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 第四十一章 名将坟场

第四十一章 名将坟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42章 名将坟场

定州节度使王处直被自己的养子王都夺了权,一下子竟然气死了,另一边,晋王亲自带兵正在攻打镇州呢,这时候忽然得到消息,说契丹兵分两路,一路入侵幽州,另一路直奔定州,现在已经到了新城,李存勖于是带领部队前往新城救援。

部队到了新城以北,只见眼前是一片桑树林,李存勖指挥部队穿林而过,正巧契丹兵这个时候也到了,只见桑林之中尘埃蔽日,也不知道晋军来了多少人马,契丹人一看,当即调转马头就走,晋王立刻分兵追击,一直把契丹兵赶过了沙河,契丹兵淹死了有一半人,连耶律阿保机的儿子也被晋军生擒了,阿保机退到了望都,就是现在的石家庄望都县,晋王这才收兵进了定州。

王都一看晋王到了,赶紧到马前迎接,而且他还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晋王的儿子李继岌,跟晋王做个亲家。李继岌是李存勖第五个儿子,是他的宠妃刘氏生的,这个刘氏相当不是个东西了,她的事后边我们会讲到,她和儿子李继岌都经常跟随晋王一起出征。

晋王听王都求亲,还挺高兴,就答应了这门婚事。人家晋王并没有趁机占了定州,所以我说王处直就是自己想多了。

大家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一亮,晋王率领部队直奔望都,宜将剩勇追穷寇啊,继续追着契丹兵打,结果他们半路上遇到了奚族酋长秃馁,带着很多骑兵前来拦截。晋王兵少,被奚族人的骑兵困在了核心,晋王麾军力战,但是始终突不出去,幸亏李嗣昭率领着三百骑兵过来接应。奚族兵马才被打退,晋王趁势反击,奚兵大败。望都的契丹人也顶不住,向北又逃往易州,晋王追赶不及,心想,既然你跑这么快,我就先放你一马,我先去解幽州之围吧。

望都离幽州路程不近,二百公里呢,晋王率兵转到幽州,围困幽州的契丹兵一看,晋王的援军到了,立刻解围而去,此时恰巧天降大雪,一连下了十几天,平地上积雪数尺。契丹兵冻死的很多,阿保机非常懊恼,只好撤兵。

契丹这次出兵,实际上都是王处直的那个儿子王郁求来的。王郁曾经对阿保机说:“镇州这个地方,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应该赶快去把它取来,否则的话,这些东西就都要被晋王拿去了。”阿保机一听,眼馋得不行,但是他的王后述律平却说:“我们有羊马千万头,待在西楼这个地方,乐趣颇多,为什么要劳师远出,火中取栗呢?况且我听说晋王用兵,天下无敌,万一咱们要是败了,后悔难追啊。”但是阿保机却跃跃欲试,他说:“张文礼有五百万钱,放在那儿等着给你花呢,我现在去替你取来。”所以他就没听述律平的话,率兵南下,结果吃了几个败仗,怅然而归。他心里火的不行,无处发泄,直接把王郁给绑了回去,关进了牢里。

晋王听说番兵已经撤走了,就去番军的营寨巡视了一番。他发现敌人的这个营寨布置得非常合理,回环方正、法度森严,不禁长叹了一声,说:“这营寨建的这么好,只有军法严明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如人家呀,这后患可不浅啊。”话音刚落,德胜城传来军报,说是梁军又趁虚来袭击魏州,现在魏州吃紧,请晋王火速发兵救援,晋王立刻招呼自己的亲军,倍道南行,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到了魏州,这幽州到魏州可不近,九百里地呢,晋军这行军速度,也确实是够快的。梁将戴思远一看晋王到了,放火烧了营寨,撤军而去。

晋王李存勖觉得,现在南北两路敌人都已经被打退了,此时的镇州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应该可以立刻拿下了。偏偏这兵家之事啊,常常出人意料,晋王手下的大将阎宝竟然被镇州兵给打败了,被迫退到了赵州。原来阎宝到了镇州城下,就筑起了长长的营垒,连日围攻,又挖开滹沱河,用河水绕城,以断绝城内外的联系。

