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建业真有出息,亲戚们羡慕坏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妹,你家这两辆自行车,都是新买的?”
大舅忍不住心里的好奇,
去年这时候三姨全家人过来,还没有骑上自行车呢,
现在居然骑了两辆。
听到有人问,
三姨便是高兴道:“是我儿子能耐,
有门路便宜弄来了两辆旧车,
稍微修了一修,就跟崭新的一样,
怎么样,还以为是新买的吧?”
“真没看出来是旧的。”
大舅羡慕地说道,怎么这一个个的都比自己这个当大哥的强呢。
不过瞧见她们过得好,他真心感到高兴。
听到三姨家的表哥有门路,能便宜弄来的旧车子。
跟王建业站一块的大舅家的表哥李猛,便是凑到了近前,
“老弟,这车是怎么弄来的,要多少钱啊?”
他也想买一辆。
因为有了自行车,不仅去哪里都非常的方便,而且还体面。
毕竟这年头物资匮乏,买新的自行车需要花不少钱,还需要自行车票。
大部分人都是想要,可不容易弄到。
自行车的方便和稀缺,就导致了没车的人,会羡慕有车的人。
这也是有一辆自行车,就有面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舅家的表哥挺好面子,所以就特别想买一辆。
此时一听说三姨家的表哥,有本事弄来便宜的旧车,
便是立马来到了跟前打听。
“等以后有机会,我给你盯着点儿。”
三姨家的表哥笑了笑,语气轻松,好像他有多么大的本事似的。
吧嗒点了根烟,和大舅家的表哥抽了起来。
“那我就多谢你了。”
见对方答应,大舅家的表哥心里高兴。
想着不久之后的一天,他就能拥有一辆属于他的自行车。
“诶,这辆自行车是谁的呀?”
很快,
三姨瞧见了停在一边的,李兰的那辆崭新的自行车,顿时好奇的问道。
听到这话,
李兰便是笑着回应道:“那是我家的。”
“啊?怎么弄来的呀?”
三姨忍不住问道。
李兰看了眼站在一边跟人闲聊的王建业,喜滋滋地解释说:
“我家建业便宜弄来了张自行车票,我就在车行里买了辆新的。”
“哎呀,王建业这么有本事了?”
三姨惊讶道。
她非常清楚,这年头的自行车票有多么难弄。
就是有人愿意卖,价格也肯定不会低。
而李兰却说王建业便宜弄来了一张自行车票。
三姨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毕竟在她看来,人老实,不爱吱声的王建业,
不会有那么好的门路或者运气。
因为她家里的那两辆自行车,就都是旧的,没有一辆是新的自行车。
既然这样,那王建业凭什么弄能到?
听到三姨的话,
李兰有些不高兴,
我家建业有本事怎么了,不是理所应当吗?
难道就只有你家的,才能有本事吗?
听到王建业弄来了一张自行车票,抽着烟的李猛便是凑近了过去。
“怎么弄的这是?”
王建业解释了句,众人只当他运气好。
……
今天挺冷的,屋里点着炉子烧着饭。
再加上人多,热闹,就更暖和了。
家里的椅子板凳不够,
于是大舅家的表哥招呼王建业几人,一起去邻居家里借板凳用。
王建业他们便跟着过去,
以前就是这样,表兄弟间的关系算是比较和睦友好的,
来姥爷家里年底聚会的时候,干啥大表哥总是叫上他们这些年纪小的一起。
跟着他来到了隔壁邻居家。
有板凳的就借板凳,没有的就借马扎或者椅子,
一家借来这么一两个,就足够用了。
到每家每户借板凳的时候,对方总是挺热情的。
毕竟姥爷作为这院里的管事儿一大爷,跟众人的关系不错。
大伙都愿意帮忙。
回到了姥爷家里。
屋里不算很大,就三十多个平方。
王莹莹等几个年纪大些的孩子在院里玩闹,
年纪小的由大人抱着,在屋里坐着聊天。
姥爷看着大伙热热闹闹凑一块,他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子孙满堂,欢声笑语。
他感觉这是一整年,最快乐的时候。
大舅妈和二舅妈以及李兰等几名妇女,在一边忙着做饭。
王莉坐在王建业身边,凑到近前说起了悄悄话,“哥……”
听后,王建业的嘴角渐渐上扬,与紧挨着的王莉对视一笑。
今天各家各户好不容易来的这么齐全,聚在一起唠唠家常,讲讲八卦。
话题也就那么几个,工作、收入、孩子成绩、找对象等等。
“我们家的许沐夜啊,前段时间又涨工资了。”
三姨笑呵呵地说到了自家儿子许沐夜身上。
坐在三姨身边的二姨问:“现在一个月厂里给开多少?”
