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簪络 > 第225章 红糖姜汤的方子(3)

第225章 红糖姜汤的方子(3)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簪络!

宋怀柔道:“嗯,我们只是闲聊罢了。其实,我们与卫春纤不算熟悉,就连平时见面,也不会打招呼。”

绣姑姑道:“无论如何,背后莫论他人是非,免得惹祸上身啊!若是这些话传到别人的耳里,再添油加醋,那你怎样应对啊?”

宋怀柔道:“嗯,我明白。那我保持沉默吧!”

绣姑姑皱眉道:“柔儿,我不是让你将所见所闻都憋在肚子里,那就成了个懵懵懂懂的木头人。”

宋怀柔道:“姑姑,这‘懵懵懂懂’不是个好词啊!”

绣姑姑道:“当然不算是好词啊!懵懵懂懂的,就是个呆子。”

宋怀柔道:“书呆子也是呆子么?”

绣姑姑道:“书呆子就是只会死读书,照搬书上的道理。呆子,比书呆子还糟,连书都不会读啊!”

宋怀柔道:“也许,有的人本是生性愚钝呢!”

绣姑姑道:“若是生来如此,尽可教会基本技能,然后呢,只得听天由命吧!如果教育失误,那就……”

宋怀柔道:“怎么样呢?”

绣姑姑道:“嗯,就说一个故事吧!”

宋怀柔道:“姑姑,这故事是您的经历么?”

绣姑姑道:“不算是,而是我从……嗯,从某个朋友那里听来的。”

宋怀柔道:“好,姑姑,请说!”

绣姑姑道:“话说边陲小镇,有户人家姓张,就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做张大郎,女的就是张大嫂。这夫妻啊,人品还算过得去,也懂得自力更生的道理。按照传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

宋怀柔道:“互相扶持么?”

绣姑姑道:“若是如此,那就太平咯!因为两人性格不合,像是火药遇着炮仗。”

宋怀柔道:“一点火,即爆?”

绣姑姑道:“是啊!三天两头,便要大吵大闹。”

宋怀柔道:“这般吵闹,不怕影响邻居么?”

绣姑姑道:“开始时,左邻右里出于善意,帮着劝和。可是,时间长了,还是老样子,街坊邻里干脆关上门装作没瞧见。”

宋怀柔道:“因为劝与不劝,都是没改善,倒不如不管呢!那……为什么两人愿意成为夫妻呢?”

绣姑姑道:“也许有缘吧!”

宋怀柔道:“天天吵架,还算有缘么?”

绣姑姑道:“古语云,命中姻缘皆有前情。有的是报恩,有的是还债,有的是讨债。”

宋怀柔道:“我觉得,那两夫妻像是互相讨债。”

绣姑姑道:“嗯。某月,张大嫂有孕了,张大郎可高兴得手舞足蹈,便买了一只老母鸡来给自家娘子补身子。”

宋怀柔道:“不吵了?”

绣姑姑道:“张大嫂依旧是性子暴躁,可张大郎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当那些话是耳边风。”

宋怀柔道:“哦!就是张大郎忍气吞声,是吧?”

绣姑姑道:“嗯。过了数月,张大嫂生了一个儿子,那是一个大胖小子。因为张大嫂坐月子,还要照顾初生的儿子,所以,里里外外都是由张大郎打理。”

宋怀柔道:“张大郎其实挺好的啊!”

绣姑姑道:“再好,也要遇着懂得珍惜的人,才会有好结果啊!说来这张家添丁本是好事。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孩子刚满月,张大嫂恢复了元气,那暴躁脾气又上来了。张大郎本是心身疲倦,但是为了儿子,忍了几个月。这时,他竟然还听到妻子那辱骂声,也火了,便怼回去。”

宋怀柔道:“哎,这日子怎么过啊?”

绣姑姑道:“张大郎忽然想起自家儿子还等着他来养,便收拾工具,准备出门。见状,张大嫂依然是嘴上不饶人,恶声恶气骂了一句‘赶着去投胎啊’。张大郎不理她,便走出家门。谁知这一去,便再也没回来啦!”

宋怀柔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绣姑姑道:“一语成谶啊!”

宋怀柔道:“哪句话啊?”

绣姑姑道:“临出门前,张大嫂那句‘赶着去投胎啊’,竟然成了事实。因为张大郎死了。”

宋怀柔道:“好端端的,怎么会这样啊?”

绣姑姑道:“张大郎中途遇着一群劫匪。那群劫匪分赃不均,便起了争执。当时,张大郎只是路过,却是误中刀剑,便重伤倒地。”

宋怀柔道:“真是飞来横祸啊!”

绣姑姑道:“那群劫匪本是歹人,见事不妙,便拔腿走人,徒留那张大郎躺在地上,求救无门,直至失血过多,便到了地府报到。”

宋怀柔道:“那群劫匪真的不算是人啊!”

绣姑姑道:“既然是劫匪,怎算是好人呢?次日大早,有一个耕田老伯路过那地方,发现了张大郎,便高呼其他人来帮忙。当中有人认出是张大郎,于是,众人便七手八脚将他抬回张家。”

宋怀柔道:“还是回家了。”

绣姑姑道:“横着回家,就是丧事。张大嫂一瞧,被乡亲们抬回来的张大郎早就冰冷僵硬,便晕了过去。闻言而来的街坊邻里帮忙着处理张大郎的丧事,因为拮据,所以,丧事从简,张大郎被草草埋在山冈上,只是立了一块木牌。”

宋怀柔道:“张大嫂为何不去衙门告状啊?”

绣姑姑道:“告状?告谁啊?”

宋怀柔道:“告那劫匪啊?”

绣姑姑道:“无凭无据,谁会相信啊?”

宋怀柔道:“那……谁知道张大郎误中劫匪的刀剑呢?这就是人证啊!”

绣姑姑道:“那地方是村头的一片小树林,也是通往邻近村落的必经之地。张大郎进入那片小树林之前,有几个玩泥巴的小孩躲在草丛后,正好瞧见他,回家后便与家人说起这事,说有个人进去小树林,竟然变成了五个人出来,像是变戏法。”

宋怀柔道:“进去的是张大郎,出来的是劫匪。”

绣姑姑道:“没错!只是那几个小孩不过三岁左右,能说出这事,算是很了不起。据说,张大郎身上的刀剑伤,其实不算致命,但是,失血过多危及性命。众人据此推断,张大郎就是被那群劫匪害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