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古代当土匪 > 第150章 鼓励技术发明创造

第150章 鼓励技术发明创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古代当土匪!

白云镇的码头因为用了水泥的缘故,修建的不仅规模庞大,还新增了不少帮助装卸运转的新式设备,还有专门的牵引船只配合。

仅仅使用了两路栈道,装卸效率就超过了黑牛城原来布置在南岸的码头,货运量更是逐渐升高,按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多久,就能赶超南岸的当初数据。

类似工程队常用的起重索具,也被安装到了码头之上,帮助吊装转运一些相对轻便的货物。

和平常码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货运栈道安装了两条滚轴输送线路,靠着人力畜力,能够便捷的把一些普通货物运送到货场分类存放。

其他东西,就得依靠庞大的畜力运输车辆来回转运,码头运输车队之中,只有不足两成是白云镇最稀奇的电动车辆。

不是白守良资金不足,靠着私货和新接上线的广胜军、威胜军以及金国军队的货物交换,系统里的资金回笼很快,进出的资金量勉强达到了平衡,见底的资金池开始很有效果的逐步回升。

除了庞大的建设项目和民生物资仍旧亏空较大之外,其他方面多少有点恢复正常收支运转。

最难解决的反而是电力和人的问题。

始终没有可靠油料的来路,白守良几经考虑,觉得未来就算有些油料资源也没有相关提炼技术,更难得凑齐那些大型设备。于是终于狠下心来,完全放弃了用油发展的思路,全面往电气化上靠拢。

风力发电只能使用家用和户外工地类的装备型号,仅够特殊地点的电力补充。水力设备相对复杂,水流的落差此起彼伏并不稳定,用起来反而是最差的一种发电方式。

兜了一圈,还是回转到太阳能面板上来。

整个黑牛城所辖的两个大城镇,已经无需太多顾及周边的官府干扰,一些奇奇怪怪的装备拿出来,也不怕谁再指指点点了。

黑牛城的怪东西太多了,不差这一点了。

靠着内圈和码头的建筑,顶端全都架设了面板,用来捕捉阳光,补充电力。

仍旧供不应求。

太阳能原本就是个效率不高的发电方式,没有电力方面的技术员,全靠着白守良不断传授的一点微薄电气知识支撑。购进的当然是先选傻瓜操作的成套设备,电力组网他是不会的。

别小看这个组网连接,有点这方面认识的白守良知道,什么谐波频率、波峰波谷、功率衰减之类,一旦达到一定规模,那就得需要特别专业的技术才能处理,并不是简单将电线电缆加个开关连接在一起就能安全使用的。

安全起见,整个黑牛城里,八成以上仍旧用的是最单纯的电池供电。

这也是滚轴输送线路采用了人力畜力的原因。

电池供不起这样的运输系统的电机运转。

白云镇的电力需求随着在占地范围的增加,一下子跨越的太大,放出去的电动车,电机设备全是耗电大户,捉襟见肘之下,只能优先满足重要单位的使用。

其他诸如工程部的建设和码头的货运,只能分配了少量的电池供应,用于众人熟悉这些东西。

所谓司机的培训反而简单,电动车没那么多繁琐复杂的操作,启动、行驶、加减速度、刹车、转弯、倒车、停车,这几个步骤操练的熟练,就能驾驭这种车辆。

不比特殊部门配备的两轮车,物流和工地上多是三轮四轮的货运车辆,原本就是皮实耐用的类型,稍微磕磕碰碰的也没多大影响,挑一些胆大心细的人出来当做司机,自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让其他路上的行人认识到这种车辆的危险才是比较难的事情。

电动车刚上路的时候,凭着黑牛城长期以来宽松明理的管理环境,众人不仅没有多害怕,反而凑热闹围观的多。加上第一批驾驶员全都是赶鸭子上架,经验不多,很是造成了一些交通事故。

还好,第一批上路的电动三轮车速度不快,加上第一医院医术也积累的不错,总算没有出现死亡事故。

十几例轻重伤害,也把这种东西的危险特点传播了出去,黑牛城的趁机成立了交通部,专门制定并普及了相关的道路交通规定,才把重型电动车辆推广开来。

黑牛城治下的百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可以说是最强的,从衣帽鞋袜到米面粮油,再到电灯电动车。种种东西和相关的规矩,从学校到工地,从戏台宣传到里长负责制,一级级传递下去,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这些规矩本身也不涉及多大利益,大多符合你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 倒是没有收到多大抵制和抗拒。

关键是,这些东西全都和福利待遇挂钩,真的违反到一定严重程度,从扣除福利到取消一些任职和晋升资格,直至驱除出黑牛城范围,百姓还是能认识到里面的厉害关系。

越是在黑牛城待的久的人,越是能深刻认识到这地方的不同,自然不愿意失去在这里生活的资格。

黑牛城在衙内事件发生前,就已经结束了大规模收留外来人口的政策,雁石镇官府步步逼近的时候,更是只转移了立场相对坚定的百姓。

其他人,都在那场风波展开之后,与黑牛城保持了距离。

而白守良,在当时的状况之下,只准备稳住进入内城的七八万人口就足够了。

再多,黑牛城也有点照顾不过来了。

于是,相当于封闭了一个多月的黑牛城,在淮河两岸都有了不小的地盘,再次放开之后,却并没有放开人口限制。

现在的黑牛城,不仅公民身份,就连居民资格已经象征着一种特有的身份,被知道点详情的外来送货人员羡慕着。

有高薪,有救助,有医疗,有学校,有福利,只要不是混日子的,生活过起来比一般的小地主都要滋润。

小地主都还得操心田地收成、水灾旱情,打点衙役挖空心思逃避劳役之类,在黑牛城,只需要守点规矩,这一切都都不需要太操心。

连上街走路,都可以抬头看路,不用担心因为几个眼神冲撞了什么贵人惹来无妄之灾。

活的有希望。

这就是底层百姓对黑牛城的感官。

除了福利待遇之外,黑牛城另一项很厉害的政策就是重奖有贡献的人。

比如药方,不仅能获得高额奖金,还有长期的销售分成。

比如种田,只要有好的方法和能够推广的经验,就有不同层级的奖励。

比如各种改进和改善的技术建议,只要效果得到验证,效率或者成本能够有明显的成效,都能获得不菲的重奖。

除了金钱奖励之外,还能在各种途径的评比和资格认证上,得到加分,优先录用或晋升。

几个被重奖的例子在前,百姓和工匠之间,涌起了各种发明创造的风气。

一多半成效不大,但总有一些,有点惊才绝艳!

比如,想出集装箱这种东西的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