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 第46章 拒绝生产三轮车

第46章 拒绝生产三轮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主大门关着,只有旁边的一个小门敞开。

郑庆仁记得在85年九月底的时候因为平和车辆厂效益不好,也没有争取到转型,就并入了实力稍强一些的平和农机厂,开始生产农机配件。

现在也就是平和车辆厂效益最差的时候,自行车八二年之后就不生产了,这几年主要零零散散生产一些农用运输平板车配件。这种厂子规模不大,都是五十年代末期以钢铁为材料大办工业的产物。

蹬着崭新的自行车准备直接进车辆厂,被人一把拉住了车后座。

“哎,你找谁?”

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穿着一个白色印有“平和县车辆车”字样的衬衣,腹部的位置烂了一个洞。手里攥住一把刚从地里薅出来的青菜。

“我找厂长。”郑庆仁下了自行车,从兜里掏了掏——没烟!

原本郑庆仁是抽烟的,从里面出来之后,也就忘记了烟的味道,在家看见郑保进烟不离手,却没想过重新上手。

有那么几次,郑庆仁都想着,买上一包烟备在兜里。可是一旦没有烟瘾,就记不起这类事。

“厂长不在,出去……什么地方都往里面骑。”老头不客气的往外推着。

“厂长去哪了,多久回来?”

郑庆仁的车子被推了出来。

“领导的事我怎么知道。哪个单位的,有介绍信没,找厂长什么事?怎么不事先打电话?”老头堵在小门边,开始盘问。

“我是厂长的亲戚,找他有点事。”

“亲戚啊,那边等着,兴许再过一会厂长就回来了。”老头指了指大门边上,语气不善的说道。

郑庆仁明白了,这老头哪里是尽职尽责,只是单纯的对厂长不满。平和县车辆厂最高峰时候员工才过百,技术人员十名左右,现在估计高峰期的一半员工都没有。

透过大门往里面看,整个厂子根本没有人气。左边是两层的办公楼,估计也就一百平方,右边是一排红砖厂房。

“大爷,你让我进去等呗,我看里面也没有生产,影响不到什么。”

“生产什么生产,马上厂子都被姓孟的搞关掉了,估计现在是去找领导,商量着关厂。”大爷满肚子意见。

“怎么会关呢,不是合并到农机厂吗?”郑庆仁往大爷旁边凑了凑。

“只是人合并,这边的厂房农机厂嫌破不要。那不是和关厂一样吗?你打听打听,别说平和县,整个颖阳地区,哪还有第二家干倒闭的国营厂?”

“呦,姓孟的回来了,你不是找他,去吧,告诉他,这个大门要是关了,就是他姓孟的责任。”

顺着大爷的目光看去,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骑着大梁自行车,白色衬衣,黑西裤黑皮鞋,一个黑色皮包挂在车把上。

车子快速的从小门进了车辆厂,郑庆仁也慌忙骑着车子跟了进去。

手里还攥着青菜的大爷小声的“呸”了一口,细语道:“穿的都不像个干事的人。”

到了办公楼前,孟厂长扎好车子,拎上包,噔噔上了楼。郑庆仁也跟着上了楼,到了二楼一个办公室门前,孟厂长才回头看到郑庆仁。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孟厂长,我是跟着你进来的,我叫郑庆仁,是双浮乡小郑村人,最近在豪县倒腾点药材生意。”

郑庆仁自我介绍。

孟磊打量下郑庆仁,问道:“你有什么事?”

“能不能进去说?”

孟磊从包里掏出钥匙,开了锁,推门进去,郑庆仁也跟着进去,随手关上了门。孟磊对郑庆仁这个动作有些不满。

“孟厂长,我知道我们车辆厂没有技术,上面也没有投资,以前还会给我们厂生产自行车和平板车计划,现在蒙县那边机械总厂也生产平板车,而且设备先进,成本更低,我们厂只能生产平板车的配件,亏损严重,厂里还有几十名员工要养活,听说工资都欠了半年,县里面准备把车辆厂并入到县农机厂。”

郑庆仁把车辆厂面临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下。

“孟厂长,我来呢,主要想找您合作。在豪县,药材经营户有几百家,而加工药材的有上千家,为了随着药材市场的扩大,从业户数也会大量增加。现在大多数还是使用木架车和载重自行车运送药材,我呢结合了外地人力客运三轮车原理,设计了一种拉货三轮车,车辆厂本身具有自行车生产经验,因此我想委托车辆车帮我生产拉货三轮车。”

郑庆仁又迅速的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

“委托生产拉货三轮车?你把我们厂当什么了,先不说现在我们厂的实际情况,已经无法实质生产自行车,就算还能生产,我们也是接受县里的生产计划,怎么可能接受私人的委托?赶紧走。”

孟磊听到郑庆仁的目的,冷笑道。

车辆厂即将并入农机厂,这是今天上午工业局了拍板的事。

孟磊是不甘心的,年初的时候,厂里亏损,工人工资发不出,银行贷款批不下,县里给的解决方案是转产钢丝绳。结果厂里人员满心欢喜,准备迎接资金进行转产时,却被农机二厂截了胡。

县农机二厂规模要比车辆厂大一些,员工有一百二十多名,原本生产粉碎机、农用水泵,也是经营困难,厂长在县里有关系,听闻车辆厂转产钢丝绳,立马动用关系,把投资和转产方案拉到了农机二厂。

车辆厂花了半年寻求其他转产方案,都无结果,县里已经不准备再投资车辆厂。

“孟厂长,我听闻车辆厂从去年就寻求转产,如果转产成功,就无需并入农机厂,生产拉货三轮车,也可以算转产,而且一旦生产出来,绝不缺销路。”

郑庆仁继续劝说着。

孟磊眼睛稍微亮了些。放在半年前,郑庆仁说的话或许能打动他,现在不行,今天上午孟磊跑了一上午县里,除了商讨车辆厂并入农机厂方案,还有个就是自己的前途。

现在县里已经给了孟磊答复,车辆厂并入农机厂之后,孟磊任农机厂副厂长。之前孟磊对这个副厂长不屑一顾,而然,今天还听到消息,县里准备投资八十万,让农机厂在东黑省冰城飞机制造公司协助下,生产自卸垃圾车和小型货车。

这样看来,农机厂的副厂长也比这个亏损的车辆厂未来可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