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临照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族谱之始:老祖宗要过饭!
地主收不成租子,但是多年积累下的陈粮不少,杂粮馍一人一个,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只要路过就能领。
他们七个在小镇上领了两次,昨天吃掉了一个,今天的还没舍得动。
锅里放了姜和一点花椒叶,天气太冷,手脚冰凉。吃点姜驱寒。
竹叶青伸腿碰了碰柳承问道:“你什么想法?”
柳承搓着手烤火,瞥了一眼竹叶青道:“你是老大,我听你的。”
竹叶青又问另外几个,大家都没主意,三条路,不见得哪条生哪条死,没人能指点他们该如何。
接下来是长久的沉默。雨水透过席子,散落在众人头顶,以地为床,以天为被,就是被漏的有点厉害。
分食了煮好的糊糊,身上一下子暖和起来。姜的辛和花椒叶的香刺激味蕾,肚子更饿了。
菱角就着雨水洗碗,嘟囔道:“老大,我想吃咸菜丝了。”
汤圆咬着嘴唇看竹叶青,竹叶青则盯着火堆出神。走了这么久,突然很累,很想停下,就躺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可是他不能。
就在众人以为老大不会出声,准备睡觉时,竹叶青干涩的声音响在耳边。
“承儿,你说,咱们到海边去怎么样?”
柳承愣住了,因为菱角想吃咸菜丝吗?
“挺……挺好的啊,咱们可以跟渔民出海,打到鱼能卖掉换粮食。”
汤圆接话道:“再不然,自己吃也行,有鱼吃,总不能饿肚子了。”
菱角道:“海水是咸的,拿来煮野菜都不用放盐了。”
盼弟没去过海边,想不出海边是怎样的美景。小声问道:“海边也有地主吗?会不会佃田出来?”
竹叶青笑了:“海边不能种粮食,靠海活命的。”
于是向东走就这么定下来。有些时候,运气好像擦肩而过,你差一点就抓住了。
在他们往东拐的时候,京城赈灾的官员终于急匆匆出发。国库亏空,户部拿不出钱粮,从皇上到文武官员都着急。
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大家不是急病了,就是急病了。
皇帝是彻底病了,下边人的那些小心思他会不知道?百年一遇的洪水,谁都不想去南地送死罢了。
赈灾的事儿,办好了是大功一件,办不好,就是骂声一片。南边接二连三的送来八百里加急,折子上的死亡人数与日俱增,还不知道失踪的有多少。
这都过去多少天了?粮食在路上吱吱扭扭的走上月余,人早就饿死了。
所以京城的大小官员都知道,这差事,谁接谁烫手。
事情总要办,他的百姓得有人替他救,文和帝短短几天就新增了大把的白发。
太子以侍疾为由留在东宫,不出三天,皇帝大手一挥,命皇五子赵卓翊奉旨赈灾,随行医官、护卫、记录官等由太子安排。
东行的七人不知道自己与赈灾队伍错过,就算知道也不会折腾着回旧地领粮食。
十天后,站在临照县,已经能闻见海腥味。九月初的天气,沿海的树叶还没黄多少,但是七人已经冻得脸色青紫。
沿海城市风大且潮湿,若不是一个个的出于贫贱,一定会水土不服。
这一路亏了有要饭的经验,虽然艰难,好在活着到了海边。
城门口依然有人盘查,但是边城距离府城太远,消息传送起来就要费工夫,逃荒逃到临照的也不多。只是七人没有路引没有详细家乡住处,守门的不敢将人放进去。
临照这地方,没多少土地要操心,哪年都有海水淹了渔村的事儿,对于内地发洪水还觉得他们大惊小怪。
但是人在城门口蹲着也不是个事儿,想着今年盐田那边缺人,就跟幕僚商量着要不就把人收下。
幕僚对临照的人口知道的最清楚不过,紧缺的是青壮,那两个年岁大的,稍微长一长就能下盐田劳作了。
七人被守门的衙役带到县衙时,太阳西斜,金红的夕阳下,衙门的牌匾镀上一层光辉,温暖耀眼。
后衙里,幕僚交代值守的文书,将七个孩子的情况记仔细了,回头还是要上报到府城的。
文书心里便有了数。海边的小县城,想要迁人进来千难万难,出海打渔的每年都得往海里填人,盐田活计繁重,导致成亲的小年轻都没力气生孩子。
这是要留下七个,回头给他们落户办户籍路引的意思。
文书简单问了几人从哪来,家中还有几口人,上三辈得记录,本人的年岁身体特征也得记录。
来县衙的路上,柳承跟竹叶青就小声商量的几种可能,临照县让他们落脚是最好的一种,最差的,就跟椒城县似的提心吊胆。
所以此刻文书问话,端坐在桌案后头提笔准备落字,柳承挨个把自己人看了一圈,才沉稳清晰的与文书对答。
“你们是一家子?”
“回老爷,是。”
“哎!可不敢叫老爷,喊叔就行。瞧着可不像一个娘生的。”
办公之地就这么大,又快到下衙的时辰,即便文书声若蚊蝇的嘀咕,几人还是听见了。
“那个老大,几岁了,叫甚名儿?”
柳承道:“我大哥叫叶青竹,今年……十三了。二姐叶菱儿,十二,菱角的菱。”
文书写着写着顿住了,抬头看着一溜叫花子似的孩子,奇怪道:“他俩哑巴?”
柳承摆摆手:“不不,我念过几年书,兄姐都老实惯了,有点怕,呵呵。”
菱角拿眼睛挤挤竹叶青:咱啥时候姓叶了?
竹叶青:不知道,这小子瞎编的呗。你记得自己姓啥?
菱角:不啊,但是他俩咋办?
竹叶青:管他呢,让他自己编,二妹子。
菱角翻了个白眼,老大变了,不是从前的老大了。
“哎,你俩挤眉弄眼的咋?”
竹叶青,此时已经被改名叫叶青竹了,笑呵呵道:“叔,我妹子饿了,问啥时候能完事儿呢。”
文书又蘸了墨,仔细在砚台里将笔尖的墨蘸匀。
“快了快了,人口记录是大事,你们小孩子懂什么?你继续,谁是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