镇州城里断了粮,夜里就出来了五百人找吃的。阎宝得到消息,就想故意放他们出来,然后再把他们一网打尽,谁知道这五百人一出城,立刻奋勇向前,一起来攻击阎宝的营垒,阎宝看敌兵很少,也没放在心上,不料人家紧跟着又出来了几千人,各持大刀阔斧,突破包围,来放火烧阎宝的营寨,阎宝抵挡不住,只好弃营而逃,退守赵州。阎宝营中粮食很多,都被镇州兵给搬走了,一连搬了几天还没搬完。阎宝这次兵败,感觉特别窝囊,居然羞愤成疾,没多久竟然就窝囊死了。

晋王接到报告,急忙改任李嗣昭为招讨使,接替阎宝统军,李嗣昭赶到镇州,正巧镇州守将张处瑾,就是张文礼的儿子,派兵出城正在搬粮呢。李嗣昭率军冲杀,把这伙人几乎杀光,有那么几个人藏在城墙的废墟之间,李嗣昭跃马弯弓,剑无虚发,射杀敌兵,不料城上忽然有一支暗箭射来,正中李嗣昭头部,李嗣昭忍痛拔箭,回射城上,那名放暗箭的守卒登时中箭毙命。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李嗣昭回营包扎伤口,只见伤口血流不止,李嗣昭竟然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李嗣昭在历史上相当有名,他是李克用最喜欢的养子。他在小说演义中是十三太保中的二太保,排位仅次于李嗣源。现在竟然死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箭下。

噩耗传到了魏州,晋王非常悲痛,一连好几天不吃酒肉。李嗣昭临死以前曾经留下了遗言,暂时将手下的兵马交给了判官任圜,让他都帅各军猛攻镇州。晋王依言而行,另一方面又调老将李存进为招讨使,进兵东垣渡。李存进正在安营扎寨呢,镇州将领张楚球,就是那个张楚瑾的弟弟,领兵七千,突然前来劫寨,李存进慌忙迎敌,虽然是杀敌无数,但是他自己也死在了乱军之中,享年六十六岁。

这时候,镇州城里又断了粮了,士兵们也已经精疲力尽了,张处瑾等人束手无策,只好派使者前往魏州求降,使者刚走,晋王已经派符存审来到了镇州,挥兵猛攻,双方相持到天黑,城中守将李再峰愿意做晋军的内应,趁着月黑风高,从城上投下绳索,招引晋军爬上了城头,等到黎明时分,全军都已经上了城。并且还抓住了张文礼的妻子,还有儿子张楚瑾、张楚球、张楚琪,以及余党高蒙、李翥、齐俭等人。符存审打算把他们送到魏州去交给晋王发落,可是镇州的老百姓们纷纷跑到军营前请命,希望把这几个人交给他们处置,他们要为故主赵王王镕报仇。符存审禀明晋王以后,答应了赵人的请求。赵人把这几个人砸成了肉泥,又挖出张文礼的尸体,把它也切成了碎片。大家恨死这个张文礼,要不是他,大家还都幸福地生活在以赵王为核心的镇州城里呢,也不会白白死掉那么多的将士。

至此,张文礼全家一个没剩,全部死光光了,但是李存勖也万万想不到,他率领着手下这些猛将,遇强敌无数,都能平安无事,这次攻打一个小小的镇州,对手也是个碌碌无名之辈,竟然连损史建瑭、阎宝、李嗣昭、李存进四员上将,这可真是得不偿失。

镇州被攻下了,人们在赵王府的灰烬中捡出了王镕的遗骸,以礼安葬。然后任命赵将符习为成德节度使,符习哭着推辞,说:“赵王无后,我要斩衰送葬。等这一切结束以后,我再听从您的安排。”符习所说的这个斩衰,是一种丧服,咱们这一集的知识卡片再跟大家细讲。

葬礼结束以后,赵人请求晋王兼领成德军。晋王答应了赵人的请求,还打算另外割出相州和卫州,另外设置一个义宁军,就任命符习担任义宁军节度使,符习再次推辞,说:“魏博军是一个整体,不应该拆分开,我愿意去河南某镇,我自己带兵去把它拿下,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国家的俸禄。”于是晋王任命符习为天平节度史,兼东南面招讨使,又加封符存审兼任侍中。

.............

