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亵渎时间 > 第1章 暗物质(2)

第1章 暗物质(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亵渎时间!

白光闪过,两人出现在了地界另一半的上空,或者说地球人的母星——地球的上空。

媞雅道:“刚才释放魔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在这个位面,魔力稀少得可怜,连整个魔网都摇摇欲坠,但这个巨人所处的时间轴附近却蕴藏着海量的魔力。”

尘熠同意道:“不错,从空间维度我也感受到类似的结果。巨人周围魔力充沛,但再往外侧延伸则十分稀薄。也许这个巨人活着的时候是个巨大的魔力载体,在他消亡之后魔力虽然缓慢散佚,但存量依旧十分可观。”

尘熠知道“消亡”这个词是不准确的,他们至今无法确定这个“创世神”究竟是死是活,毕竟它的身体看去已经死去,眼球却还能动。

此刻的地球完全被蓝色包围,尘熠推测其上蓝色的部分基本都是海洋,只有少量陆地零星分布其间。即使是其中最大的一块看上去也比阿尔法大陆要小上许多。

尘熠推测,这些陆地的情形与阿空加瓜类似,都是高度足够,所以未被海洋吞没。与阿尔法大陆依靠科技造物“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情形完全不同。

当然,具体的细节还需进一步观察才能得到验证。两人缓缓飞抵星球表面,海洋波澜不惊一如完全包裹住星球的巨大躯体。在到达最大的那片陆地后,两人发现了少许地球建筑的遗迹。

这些建筑有些用未知材料构筑,也有些许更为老旧的建筑材料是二人熟悉的“钢筋混凝土”。不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受到了岁月不小的影响。即使排除岁月磨损的痕迹,复原这些遗迹的原貌,也完全不能与恢弘的创世城相提并论。

在尘熠和媞雅原本的概念中,同样作为自己祖先的地球文明同月星文明一样伟大。但现今的结果却难免令人有些失望。

从简天的形貌不难推测,地球人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命,可现如今他们造访的已是这颗星球最大的陆地,很难想象其他地方会有规模更大的遗迹。

在得出地界就是原本的地球的一半这个结论后,尘熠也曾思考过为什么自己生活的地方没有地球人留下的遗迹。不过,最终他还是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当年的人们被裹挟于月星和地球之间的战争,又被两族彻底抛弃。

为了使文明坚定地生存下去,先民甚至不惜像割断脐带那样破坏了月星的传送门以维护自己存在的第一性。那么相应的,阿尔法大陆上原本即使有地球人的遗迹在这种思潮的指引自然也会被拆除干净。

可这个解释却无法说明他们如今看到的情况,尘熠相信自己和媞雅很可能是万年来第一批再次造访另一半地球的人类,在星体完整的前提下大量遗迹不可能凭空消失。

媞雅沉思片刻道:“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里的陆地原本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是后来因为战争或是其他灾难,海水变多了,将大片的陆地淹没。这也可以解释阿尔法大陆现在的情形。”

尘熠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正是因为海平面上升,地球人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才利用那些科技造物将阿尔法大陆升起来。照这个推论的话,无论是处于这个位面的半个星球还是我们的地界,地球人生存过的痕迹大多都该埋藏于海底!”

一念至此,二人立即调整覆盖周身的强化魔法,既然已经能在虚空之中来去自由,深海自然更是拦不住二人。

二人一路下潜,由于强化魔法的作用,即使是黑暗之中他们的视野范围也极其广阔。不久之后,推论即得到验证,高大密集的建筑群成片地出现在海底。它们虽然在上万年的侵蚀之中逐渐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但文明的创造力还是赋予了这些建筑卓尔不群的气质。

那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建筑风格,与月星的随心所欲不同,地球人的住地和建筑更多地体现了规则和秩序。他们精细地规划着每一寸土地的用途,让土地及其上方的空间得到效率和美学的双重应用。

由于不会魔法,地球人似乎修建了很多难以辨识的其他东西来帮助他们在楼宇间快速移动。不知为何,尘熠感到这些棱角分明的遗迹比月星上的遗迹更具力量感,这大概也是科技文明与魔法文明在审美情趣上的本质区别。

二人沿着被海水吞没的陆地一路探查过去也找到一些用特殊材料构筑万年过去完好如新的科技造物。

尘熠推测这些东西大概还能使用,可惜毫无科学根基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启动,想要故技重施用魔力激活这些东西的尝试也都宣告失败。毕竟地球人在自己的母星上不大可能替掌握魔法的人考虑太多。

经过半天的探索,两人发现,地球的情况与月星一样,除了遗迹尚存,已找不到一个活着乃至死去的地球人了。后者容易理解,文明的遗迹位于海底,就算当年有遗骨,万年过去怕是也早就消失殆尽了。

只是令尘熠疑惑的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地界类似,陆地上有为数不多但依然在繁衍的走兽,海洋里也有大量的鱼群和其他生物。偏偏是创造过辉煌的地球文明彻底不见踪迹,着实令人费解。

二人回到岸边,媞雅问道:“月星人没了,但月星上还有各式各样的野兽和魔兽。地球人也没了,但地球上还有各种动物和鱼类。如果两个超级文明在战争的过程中恰好同归于尽,怎么两颗星球上的生物反倒生存下来了呢?”

