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高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77年高考,必将载入史册的,小可满心兴奋几乎按捺不住。
考场在县第一中学。
县城也只有县委和百货公司各有一栋小楼,其他都是一片平房。
第一中学建于54年,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树木蓊郁,房舍俨然,虽然条件简陋,但仍旧书香隐隐,气度不同。
小可和两个表舅直接把赵莉送到考场门口,看到许多人在等待入场了,有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也有看上去满脸沧桑的大叔阿姨。赵莉本就生的好,皮肤又白,一点儿不显年龄,更像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
小李干事从人群里挤出来,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赵老师。”
“小李干事。”
陆续又有赵莉的同事、认识的知青过来打招呼说话。
有个女老师拽了拽赵莉的衣角,示意她看另一边。
小可耳朵尖,也听到两人的低语,顺着看过去,差点儿喊出来:哦豁,符长华居然也来参加高考了。
相比起当初当老师时的齐整鲜亮,今日的符长华头发有点儿长、胡子拉碴的,颇有些落魄之感。
偏偏这副模样还能吸引人,几个女青年围在符长华身边,叽叽喳喳地与他说着话。
赵莉撇了一眼,就转头装作没看见。
小可也不再多看,这种人,不管到了哪里,大概也改不了勾三搭四的毛病。
小可想起王绣的一句话,‘范小玲和范家仁慈,没有对他下狠手,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宽厚,早晚有一天,他要栽在这事儿上。’
铃声响,赵莉与其他考生一起,走向考场。
小可和两个表舅也被劝离,不要求到校外,但都不许到考场附近。
赵莉拿着准考证顺利入场,保民就带着小可和保军去了最近的国营饭店。
保民与饭店的人很熟,直接进来坐着烤火等着。小可则去和大师傅闲聊,聊各地美食、八大菜系,把大师傅稀罕的不行,直接问她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学厨。
小可晃晃自己的小短胳膊,笑嘻嘻道:“您想收我当徒弟,也先看看我这小身板儿啊?我连菜刀都拿不动呐!”
老师傅五十来岁,个子不高,胖墩墩很憨厚的模样。
他微微皱着眉看小可的细胳膊细腿儿,片刻,无奈地叹息着摇摇头:“那就算了。”
小可突然想起家里几位表舅,她有自知之明,她既没有做饭的天赋,也吃不了苦。但几个表舅却不一样,天赋另说,最起码都是能吃苦肯学习的,品性也都厚道,若是能学一手好厨艺,将来不愁没好日子过。
不过,这是后话,也不一定就是这个老师傅。
小可和老师傅混了个脸熟,也没耽误正事儿,直接定了一只鸡,让老师傅给炖了。
北方人不喜欢吃清炖,都是煸炒之后入大料焖炖,炖出来的鸡汤香气浓郁、滋味儿鲜香,还可以下蘑菇或者土豆之类的配菜,吸饱鸡汤的配菜甚至比鸡肉更好吃。
老师傅有一手绝活,手擀面切的比头发丝儿还细,长而均匀不断不碎。
等赵莉考完试,他们几人就在饭店里吃午饭,炖鸡配手擀面。按老师傅的意思吃的宽面,一碗宽面,舀一勺鸡汤浇上,拌一拌,喷喷香!
他们住的招待所不远,吃过午饭,几人一起回招待所午休。
小可把手机打开当闹钟,赵莉睡了半个小时。保民让保军守着小可睡觉,他自己送赵莉去考场。
一晃,就是最后一场考试了。
中午十二点退房,小可他们带了行李送赵莉入场,等赵莉考完最后一门,他们就直接回家。
从一中出来,几人照旧去饭店烤火等待。
小可溜溜达达走到后边,看到老师傅坐在个小沙发上打盹儿。她悄悄从书包里摸出一瓶枇杷膏放在桌上,又蹑手蹑脚地离开。
在她身后,老师傅睁开了眼睛,目光扫过桌上的药瓶,眼底流露出一抹笑,随即又难免地露出些遗憾。
他常年在灶上忙活,烟熏火燎加油烟,气管儿不好,特别是入了冬,常常咳嗽。
身边的同事、亲人都习惯了他的咳嗽声,没有人留意,倒是这个孩子,刚刚认识了两天,就上了心。
孩子是好孩子,又聪慧机敏,还有一条好舌头,唉,就是志不在厨艺上啊。
临近考试结束,小可跟着两个表舅,辞别国营饭店的大师傅等人,去考场外等候。
这个时代,高考是大事,却远没有21世纪那般重视,至少家人陪考的就不多,像他们家这样,组团陪考的更是唯一。
门口的人不多,他们两大一小的组合走过来,格外显眼。
有个穿着板正的中年人主动搭话,问保民表舅:“你这么早就做完交卷了?”
保民这个年龄,若是读书,差不过正好高中毕业,或者毕业一两年,被人误会并不意外。
保民很淡然道:“不是我考,我来接人的。”
“哦。”男人倒是知趣,没有继续追问这个问题,转而换了个话题,“你们是县城的?”
三个孩子都穿着七八成新的衣服,还不是表面一件,而是里外如一,还骑着两辆很新的自行车,就这条件,别说不像生产队里出来的,就是公社里也不太可能,是以,男人直接猜测他们是县城的。
但,县城不大,这么出色的三个孩子,男人却没有印象,这才出口询问。
保民跑地区卖蘑菇,早就锻炼出来了,笑了笑道:“不是,我们是永平公社的。”
男人挑了挑眉,脸上的亲切淡了不少,点点头,站回去继续看着考场那边,不再搭话了。
保军脸色不太好看,这人明显是看不起他们乡下人,明明刚才还一脸热络的。哼,真是狗眼看人低。
小可反而不在乎这么一个陌生人,拉拉保军的手,低声道:“你好好考,争取明年暑假咱们一起来这里读书。”
各大队的小学升初中,一般是进公社中学,但成绩好的,或者找找人拉拉关系,进县中学读书也并不困难。县一中有食堂,还有宿舍,农村里的孩子来上学可以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