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丫鬟(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司籍女官的退休日常!
洪升家的说完,吴汐也没说话,只是开了红袖拿来的首饰匣子,只见里头满满当当的钗环首饰,金玉珠翠,东西虽小,却也是珠光宝气的一团。
秦嬷嬷和洪升家的都稳得住,眼中几乎没波动,吴汐心下满意。挑了五根实心的金簪、五枚碧玉戒指,又从之前采买来赏人的樟木匣子里挑了五个细银镯子,五对银耳坠出来。
“五份东西,你们和洪婶、赵婶、徐娘子每人拿一份,每人另加一块尺头算是赏你们办事得力。”
秦嬷嬷和洪升家的跪地磕了头,才双手接过东西。
吴汐又从酸枝木匣子里挑了三对串着银铃铛的珠花、三对白玉耳坠,从樟木匣子里挑了三只银镯子、三对绢花。
“这三份东西给弄玉、含箫、二乔,照样每人赏一块尺头。”
最后,吴汐锁了酸枝木匣子,从樟木匣子里挑拣了半晌,找出两对轻便的银簪子,两对银丁香、两对素银镯子。
“就这些吧,另找两匹红绢、两匹红棉布给红袖、绿衣!”
秦嬷嬷和洪升家的大惊,看姑娘给红袖、绿衣的东西倒像是富农家嫁女儿的嫁妆!
两人也不敢问,吴汐反倒是自己说了,“我这屋里事少,红袖、绿衣两个也有十五了。正好庄里还有几家佃户娶不上媳妇,索性先放出去嫁人,等生了孩子,成了媳妇子再回来当差。”
秦嬷嬷反应最快,喜气洋洋的道,“真真是大喜事,姑娘仁厚!这嫁妆在庄户人家也是极体面的了!”
洪升家的也一脸笑意,“姑娘定的是哪两家?婢子也好去讨一杯喜酒。”
吴汐边关了樟木箱子,边道:“不急,到底是我身边出去的。总要细细查访了人品样貌,才好许嫁,洪升家的,你和你男人在外走动得多,也帮着掌掌眼!”
“是!”洪升家的忙应了,这会子她也反应过来两个丫头是犯了忌讳,姑娘急着料理,心想回去就和男人商量。
吴汐又道,“我这女人的首饰多,洪叔、赵叔、洪升每人便赏两月的月钱、杨虎赏一个月的月钱,再各赏一块尺头。人靠衣裳,马靠鞍,你们收拾齐整了到外头才不丢我的面子!”
“多谢姑娘!”秦嬷嬷和洪升家的忙又谢了一回。
待出了正房的门,两人怀里都抱了不少东西。洪升家的多少有些惴惴不安,小声和秦嬷嬷道,“嬷嬷你说姑娘这是怎么了?如此厚赏上下?”
秦嬷嬷一脸精明相,“前头不赏是姑娘试咱们的忠心呢!如今试过了,姑娘也不是小气的,自要将前头该赏的补回来。你再看红袖、绿衣,咱们姑娘什么人没见过,两个小丫头狐狸尾巴不就露出来了!”
洪升家的深以为然,“让她们出去嫁人已算是开恩了!”
吴汐这一番赏赐让庄中诸人个个喜上眉梢,洪婶晚间更是做了极丰盛的饭食。
松鼠鳜鱼、木耳炒肉、素炒绿豆芽、清炒菜心、酸笋鸡皮汤并一盅红枣银耳粥。
吴汐用得心满意足,弄玉服侍着她漱了口,“这碗酸笋鸡皮汤我还没动过,让含箫、杨虎分了吧!”
赵婶进来收拾碗筷,头上戴着今日新得的金簪子,喜形于色。吴汐等她出了门,才对弄玉道:“你悄悄去看一眼红袖、绿衣在做什么?”
过了会子,弄玉一脸难色的回来了,“姑娘,红袖摔了屋里的白瓷杯子,正趴着哭闹,绿衣倒是坐在床上裁布料,也是抹着泪。”
吴汐冷笑一声,“本想着原来的庄头于顺水家里有些底子,又正好有两兄弟,是个好去处。既然个个都不愿,我也不好指给人家,倒结了仇。告诉洪升家的,也不拘什么人品样貌,随便挑上两家就是,庄上杀一头猪给她们办喜宴,就是这几日就送出门,不必来我跟前伺候,让她们裁喜服罢!”
“是”
洪升夫妻两个第二日一早就往佃户住的土屋去了,午后洪升家的到了正房
“红袖订的是李家大小子李大山,李家孩子多,上头两层婆婆,底下一堆弟妹,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李家以前日子过得苦。不过红袖进门就是长嫂,大山是个勤快孝顺的,底下弟妹如今也大了,姑娘又减了租子,不愁没好日子过。”
“绿衣订的是孙猎户家的小儿子,孙猎户早年摔断了腿,手艺都传给了大儿子,孙家老大虽比不上赵猎户的本事,平日抓个野鸡、野兔却是不成问题。孙家还未分家,绿衣嫁过去,饭桌上荤腥不愁,又是小儿媳,不给公婆养老,日后比一般人家还过得好呢!”
“这两家都是见过红袖、绿衣的,没有不满意的,李婆子、孙婆子还说要进来给您磕头。”
吴汐听到这里,满意的点头,“都是好人家,你有心了!弄玉,去告诉红袖、绿衣,哪有订了亲不知道婆家的,你与她们好好说道说道。我再另赏她们一人半两银子压箱,让她们安心备嫁!”
弄玉是个精明的,洪升家的说得再好但架不住她第一日亲眼所见那群佃户穿着破衣烂衫,瘦得皮包骨。弄玉心中抖了抖,看来红袖、绿衣日后也不会好了,她想着洪升家的说的,决定挑捡着说,同时心中愈发想着要对姑娘忠心。想了一遍,弄玉取了一两银子,用两个荷包装了,才往红袖她们住的耳房去。
待弄玉走了,吴汐又问,“聘礼呢?”
洪升家的道,“李家孩子多,原来租子也高,倒没什么节余,不过李婆子还有一个银戒指传给长媳,另出二十斤粮食,孙猎户家出500钱、一只兔子、一只野鸡。算起来也是极为体面的了!”
吴汐捧着茶盏笑笑,“总比那些换亲的、卖女儿的好吧!衣裳、首饰、嫁妆钱、聘礼都有,不差了!勤快些,总能过好日子!”
“您说的很是!那两家还说请您订个好日子办事!”
“就五日后吧!我记得那日子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