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143章 尝试改革

第143章 尝试改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143章 尝试改革

应天府这一阵子街面上相当的热闹。

皇家日报连续刊登了半个多月的热点新闻,一直都没停过。

老百姓的赞美声、怒骂声和讨论声,声声不绝。

报纸主要都是刊登关于北线的那场战事,大大小小事无巨细,还有许多感人的热血英雄事迹。

比如在开封路上,用石炮设伏炸死了多铎坐骑的三千营骑兵战士刀疤儿。

还有归德府守城战时,用礼品诈降,和多铎护军统领图赖同归于尽的白发老者。

当然也有归德城中企国投降清军的总督张缙彦。

据说报务司的十几个编辑太监,每人笔都写秃了几杆。

朱由崧考虑到他们确实是辛苦,给加了工资发了奖金。

最近又准备从外面招些文笔好的去报务司做编辑。

朱由崧让五军营回来,是觉得京师实在是太空虚了。

朱由崧可是知道历史上的明军投降了清军后,战斗力爆表的原因。

朱由崧也不知道现在的顾炎武有没有后来的眼光,他可是总结过大明灭亡的原因,说过“大明亡在县政”这句话的。

“朕就是手中有兵权,现在外患未除,也不敢一下子全部去改变,而是找一个地方试点推行改革新政。”

转眼间就快要到七月份了,前线打仗胜利的五军营休整了大半个月后,即将班师回京。

他讲过最着名的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绛心中惊讶无比,他只是一个堪堪入品的兵部司务,只管些兵部的催督、稽缓、勾销等事,现在陛下居然特意召他入对议政。

顾绛一脸恐慌,“陛下,这事应该是内阁大臣们才有资格去做,臣乃一介……一介兵部司务,恐怕实在是力有不殆。”

朱由崧也端正身体,问道:“伱认为如今的大明,会如此凋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但要从物质上,还要从精神上去抚慰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家眷。

顾炎武现在还是有官身的,去年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举荐,现在是兵部的一名司务。

所以必须得利用这个机会,把民心稳住。

明朝会灭亡,是因为整个大明上下都烂透了,皇权不下乡,监管不到位,对下面完全失去了控制,官逼民反造成的。

朱由崧把顾绛叫到御案前,指着御案上的地图,说道,

顾绛赶紧正了正身,恭谦的行了一礼,“请陛下明示。”

“免礼。”

朱由崧从没指望马士英和操江提督刘孔昭的部队。

这笔银子有的都已经运到前线去了,朱由崧对于抚恤特别上心,他打仗不懂战术,只能努力的做好一个合格的后勤皇帝。

所以不能光靠嘴要求人家忠心爱国,道德绑架人家普通士兵有用吗,如果钱到位,让他们选大明和满清,绝大多数都是选大明。

朱由崧却坚持,他对明朝这么抠搜的抚恤制度也是醉了,表示银子都是我内库出,你们这些大臣别操心。

七月初一这天一早,下了一场大雨,炎热的天气缓解了好多。

而归德府将会是我朝边防的正中大后方,朕欲在此推行新的县政。”

想要靠军人保家卫国,要人家拿命去拼搏,最基础的东西肯定要给人家保障。

还有要给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建忠烈祠,就建在太庙旁边。

战死沙场抚恤金,提督800两,把总100两,马兵70两,步军50两。

“这是归德府,身处南北中心要地,现在多铎被打痛了,建奴兵力并不多,我们正好趁机在黄河南岸修筑边防要塞。

“臣参见陛下。”

要是没军队给自己镇场子,说实话,朱由崧都有点慌,没有一丁点儿安全感。

忠烈祠不但供万民敬仰,每个节假日还有专门的官员祭拜。

“哈哈哈,”朱由崧见顾绛这个名人被自己吓到了,连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朱由崧笑了笑,“朕打算慢慢的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需要一个人帮我去做这件事。”

不过他现在可不叫顾炎武,也还没说出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

顾炎武到了武英殿,对朱由崧行礼,

和满清的战争是没法短时间之内结束的。

战功奖赏,每砍死一个鞑子,奖赏50两。

众大臣心想陛下真是个败家玩意啊,这得多少银子。

万一有个什么突发情况,像上次假如左梦庚的部队攻入应天府,那自己可就真的危险了。

“臣在。”

展示给天下所有人看看,每个战死者都是大明英雄。

还有这次让黄蜚率水师去拆除沿江的那些乱收费关卡,重组市舶司,不知道要动江南多少人的利益。

当听说朱由崧要给每个战死的士兵抚恤金50两时,整个朝堂都炸了。

现在朱由崧想找一个地方去试点,进行县政改革。

“朕知你有一颗敢为天下公之心,所以特意找你前来,有政事相询。”

“顾绛。”

顾绛一脸疑重,低着头沉思良久,抬头说道,

指挥一级的10两银子,千总8两,把总5两,普通士兵3两,就以明末朝廷的财政,这都可能已经给不了。

朱由崧召见了顾炎武。

朝堂六部和几个内阁大臣全部劝过朱由崧,说这抚恤金实在是太高了。

看看明朝以前的抚恤金,以前还好,抚恤是36石大米,分三年给战死者家眷。

朱由崧也是极为认可“大明亡在县治”这一点的。

熟悉明末清初历史的人肯定知道这个名人。

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提高和肯定大明军人的地位,激励更多的人保家卫国。

报纸刊登了军队的抚恤制度,战死者每人50两,每一级递增百分之二十,重伤30两,轻伤15两。

这次大战,目前统计战死者多达5万余人,抚恤和战功奖赏高达400多万两银子。

顾炎武现在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叫顾绛,还没改名。

朱由崧将自己推行新的县政想法,和顾绛缓缓的说出来。

因为人家满清给的抚恤,从纸面上给的确实高。

现在抚恤银这一下子都翻多少倍了都。

怎么稳住,不但是报纸上刊登英雄事迹,还要有实际行动。

“臣认为是低层吏治不清,中层投机腐败,高层只知空谈。”

七夕都去么么哒了吗?今天我的两章居然没什么人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