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再造汉明 > 第644章 陈永福守太原(9)

第644章 陈永福守太原(9)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再造汉明!

第644章 陈永福守太原(9)

路振飞听说铁血军北上是支援叛徒陈永福守太原后,就愣住了,心想南京那帮大臣是不是疯了?

侯峒曾笑着问路振飞:“你是希望清军立即南下,还是延迟到明年?”

“那当然是越迟越好。”

“那不得了?”

路振飞这才想通,驻海州、泗州、淮安、滁州的龚广方、柴济汉、桂栋材、宋若水正在南方训练,现在江北只有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兵力空虚。假如现在清军南下,高杰、刘良佐即使不降清,以他们以前的秉性,也会跑得比兔子还快,到那时江北只有老将黄得功一人了,无论如何是挡不住清军的。于是他问侯峒曾:“你去了,准备怎么治理?”

侯峒曾说道:“搞土改。”

路振飞当然知道朝廷即将在全国进行土改,但现在在刚收复的地方搞土改,会不会有点仓促,就说道:“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侯峒曾说道:“不是操之过急,而是恰到时候。我在那边搞土改,成本会比你低很多。”

“何以见得?”

“大顺军占领了那些地方后,杀了不少地主,已经把土地分给无地农民了。没被杀的地主在清军来后,大多投降了清军,我正好能以惩处‘汉奸’的名义,没收他们的土地,分给农民。争得他们的民心后,再动员农民保卫他们分得的土地,你说他们还会反对朝廷吗?”

路振飞心想“没收”降清地主的土地,成本确实比“赎买”地主的土地低多了。

侯峒曾、阎尔梅在淮安只停留了一天,就继续北上了。

在太原,陈永福站在城头,望着城外的一片荒凉,忧心忡忡。

最早的太原城初建于春秋时期,是晋国的都邑,时称晋阳(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后来“三家分晋”后,晋阳城成了赵国的都城。秦国攻打赵国后,晋阳城归入秦国版图。秦国于晋阳设太原郡,此后晋阳一直是太原郡的郡治所在地。赵匡胤建立北宋时,晋阳城被“北汉”控制,赵匡胤用了19年时间才攻破了“北汉”,他十分痛恨晋阳人的顽强抵抗,于是在攻陷晋阳城后,下令焚毁了晋阳城,还引汾水、晋水倒灌,晋阳城就这么被赵匡胤从地图上抹掉了。晋阳城被毁后,宋朝将太原府降为并州,将州治迁至阳曲县的唐明镇。宋嘉佑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府治就在唐明镇,唐明镇就成了今天太原城的所在地。经不断扩建,到了宋末,太原城成了城周有十里二百七十步的土城。后来太原城在金灭北宋、元灭金的两次战乱中,都遭到了损毁。洪武年间明太祖第三子朱桐被封为晋王,封地就在太原。朱桐到了太原后,就对太原城进行了扩建,城周二十四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设有八门,东为宜春、迎晖,南为迎泽、承恩,西为阜城、振武,北为镇远、拱极。八门之外均建瓮城,城门上建有城楼,四隅建有角楼。城垣之上建有九十座小楼,其中东垣二十三座,南垣二十二座,西垣二十四座,北垣二十一座。景泰元年(1450年),山西巡抚朱鉴为防御鞑0靼人的骚扰,在南门外修建了一座周长五里、高二丈五尺的土城,号“南关瓦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山西巡抚万恭修葺太原城时,又用砖包“南关瓦城”,并把“南关城”与主城连为一体。万历五年(1577年),又在太原城北6公里的地方建永安、永宁二堡,统称永宁二堡(位于今太原新城南大街附近)。太原城内除了有晋王府外,还有宁化王府、方山王府、临泉王府、宁河王府等郡王府。今天太原城内的很多称“府”的街名,就来自于当年的郡王府。

李自成离开太原后,陈永福遵照永昌帝的指示,开始了“坚壁清野”。

陈永福首先抓捕在太原的晋王子孙。尽管晋王的封地就在太原,但到了崇祯年间,晋王的子孙除了在太原外,还分布在太原周边的阳曲、榆次、清源、徐沟(今清源、徐沟合并后称为清徐)、交城,甚至汾州府(今汾阳)、平阳府(今临汾)也有晋王的后人。今年二月八日大顺军占领太原时,由于晋王朱求桂是投降的,因此大顺军对晋王家族并没有进行大屠0杀。陈永福为防止晋王子孙在城内、外捣乱,就将居住在太原、阳曲、榆次、清源、徐沟、交城等地的晋王后人全部抓了起来,然后派人将他们押往西安。