尘熠道:“或许我们如今看到的物种比起当年已经十不存一,曾经合作无间的两族真的同归于尽了;或许地球人和月星人的灭亡另有原因;又或许他们并没有灭亡,只是为了躲避什么前往了我们暂时无力到达的地方。”

媞雅抚摸着自己的额头:“按原本的时间算,我们在这个物质位面已经呆了快一天了,纵然有神念魔法的辅助,如此不眠不休地调查对精力的损耗也是很大的。人的意识如果不清醒,就容易下错误的判断,所以我建议我们先返回原本的位面。好好消化一下在这个世界的见闻。”

尘熠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在返回之前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把这里的发现共享给别人,如果要共享,那需要在什么范围内共享?”

媞雅无奈道:“我也在为此事头疼,虽然可以用记忆呈像术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见闻,但这种程度的发现恐怕会引起新一轮的恐慌。可要说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现,却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大概也没人会相信。”

尘熠道:“我对恐慌的问题倒不是特别担忧,毕竟近几年来两界民众受到的各种颠覆世界观的冲击已经足够多了,多这么一些也无所谓。我所担心的是临行前特雷斯教授的态度,这件事情越多的人知道就会有越多的人进行我们难以想象的尝试,敌人过于诡异,我们根本无力控制其中某些可能对最终的结果造成负面影响的尝试。”

说出这话的尘熠被自己吓了一跳,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思维已经越来越像一个独裁者了。自顾自地认为自己比旁人聪明,自己的尝试就是有意义的,而旁人的尝试不仅帮不上忙,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可是,探索、研究乃至了解真相是每个人的权利。几年前媞雅刚与自己神交时是有来自上界的明确威胁,迫不得已选择了隐瞒真相,可现在又有什么明显的借口呢?

见尘熠陷入沉默,媞雅也默契地不再开口,过于沉重的责任反倒让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不再像在月星时那样无话不谈。

良久,尘熠才开口道:“看来我把临时议长这个职位扔出去是对的,就告诉大家真相吧,告诉所有人。”

媞雅道:“嗯,在奥法帝国的魔法制品问题上我们已经因为不够坦诚吃过一次亏了,集思广益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计较已定,两人再次小心翼翼地对对方使用元素回归回到原来的位面,并以瞬间移动来到议会大楼。

门口戍卫的魔法师一眼就认出了两人,兴奋道:“谢天谢地,您二位平安归来了,这是比任何发现都好的消息。”

尘熠道:“在一个陌生的位面连续探查了一天一夜,我们得先休息一会儿。你可以先去通报两界政要,并且通知明早九点我们会在大楼会议室里召开一个会议公布这次的探索成果。”

现在的尘熠和媞雅没有任何政治身份,但眼前的魔法师对包括征用大楼会议室在内的指令却并未感到任何不妥。两人心里清楚,在事情彻底解决之前,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不可能大幅消退。它们大到甚至能挑战自己定下的规则。

一夜休整之后,两人精神饱满地来到会议室,在此之前,两人已将记忆的重点整理完毕并化作一份半个小时左右的影像。

除了临时议会以及公国王国的高层,火界的魔网部也派员参加,部长休伯特更是亲自出席。

在记忆影像中的“创世神”显露真容的时刻,与会众人并没有啧啧称奇,反倒陷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

后来,公国的与会代表在向国王汇报时回忆道:“即使是通过影像看到那个巨人的眼眶中镶嵌着我们这两个星球也足够令人崩溃,我无法想象我们伟大的先生和女士亲眼目睹这一情形时是怎样维持心智并继续调查的。”

当所有影像播放完毕,与会者们长出了一口气,不少人的冷汗已经打湿了后背,仿佛终于从一场横亘万年的噩梦中醒来。

媞雅道:“诸位有什么看法可以尽情发表,稍后我们会请有关人员将刚才的发现撰稿刊载在报纸上告知公众。”

会议室里不出意料地无人出声,巨大的信息量任谁都要消化一会儿。此情此景,媞雅不免回想起自己在混沌学院担任教职期间抛出一个比较艰深的问题时,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

媞雅清楚,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全然不知道答案,而是畏惧老师的权威性,不敢轻易作答,而这对于眼下的情形同样适用。

过了大约三分钟,才看到后排一个人怯生生地举起了手。

“这位是……”尘熠见举手者是个陌生的面孔。

“哦,他是王国的代表西斯公爵的公子,鲍文。”

尘熠道:“欢迎,之前不都是你父亲参会的吗?”

