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只想安静搞事业 > 第84章 第三个世界24

第84章 第三个世界2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只想安静搞事业!

李锦秀吃完烧烤当天下午就上火牙疼了,这把火也不知道是吃出来的还是从心里烧起来的,反正李锦秀觉得是后者。

休沐结束,李锦秀去工部上职。

原本庄夏吩咐的事李锦秀想能拖就拖的,结果一去工部尚书就把他叫到跟前。

原来庄夏早就给工部尚书通过气了,工部尚书一听皇上说李锦秀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顿时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今日一大早来就先把人手给李锦秀配齐了。

这事儿要真能成,世间将再无饿殍,想不到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能有望见到前所未有的盛世。

不是庄夏非要逼李锦秀,只有当田地里的产出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让一部分的人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如今的粮食产量低下,就算全天下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在种田,大部分的百姓也都还是处于半饱状态。

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办法大力发展工业,没有足够的粮食保障,其他的事都是空谈。

庄夏已经派人尽可能的搜寻更高产的良种了,可后世众所周知的高产良种红薯,玉米都来自美洲,以如今的造船技术,要到达美洲至少还得等个10来年。

李锦秀只有一个,事情也只能循序渐进的来。

和李锦秀的不情不愿比起来,皇后仿佛后世的职业女强人一般,将纺织厂和水泥厂发展的如日中天。

甚至还分出一部分人手成立了一个建筑队,承包了京城里所有的道路修整。

工部如今忙得脚不沾地,倒也乐得把这些事情交给皇后来办。

如今京城一半的道路都已经变成水泥路了,这些水泥路就是最好的水泥广告。

吸引了整个京城所有的富贵人家,把自家府上的地面都改成了水泥路。

要不是嫌水泥的颜色难看,有些人甚至想把墙面也刷成水泥的。

不过对于一般百姓而言,水泥和青砖做房子简直是绝配,比木头和土房子好用,冬暖夏凉还防火,家里有了余钱,都巴不得换成水泥房子。

水泥的影响力从京城扩散到了周边的城市,从一座水泥厂变成了两座三座。

水泥和玻璃一样都是新出来的东西,不用担心挤兑原本的产业,数量不用控制得像纺织厂那么严。

很快水泥厂就超过纺织厂,成为皇后手里下金蛋的母鸡。

看的户部尚书十分的眼热,水泥这样重要的东西就应该归公才对。

玻璃虽然也赚钱,但需求量没有水泥这么高啊,热度过去后买的人就少了,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低。

水泥却不一样,修桥铺路建房子,样样都用得上。

皇后也意识到这一点,没等户部尚书提,主动让朝廷掺了一脚,水泥是基建的利器,还是让朝廷把控更好。

皇后这番大度的操作,让户部尚书对皇后的印象瞬间改观。

一国之母经商,确实有失体面,但赚到的钱是真的香。

下次工部尚书来找他,别说是修水利了,就是修路也修得起,毕竟水泥都是自家的了,本钱低。

工部和户部这两个部门忙得如火如荼,倒显得其他几部太过清闲了。

不过很快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就不这么想了。

“皇上要重修律法?”

庄夏点点头:“本朝的律法从开国起已经沿用百年,从未变化过,许多律法早已不适合当下,朕认为,应当每隔5年审视当下律法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不断的将律法修整完善,国家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律法自然也不该一成不变。”

大理寺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如此,大庆之前的皇帝曾经颁布了一条法令,不得捕食鸟雀,只因当时的皇帝极爱养鸟。

即使看到有鸟雀偷吃自家粮食,百姓们也不敢驱赶,生怕被其他人举报,导致鸟雀成灾。

直到那位皇帝驾崩后,这条律法才渐渐被人淡忘,但律法依然存在,只不过少有相互举报的人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若是有人看另一人不顺眼,以这个缘由举报了他,官府是该律判还是轻轻放过?

庄夏:“朕听闻民间常有吃绝户的行为,一户人家若是没有男丁,即便妻子女儿还在,这家人的财产,也不能由妻子女儿继承,导致民间越来越重视男丁,甚至常有弃杀女婴的行为,可若是女子越来越少,如何能保证我大庆的人口?”

大理寺卿也认为家里需要男丁继承香火,但不代表他认可弃杀女婴的行为,“皇上的意思是?”

庄夏:“民间可立女户,女子拥有继承和保留财产的权利,律法规定继承的顺序,第一继承人是子女,妻子和父母,第二继承人是兄弟姊妹,以上的人都不在才能由宗族继承。”

“万万不可啊,皇上,这条律令定会激起民怨的!”刑部尚书连忙阻止道。

庄夏:“哦?谁的怨?是那些等着吃绝户的宗族的怨吗?朕听说许多百姓犯事只听宗族的,反而不听府衙宣判,宗族若说包庇谁就能包庇谁,就是因为太听之任之才纵的这些宗族如此势大,这样下去百姓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法度?”

“皇上息怒!”

庄夏继续:“朝廷要处决一个犯人,还得再三审理,查明真相,那些宗族谁给他们的权利随意处置朕的子民,想把人处死就处死,沉塘就沉塘,朕的目的就是要削弱那些宗族的势力,律法只能掌握在朝廷手里,而不是随意某个家族手里,两位爱卿明白朕的意思吗?”

“臣明白!”

皇上这一年来身上的威势愈发重了,看到皇上发怒,两位大臣心里一颤。

皇上下定了决心要去做的事,没人能阻止。

这条律法一经颁布,顿时引起了举国上下的讨论。

市井上出现了许多抨击这条律法的言论,但也让某些家中没有男丁的家庭暗自松了一口气。

“相公,你看到镇上的公告了吗?朝廷出了法律法规定,家里的钱财可以由女儿继承,你说咱们还用过继堂叔家的孩子吗?”

“先不过继了,再等几年,咱们到时候给女儿立个女户,招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