张桂芳的伤害,可以协助她把海子山小学搞起来。
刘江去天蓬中学报道竟然遇见了三个熟人。
第一个熟人就是秦小平。他从黑水河考到了天蓬中学。他俩从秦小平转学后已经有四年没怎么见过面了。
秦小平是他妈陪着一起来报道的。
刘江是一个人来的。
他看到张慧芳就打招呼喊道:“婶子。”
张慧芳问:“刘江,你怎么一个人来的?你妈你哥还好吧?”
刘江考上高中之后,刘有禄就觉得需要逐渐把家里的工作重心从金山村转移到锦城市。
家里木耳也不种了。她从王红梅那里要来一些橘子树,种在自留地里。要不是村里不准损毁良田,她还打算把田里也种上果树。
现在一到农忙就派刘东回来种两季田。
以前刘江还能帮哥哥种田,现在刘江在县里读书,刘东一个人也种不好田。她自己又走不开。田就成了刘有禄的心病。把田放弃撂荒呢,作为农民心里觉得是一种亏欠,自己种呢又没那个精力。
刘江一见到张慧芳婶,他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
刘江回答道:“我妈跟我哥还好,就是挺忙的。他们现在给人打衣服呢。”
话锋一转,刘江开口问道:“婶子,我妈说想把我们家的田给你种,你看可以吗?”
“你说的还是你妈的意思?小孩子不能开玩笑哦。”
“是真的,是我妈的意思。这一季谷子收了,我们就不种了。小春就你来种。”
“那,我还是给你一点租金吧!你妈没说要多少租金?”
“不用给租金,你帮我们把村上的提留交了就行。”
刘江就这样做主,把家里的田送出去了。他后来写信告诉妈妈,刘有禄回信竟然没有骂他。
他们三个人一起去学校仓库领铺盖棉被。
领好被子,他们就去宿舍楼找宿舍。
张慧芳帮儿子拿铺盖卷,秦小平很轻松的在前面带路。
刘江吃力的扛着棉被往前走。他瘦弱的身板夹在被子中间都差点看不到人了。
还是从小营养不良,长大了体型也没多大改变。
一个高高大大戴着眼镜的同学走过来说:“同学需要帮忙吗?”
刘江一抬头,看到这个高大的同学,他有点不好意思,就拒绝了。刘江说:“不用了,谢谢你,我可以的。”
那个高大的同学一把抓过他的被子说:“客气啥,都是一年级新生,说不定我们以后还是同学呢。”
同学扛着被子,刘江就只拿着垫絮。
一下他就感到轻松多了。
当他的脸露出来的时候,那位高大的同学说:“你很面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是吗?我怎么没见过你?”
因为刘江从小营养不良,他的体型没啥变化,还是跟以前一样瘦瘦弱弱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江,你呢?”
“你叫刘江?我想起来了,我们在我表弟小兵兵的满月酒上见过的。我是宋军!我妈是王红梅。”
“啊?你是红梅阿姨的儿子?幸会幸会!”
“拿来吧,你把垫絮也给我,我劲大。”
两人走着聊着,刘江就问宋军:“你不是金黄县的吗?怎么你不在金黄县读书跑来我们天蓬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