知识卡片:

本集中提到,赵王王镕的旧将符习对晋王说,他要为赵王斩衰送葬,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五服制度。宋朝法律规定,五服以内的亲属不能结婚,这个词现在在农村还能经常听到,人们常常会说:“出了五服就不亲了!”家族聚会的时候,也有人会自我介绍说:“我是他家五服里的人。”小伙子找了个同村的姑娘谈对象,老人会问姑娘的父母是谁,爷爷奶奶是谁?然后掐指算算,说:“嗯,出了五服了,可以结婚”。

那到底什么是“五服”呢,实际上五服指的就是它的字面意思——五种衣服,而且它不是一般的衣服,准确地说,是丧服。我们平常所说的五服,是通过这五种丧服所体现出来的亲属的远近关系。

“五服”是中国很古老的礼法,是以男权为主,制定的一套有人去世,他的亲属们穿着丧服的规矩。关系远近不同,穿的丧服也不同,按着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的关系,所穿的丧服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一个人去世了,他最亲的亲人穿的丧服叫“斩衰”,就是最最粗糙的丧服,这种丧服的制作要求是:第一、必须要用生麻布,第二、必须是粗麻布,第三、裁剪的时候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刀砍,所以才叫“斩衰”嘛,第四、衣服下摆不能缝边,要留着毛边。

另外四种,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它们的共同点是:用的布料是熟麻布,下摆也都缝边。

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呢?区别就是:用的麻布的粗细不一样。齐衰用的麻布也挺粗的,大功比他细一点,小功更细,缌麻用的麻布最细,关系越近,穿的越粗,以表示自己越悲痛,丧服粗细还跟服丧的期限正相关,穿的越粗,期限也越长,但是各个朝代的具体规定又略有不同。

穿最粗的斩衰丧服的,表示去世的人是自己的至亲,自己太悲痛,已经完全没有心思讲究穿着打扮了,服丧期是三年。在古代,天子驾崩,大臣要服斩衰,男人去世,他的妻子、儿子和没有出嫁的女儿,长房长孙要服斩衰。

到了明清两代,女性的地位有所上升,女人去世,她的儿子、儿媳妇、没有出嫁的闺女、孙子也要服斩衰。

第二种丧服叫齐衰,服丧期分为四种,就是三年、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在唐代,女人去世,她的儿子、儿媳妇要服齐衰三年。到了清代,丈夫要为去世的妻子服齐衰一年。男人要为后妈、叔伯、兄弟和没嫁出去的姐妹服齐衰一年,已经嫁出去的姑娘要为父母、孙子孙女要为爷爷奶奶服齐衰一年。重孙子、重孙女要为曾祖父曾祖母服齐衰五个月;玄孙子、玄孙女为要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个月。

第三种丧服叫大功,也称“大红”,服丧期是九个月。在清代,男子要为自己的堂兄弟、还没结婚的堂姐妹、已经嫁人的姐妹、姑姑服大功,结了婚的女子要为自己的哥哥弟弟、叔叔伯伯,服“大功”。

第四种叫小功,服丧期为5个月。

第五种叫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服丧期为3个月。

后边两种我就不细说了。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关系越近,穿的越粗,时间越长。符习说的斩衰,就是最高等级的服丧礼仪。

古代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并不是说大家见了面都鞠躬行礼,就叫礼仪之邦了,而是说,在中国几乎任何事情都有一套具体完整的礼仪规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