三姨伸出了三根手指头,“他已经在厂里工作两年了,一年前厂里给涨了一回工资,现在有三十块钱一个月呐。”
她的语气之中,充满了得意。
“才干两年就能拿到三十块钱,真不少啊。”
二姨感慨一声。
这年头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就三十块钱。
比如一级钳工的工资,就是三十三块钱。
不过刚进厂的时候肯定拿不了这么多,要从学徒工做起。
学徒工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十八块钱,每满一年,就加两块钱。
如果三年之后还是学徒工,
那么就算是学徒工满师,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七块五。
只有成为一级工,每个月才可以拿到三十三块钱的工资。
但是对于刚入场的新人,很少有在第一年就通过考核成为一级工的。
大部分人都是在第二年第三年才能通过去。
所以许沐夜进厂一年,就有了三十块钱的工资,
相当于入厂第一年就成为了一级工,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
因此三姨才会这般得意。
“大姐啊,你家建业是不是还在四处找零活干啊?
要我说,你真应该想想办法,托托关系,
给王建业找份安稳的工作,
不然以后都不好说媳妇儿。”
三姨这时看向李兰,语气似乎是真的为对方着想。
李兰笑着回应说:“我家建业在轧钢厂里工作,是后勤保障部门的采购员哩。”
三姨愣了一下,然后便是啊呀一声,“这么好啊?采购员可吃香了……”
这年头的采购员与售货员一样,都是令人非常羡慕的工作。
可以经常下乡采购,顺便还能多买一些东西给家里。
李兰看着她,淡定的一笑。
实则内心非常高兴和得意。
许沐夜比王建业大一岁,在他俩都上学的那会儿。
李兰的这个妹妹,就常常跟她炫耀许沐夜的学习成绩,
还拿学习成绩不好的王建业作对比。
后来随着王莉努力学习,成绩进步飞快。
对方就再也没主动提起过许沐夜的成绩。
等到王建业和许沐夜初中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
对方就经常提起许沐夜进了肉联厂,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特别的骄傲。
而现在,
王建业也进了厂里,还是这年头特别吃香的采购员。
李兰很了解自己的这位三妹妹,
相信她以后不会再提起许沐夜有稳定工作这档子事儿。
因为和王建业拉不开差距,提起来没意思。
果然如李兰所想,
王建业他三姨将话题扯到了自己穿的衣服身上,
她解开了身上棉袄的扣子,露出了里面白色的线衣。
二姨瞧见后,忍不住摸了吧白色线衣的料子,忍不住道:“这是你什么时候做的?料子还怪好嘞。”
三姨摸了摸自己身上的线衣,笑着说道:
“我这不是在纺织厂工作嘛,每个月呢,厂里都会发放新的手套,
每回我得了手套,就攒起来留着,一直用旧的,
这七年的时间,我就攒够一身线衣的。”
“真好,不用花一分钱,而且还得了件合体的线衣。”
二姨羡慕的说道。
不只是她,还有王建业的大舅妈二舅妈她们都表示羡慕。
这让三姨重新得意起来。
找回了自信的三姨,接着问坐在一边,跟人聊天的王建业,
“建业啊,你现在多少工资了?”
听到三姨问自己,王建业便是看向对方,
“三姨,我现在一个月有二十五块,
另外因为我是组长,就多给了一块钱的补贴,
总共有二十六块钱呢。”
“还当上组长了?”
三姨听到这里,非常的惊讶,“伱进厂多长时间了?”
