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招揽人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平和县车辆厂从建厂之初,就是生产农用配套平板车、平板车底盘,从七六年时开始生产自行车,七九年时候自行车产量最高六千辆,我就是那一年因为私事从蚌珠自行车总厂申请调过来的。八二年自行车产量不到两千辆,然后就此停产自行车。这几年主要生产一些平板车配件,由于没有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硬件改造,车辆厂从去年开始全面停产。”
吴彪带领着郑庆仁在车辆厂生产车间走动,指着车辆厂的机器设备说道:“你现在能看到的设备,都是生产平板车的,准备拆解拉去农机厂,是车辆厂的主要资产,还有一些小型设备,生产自行车最鼎盛时候购置的,准备变卖,给临时工发工资。”
郑庆仁仔细听着吴彪的介绍,在角落里看到了准备变卖的设备:“这些大概能值多少钱?”
“这些设备里,也就是那个小型磨具值些钱,其他几样比如焊机,都是老疙瘩,没大用,估计也是就废品价。总价值应该就在七八千左右,要是卖废品,价格可能更低。”
张学斌帮自己谈的价格是两千八,也算是低价。
哗啦啦……
酝酿一早上的乌云终于在狂啸的风中泼起了雨。
郑庆仁抬头看了下厂房的顶棚。车辆厂的厂房是红砖青瓦木架房,雨滴泼在青瓦上的声音清晰入耳。短短几分钟后,郑庆仁就发现所处的位置,已经漏水。
“这个厂房在80年的时候就计划大修,因为当场排产多,忙于生产,耽搁了,等没有产量想修的时候,厂里拿不出钱。整体来说,东边仓库那一块漏水严重一些,而西边放置贵重机器的位置,前些时候稍微维修了下,很少有漏水地方。”
吴彪看到郑庆仁注意厂房漏水,赶紧解释道。
“排水怎么样?”郑庆仁问。
“车辆厂的修建位置本就是平和县西南高地,而且厂内有直接通往颍水的排水渠道。”吴彪接着回答,看郑庆仁还在观察厂房建筑的情况,稍等了一会,提出心中早就想问的问题:“郑老板,你准备在车辆厂里生产什么样的人力拉货三轮车?”
郑庆仁在和孟厂长说话的时候,吴彪听到郑庆仁说过,要找个厂子生产人力拉货三轮车,所以才准备投资车辆厂。
“就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后边改成两轮,加上一个车厢,用来拉货。”
“这样的啊,我自己也把一辆自行车动手改装成三轮车,用起来确实方便。马上就要取消自行车购买证,如果真能批量生产出来三轮车,销量也不会差。”
吴彪点了下头,这确实是个好产品。
“你有一辆改装的人力三轮车?”郑庆仁来了兴趣。刚才厂房外听到工人与孟磊的争吵时,郑庆仁也在思考,车辆厂租到手后,设备材料备齐,生产的技术工人哪里找?
“就是很简单的改装,自行车后边单轮改成两轮,然后用木板制作出一个车厢,倒不是为了拉货,主要为了方便带我没有行动能力的母亲去医院。”
吴彪说到生病的母亲,语气变得深沉。
“我画了几张准备制作的人力三轮车图纸,你看一下,在我们车辆厂批量生产,困难吗?”
郑庆仁从随身背着的包里掏出一本草稿纸,打开第一页,递到了吴彪手中。
吴彪拿到手中,仔细观察,脸上慢慢流露出震惊。
第一页是一个完整的人力拉货三轮车的图稿,在关键部位备注上了数据,后面还有几页,是对重点部位的特写和介绍。
这辆人力三轮车采用把刹和手刹双刹车,车头还有两根保险杠,后面是托架结构,后桥加了三个避震弹簧,车斗有两个侧边,后斗门可以打开,有链条拉力斗门平放。
这样的三轮车太实用,理念也要先进,要是真推向市场,不单单可以拉货,还可以接送孩子,卖菜逛街,直接替代自行车。
“这个是郑老板画的?”
看完图纸之后,吴彪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我设计和画的。”
“郑老板是做什么的?”
“之前是种地,现在倒弄药材。”
吴彪听完,想一头扎进泥窝里。这是农民设计的?
随即又觉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郑老板应该和我开玩笑!托架结构车身,避震弹簧这些,都是用在汽车上面的设计,一个农民怎么会懂这么多。
而且能投资车辆厂,挂靠在农机厂下边,也不是一个农民可以办到的。
“怎么了。吴师傅,这三轮车生产有困难?”
郑庆仁见吴彪一阵惊,一阵皱眉,又一阵失神,摸不清情况。
“郑老板,这个人力拉货三轮车能生产。实际上我们车辆厂以前生产自行车,也都是从其他厂采购配件,简单修改打磨,组装成品,贴上铭牌。这个三轮车也是,大多数配件和自行车通用,车斗、托架、后桥、弹簧这些要定做,不过这些都能在颖阳周边解决。”
吴彪把手中的草稿本交回郑庆仁手中,回答道。
郑庆仁把草稿纸重新塞回包里,这暴雨一会儿半会儿停不下来。
厂房东边漏雨严重的地方,屋内已经下起了中雨。
估计对这个厂房维修也要花费不少钱。
走出了厂房,郑庆仁围着屋檐下走了一圈,确实如吴彪所说,车辆厂地势高,排水方便,倾盆暴雨下了半个小时,院内还没有一点积水。
看着吴彪还在自己身边跟着,郑庆仁问道:“吴师傅,我看你刚才和那些准备去县里的工人站在一起,难道你也是准被安排退休的工人?”
“我的档案里刚过四十六岁生日,也在安排退休的名单里。其实厂里早就有传言四十五岁以上工人安排退休,有关系的人,都用关系调走了,就剩几个不信和找不到关系的人。”吴彪无奈的答道。
郑庆仁心里有了把吴彪招揽过来的心思。况且才四十六岁,正当壮年啊。所谓让其退休,无非就是付着少量的退休金,让他们再谋出路。
“吴师傅身怀一身技术,这么早退休可惜了,如果吴师傅对我设计的三轮车生产有兴趣,等车辆厂并农机厂后,我如果投资再注册新的车辆厂,吴师傅可以过来协助我。”
郑庆仁抛出了橄榄枝。
吴彪顿时激动起来,主动自荐给郑庆仁介绍车辆厂情况,不就是等郑庆仁这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