陈永福为防止清军进攻太原时利用护城河外的树木、建筑、坟墓、庄稼做掩护,因此拆除了护城河外的全部建筑、砍伐了护城河外的所有树木、扒掉了护城河外的所有坟墓、烧掉了护城河外的所有庄稼。拆房、扒坟、烧庄稼,搞得老百姓怒气冲天,只是摄于大顺军的yin威,敢怒不敢言。被陈永福这么一折腾,太原城外就显得很荒凉,一点人气都没有。

陈永福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征粮。以前大顺军的口号是“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大顺军自退入山西后,就不再是向百姓免征田赋了。本来在太原的朱氏宗族、地主、富商家里有大量粮食,可大顺军占领太原后,把他们的粮食都分了,因此太原城里没有多少余粮。陈永福要长期坚守太原城,必须向太原城周边的农民征粮。山西已遭受了多年的旱灾、蝗灾,老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存粮,于是很多交不起粮食的农民,只得逃离原籍后,往南方跑,加入了流民队伍。

陈永福一边向百姓征粮,一边在城内制造武器,如箭杆、箭头、大刀、长矛、火铳、火炮、炮弹、铅弹。造武器需要大量的铁、铜、铅、锡,好在太原并不缺铁、铜、铅。

明代在山西的泽州(今晋城)、潞安(今长治)、平定、盂县、榆次、孝义、汾西、临汾、翼城、高平、阳城、交城、阳曲、五台,吉县、山阴、右玉、永和、乡宁、稷山、绛县、洪洞、平遥、繁峙、怀仁、清源、徐沟、静乐、介休、灵石、壶关等三十一县都有铁矿,交城、阳曲、五台、榆次、清源、徐沟、静乐、平定、盂县等都属于太原府,也就是说太原府的各县几乎都有铁矿,仅在太原城附近就有很多铁矿,最大的铁矿在东山。历史上太原东山铁矿在民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开采,后来成了“太原钢铁厂”的主要铁矿之一。

不过明代在山西开采的铁矿以赤铁矿为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太原、蜀山之铁顽滞......上有赭者下有铁”,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还描述了山西铁矿工勘察铁矿的方法,“凡土锭铁,土面浮出墨块,形似秤锤,遥望宛如铁,捻之则碎土。若起冶煎炼,浮者拾之,又乘雨湿之后,牛耕起土,拾其数寸土内者,耕垦之后,其块逐日生长,愈用不穷……山西平阳则皆砂铁之薮也。凡砂铁,一抛土膜,即现其形,取来淘洗,入炉煎炼,熔化之后与健铁无异也”,按宋应星所讲述的方法勘探到的铁矿,尽管只能勘探到埋深浅的铁矿,但这种铁矿的开采非常容易。

早在1000多年前,山西就已开采煤矿,因此山西的炼铁早就使用了煤炭。到了明代后,在阳曲、太原、榆次、寿阳、交城、清源,静乐、吉州,霍州、洪洞、临汾、赵城、浮山、翼城、岳阳、河津、灵石、泽州、阳城、辽州、高平、保德等二十二个州县都开采煤矿,仅在太原府太原县就有57座煤窑。在太原府城(也是阳曲县城)附近也有很多煤矿,最大的煤矿就在太原西22里的西山,至今太原民间还有谚语“府西山,金银山,山里到处有煤炭”。太原西北的大虎沟也有煤矿。历史上,太原西山、大虎沟的煤矿到了清末以后得到了大规模开采,1949年正式称为“西山煤矿”,其中西山煤矿称为“西山煤矿第一厂”、大虎沟煤矿称为“西山煤矿第二厂”,1950年大虎沟煤矿改名为“玉门焦煤厂”,1956年成立“西山矿务局”,玉门焦煤厂改名为“西铭煤矿”。2010年西山煤矿一号井闭矿后,建成了“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公园”。

在明代由于山西大量采用煤炭炼铁,因此整个山西的铁产量为全国第一。

山西也不缺铜、铅,明代在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就开采有大量的铜矿,在太行山南部的泽州(今晋城)也有不少铜矿。明代在山西有三大铅锌矿产地,分别为太原府的交城、繁峙和大同府的灵丘。

明代锡矿主要在长江以南,但山西潞安府(今长治)的潞城县、汾州(今汾阳)也有锡矿开采,分别称为“潞锡”、“汾锡”,不过产量不高,因此太原城缺锡,陈永福就下令,凡太原城中家有锡器的一律上交,不愿上交的斩立决。