“进厂七个月了。”
“才半年多就当上组长了?我怎么不敢相信呢。”
三姨表示自己没法相信。
她没法接受,
毕竟许沐夜在肉联厂干两年了,还是普通员工,
连个组长的都没当过。
谁能想到,
许沐夜进厂里两年没当上组长。
而王建业却仅仅过了半年,就当上了。
这上哪儿说理去。
三姨心里酸溜溜的,提出了质疑。
“三姨,这事儿肯定是真的啊。”
王建业笑了笑,接着问:“我许哥进厂两年了吧,他在厂里怎么样啊?”
“你哥他……也还行吧。”
三姨听到王建业的询问,模棱两可地回答说。
清楚自家的许沐夜在工作方面比不过王建业,
三姨就不再提工作的事儿,
而是说起了上个月,许沐夜找朋友弄来了一只母鸡。
“前段时间,沐夜弄来了一只母鸡,在家里养着下蛋,
以后都不用上外面花冤枉钱买,就能有鸡蛋吃了。”
听到众人的羡慕声后,三姨笑着继续说:
“鸡蛋真是好东西,以前我站起来就头晕,
但自从我们家沐夜弄来了一只母鸡下蛋吃后,我的头晕就比以前好多了。”
“三姨说的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王建业开口道。
三姨看着他,笑着说:“是吧。”
王建业继续道:“之前我妈夜里看不清楚东西,
但是家里养了鸡后,天天有鸡蛋吃,
我妈的眼睛就在夜里能看清楚东西了。”
“你家里也养鸡了?”
听到王建业的话,三姨惊讶地问。
王建业点点头,“是啊,就养了两只,一天能下两个鸡蛋吃而已。”
而已……
三姨无语,
我家里才只有一只,你家里却有两只。
可听你这语气,还嫌少似的。
而其他人,
还不如三姨呢,
毕竟三姨家里有一只母鸡,
他们这些人家里,可一只都没有啊。
所以都羡慕起了李兰家,能天天有两颗鸡蛋吃。
“哇,王建业这么有本事啊。”
“建业你有没有路子?你嫂子怀孕了,想养只鸡补身子。”
“大姐,你家建业,可比我家那个强多了。”
“……”
听到哥哥妹妹们羡慕的话,
李兰表面笑呵呵,
其实心里更美滋滋。
刚才王建业说家里有两只母鸡下蛋,是说少了。
实际上有四只母鸡,每天早上就能下四颗鸡蛋。
家里四口人,一个吃一整个。
养两只母鸡,他们就这么羡慕。
可要让他们知道了真实情况,岂不更羡慕到眼红?
李兰美滋滋的想着,没有把真实情况说出来。
而一边的三姨,心里却是十分纳闷儿。
怎么这一年不见,
王建业处处都比自家的许沐夜强了呢?
三姨想不明白。
……
很快饭菜做好。
大舅家的表哥叫上王建业这几个年轻人,一起抬桌子进来。
屋里就一张桌子,肯定是不够用的。
所以他们拿来几个长条凳,又将院子里的木板搬进来,搭在了长条凳上。
这样就勉强可以当做桌子吃饭用。
众人挤一挤,坐在一起。
首先是妇女带着孩子吃饭,
因为老爷们儿要喝酒,吃的时间会很长。
而妇女孩童不喝酒的话,很快就能吃饱饭,将位置空出来。
桌子收拾干净后,轮到王建业这些老爷们儿上桌吃饭。
既抽烟又喝酒,弄得屋子里烟雾缭绕。
王莹莹这些小孩儿们,觉得呛得慌。
就跑到大舅家里玩儿去了。
热热闹闹的吃完这顿午饭。
王建业来到门外头透了口气,
这时瞧见二舅摇摇晃摇地出了姥爷家门,往四合院外面走。
王建业便是过去扶住了他,“二舅,你喝多了,慢点儿走。”
二舅一只手扶住王建业的胳膊,稳住了身形,
另一只手却使劲儿摆了摆,“我没喝多,你看,我还能走直线呢。”
二舅的脸色微红,跟姥爷和大舅他们一样,喝多了酒上头。
虽然嘴硬,但身子还是很诚实的。
二舅任由王建业一路扶着,上完了厕所。
出来后凉风一吹,二舅就酒醒了大半。
“诶建业,你们院里是不是有个叫刘海忠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