鲍文道:“尊敬的阁下,父亲认为这次的议题比较适合思维活跃的年轻人,所以就把名额让给了我。”

媞雅追问道:“那么,请问小公爵有什么想法?”

鲍文怯生生道:“我第一次参会况且年轻识浅,所以斗胆提出一个疑问:二位认为物质位面的那个状如尸体的巨人便是月星上终极项目的成果——创世神自然是论据充分,推测合理。但假设地球人和月星人拥有和我们类似的逻辑习惯和文化传统便不应该以此命名自己的项目。”

尘熠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鲍文道:“我们通常会把创造自己乃至世界而非自己创造的东西称为‘创世神’,而如果这个巨人真是合作项目的产物,那么它显然属于后者。哪有人会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创世神’呢?”

媞雅笑道:“不错,相比月星人和地球人,这个巨人反而不具有第一性。小公爵的这个疑问的确有深究的价值。”

尘熠也循循善诱:“那么小公爵认为,假设我们的猜想成立,先祖们的命名也符合你所说的常识。如何解释这一矛盾呢?”

鲍文道:“我以前读过您和媞雅女士的月星考察笔记,上面提到混沌城的创世塔上有一幅地球人的绘画,叫作《创世纪》。您二位在笔记上备注:绘画上的神恐怕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地球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和想象绘制的。既如此,地球人和月星人是否也认为这个合作项目所创造的巨人,拥有和‘创世神’类似的权能呢?”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根据现有信息来看,月星和地球两个文明的确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但若说达到“创世”的地步,众人还是难以相信。

尘熠和媞雅没有理会议论,而是带头给这个年轻人的勇敢发言鼓掌。

见得到肯定,鲍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到座位上。

坚冰已破,会议室里众人与曾取得惊天动地成就的尘熠和媞雅二人的隔阂被大大缩小,大家畅所欲言,很快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猜想。

二人知道,这些猜想中的大部分都是无稽之谈,但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触及了真相的边缘,也能给予现在的他们重大的启示。

会后,两界政府很快确立了具体的考察目标和计划,其重心在于验证地火两界是否就是地球人的母星以及第一开拓星。

在大家的努力下,埋藏于海底的地球文献得以被解读,许多有价值的考察结果以及综合结果得出的推论很快付出水面。

地球上的科研文献指出,物质和暗物质在彼此的位面互有投影,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该位面的规则,却无法直接被观察测量。若不借助元素置换或是元素回归,地球人和月星人对彼此都是不可见不可知的。

地界和火界有许多地名的命名都残留有地球人的痕迹。譬如尘熠的老家乌鲁鲁市,此处神耀河中心的一座岛屿其实在被河水淹没之前是一颗巨石,地球人称之为乌鲁鲁石。

火界在地球人的口中叫作“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自然也是最早被开拓的“第一开拓星”。而媞雅的老家“机遇市”以及“好奇城”等等奇怪的地名便是以地球人最早探测火星所发射的机器命名。

根据多次考察,地球的两极曾被大量冰川覆盖,在简天执行元素置换后,地球的地理和磁场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除了少数地势较高的陆地,其余均被淹没。 这也造就了尘熠等人今天看到的景象。

这其中,原名“澳大利亚”的阿尔法大陆是个意外,借助海底的引擎,这片相比高原更加肥沃的大陆却以更低的地势得以幸存。

那么阿尔法大陆究竟特殊在何处呢?

经过研究和总结,地界的学者们发现,如果根据地球文明留下的遗迹推测海平面上升前地球的陆地面积。

那么,位于物质位面的半球也即地球文献中所说的“北半球”陆地面积要明显大于地界众人所生活的“南半球”。

在诸多事实中,尘熠和媞雅通过这一情况还厘清了最重要的一点——即简天在最后的图像中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显然,简天启动元素置换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尽可能多的同胞。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陆地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的北半球显然更为明智。

可惜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临死前,他悲哀地发现负责执行元素置换的机器弄错了正反,造成人数更少的“南半球”被置换到了安全的地方,人口更多的北半球则依然暴露在月星人的攻击之下。

这一事实使得他抓狂不已,可惜为时已晚,他的学生们没有发现这个错误,而且即使发现以当时的情形恐怕也来不及阻止。

在置换完成后,阿尔法大陆或者说澳大利亚,身为南半球最大的陆地,成为剩余地球人最重要的栖身之所,他们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海水将之淹没,大陆下的那些引擎由此应运而生。

在地球人和月星人彻底灭亡或是消失后,这片大陆和同样被置换来的半个火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身为两族后代的“混元生命体”即现今人类的聚集地。

虽然还有许多细节没有弄清,但尘熠和媞雅都相信,结合众人的智慧和努力,这已经是他们目前获得的最接近真相的推测了。

而这一付出诸多辛苦才好不容易得来的推测,关乎他们的来历,关乎他们每天生活其间的世界。这对于一个在高度发达的文明交汇中诞生的次生文明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