制造火器还需要木炭、硝石、硫磺。木炭很容易获得,随便筑个窑就能获得木炭,木炭不够,也能用闷焦法获得的焦炭来代替。明代山西有二大硝石产地,一是汾州府(今汾阳)的灵石县,二是泽州(今晋城)。汾州、泽州的硝石矿在唐代就已开采,到了明代灵石县、泽州的很多山川都出产硝石。山西不仅有丰富的铁矿,也有很多硫铁矿,而且在1500多年前就利用硫铁矿来制硫,到了明代山西有二大硫磺产地,一是太原府阳曲县的王村(今太原小店区),二是泽州阳城县的上白桑村(今阳城县白桑镇)。很多晋商将汾州、泽州、阳曲出产的硝石、硫磺运到太原后销售,因此太原并不缺硝石、硫磺。

要长期坚守太原,不能缺盐。山西运城就有盐湖,是明代中原地区最大的盐矿,其出产的盐、芒硝畅销大江南北,于是陈永福立即派人赶往运城购盐。

除了征粮、造武器、购盐外,陈永福还加强了城墙。加强城墙需要大量的砖、灰浆,要在短时间内烧制大量的砖、石灰,显然是来不及了,好在拆除城外建筑时,得到了大量的砖。石灰不够,就把糯米煮烂后,与灰土拌和后做灰浆。于是好不容易征来的粮食中的糯米,几乎全被用于加强城墙、城门、城楼了。城墙上还堆满了石块、滚木,这些石块、滚木都是拆除城外建筑、砍伐城外树木时获得的,如清军来攻城,这些石块、滚木是很好的防守武器。另外,为了保证城内的水源,陈永福下令对太原城内的所有水井进行了疏浚。

陈永福在积极备战时,从代州逃过来的难民嘴里得知,驻大同的姜镶“反水”了,没过几天,又得知驻宣府的李鉴叛变了。陈永福心想姜镶、李鉴降清后,太原的北大门被打开了,如果清军攻陷马世耀驻守的固关、娘子关,清军就能从东边直扑太原。现在太原城内各项准备工作还没做好,他必须打乱清军的步骤,于是在八月初派出200精兵,出固关去攻打井陉。

陈永福派兵攻打井陉时,大顺军驻卫辉的郭升刚刚打败张缙彦的明军,还没来得及喘气,又与清军打起来了。攻打卫辉的清军将领是汉军正黄旗副统领祖可法,也即祖大寿的养子。郭升的手下大多是降大顺的明军,他们与张缙彦手下“反正”的原明军“兄弟”战斗时,战斗力十足,可遇到祖可法的“汉八旗”时,却是连战斗的信心都没有。郭升被祖可法打得一败涂地,向北退入了太行山。祖可法令部将金玉和率一部清兵追击郭升部,进入了白陉,自己率另一部清兵攻打新乡、原武(今原阳)。

金玉和是辽东人,原为明军开原千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进攻开原时,他与王一屏、戴集宾等明军将领降后金,曾任礼部承政。清军建立汉八旗后,金玉和隶属于汉军正黄旗。崇祯十年(1637年)随皇太极征朝0鲜,崇祯十五年(16si2年)参加明清松锦会战,攻克了郝太极驻守的塔山。崇祯十六年(1643年)随济尔哈朗攻打宁远,今年四月随多尔衮入关。

白陉是太行山南麓最深的一条大峡谷,长百余公里,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隘。按说郭升在卫辉打不过祖可法,在退入白陉后好好守住关隘也行,可郭升手下的士兵见到清军追来后,一点斗志都没有,当即一溃千里,逃入了太行山的莽莽丛林中。清军沿着“白陉”来到了泽州的陵川,驻守陵川的大顺军没想到清军会突然出现,仓促迎战,被清军打败。清军占领陵川后,立即南下,占领了太行陉的天井关,随后南下攻打怀庆。

驻守新乡、原武的张缙彦部都是乌合之众,在遭到清军的进攻后,迅速崩溃,张缙彦自己也逃进了太行山,与同样逃入太行山的大顺军争夺山头,后来很多人占山为王,成了土匪。

祖可法占领新乡、原武后,迅速西进,进攻怀庆府的修武县。

驻守怀庆的大顺军董学礼部在清军东、北两边的进攻下,于八月十二日投降了清军。随后,祖可法被多尔衮任命为卫辉总兵,金玉和被任命为怀庆总兵。

等到陈永福得知董学礼降清时,已是八月下旬。陈永福心想,这下太原的南大门也被清军打开了,能不忧心忡忡吗?他不知道派去攻打井陉的士兵有没有获得战果,也不知道清军什么时候进攻固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