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 第24章 利润还算可观

第24章 利润还算可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后来成为区域知名药企,两种自研感冒药中成药销售全国,小有名气。

张伟中药行的门店外是一块清扫干净的水泥地,张伟同样让郑庆仁把药材全部倒在地面,查验了药材质量,称赞道:“质量一致,你们很诚实。”

然后用全新的麻袋重新装包。

称完重以后,张伟在每件麻袋上写上品名规格数量,让郑庆仁把包装好后的药材放在指定的位置。

张伟这个人很大方,结账丝毫不拖拖拉拉。

大选片,287公斤,单价1.9,总计545.3;

中选片241公斤,单价1.6,总计385.6;

没切片的小个药材,总共315公斤,单价1,总计315。

张伟当着郑庆仁的面在草稿纸上一加,总共1245.9元。

郑庆仁又算了一遍,金额没错,然后说:“张老板,那九毛钱我不要了,你直接给我1245就行。”

张伟点了下头,直接回屋拿出钱袋,数了两遍钱后,递给郑庆仁。

郑庆仁边数钱边说道:“老板备这么多药材,是为半个月后的药交会准备的?”

“你竟然知道药交会?”张伟有点诧异,从刚才的谈话中知道郑庆仁是从周边的平和县过来的,也并不是从事药材生意的商人。

豪县衙门要举办药材交易会,也是衙门内部开会刚刚确定的事。

至于举办方式、邀请发放,还正在讨论当中,最近两天才会公布。

张伟作为本地知名药商,也是衙门里面有人,才提前获得信息。

而普通的药商们,估计两天后才能知道豪县举行药交会的详细消息。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从什么地方获得的信息?

“我有个亲戚在颍阳地区公署工作,前几天听到他说豪县要举办中药材交易会,时间定在9月9号。豪县正在争取地区和省里面支持。难道豪县人都不知道?”

郑庆仁一半真一半假的说道,豪县衙门里正在争取颍阳地区和省里支持,这是真的。

至于有亲戚在颍阳地区工作,那肯定是假的。

张伟呵呵一笑。原来是颍阳地区里有人。

豪县作为颍阳地区下面的县,衙门作出决定,一定会上报地区,得争取地区里支持。

豪县的普通人民知道吗?

应该会有一部分人知道,毕竟新闻里面或多或少透露点信息。

但把时间定在9月9日,暂时只有有限的人知道。这一天是神医华佗的诞辰,还和重阳节的传统叫法相似。

药交会要邀请全国各地的药企、医院、个体中医诊所的药商,对于张伟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

因此张伟开始集中资金资源,在市场上大量收购药材,抢得先机。

在药交会期间可以赚上一笔,还可以向来参会的优质客户展现实力,交结更多的客户。

此时张伟已经不把郑庆仁当做普通的药材种植加工户,在颖阳地区都有关系,自然也属于张伟的交结对象,立即客气的邀请郑庆仁进屋喝茶。

“老板怎么称呼?”

“郑庆仁。”

“郑老板,你那个亲戚在提起豪县的全国性中药材交易会时,有没有说过地区公署和省里面对这方面的态度?”

张伟试探的问道。

“很支持。豪县有悠久的药材种植和交易史,现在你也知道,国家对民营经济开放的态度很强,南方很多地方都靠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户富了起来,豪县举办全国性的药材交易会,就是促进药材交易,打开知名度,增加从业人数,这符合现在的政策。”

郑庆仁抿一口水,侃侃而谈,又补了一句:“这些话也是我那个亲戚说的。”

董建军在拖拉机上打盹,郑小伟一直跟在郑庆仁身边,眼睛睁得大大,插不上话。心里却翻江倒海,要不是从小和郑庆仁一起,他也相信郑庆仁有个地区公署的亲戚了。

张伟信了,同时对即将举办的药交会信心更足。

张伟还想留下郑庆仁吃饭,被郑庆仁拒绝。

离开张伟药材行,郑小伟憋着的话终于吐了出来:“哥,你进牢里面是受罪去了还是学习去了,怎么现在编的瞎话都这么有水平?”

“你怎么知道编瞎话?”

“你就有个姐姐在颖阳县,她好像管林业方面,不可能接触到豪县的药交会信息,颖阳地区哪还有亲戚?”

郑庆仁不再继续聊着一块,换个话说道:“伟子,我们这批药材的成本你没和董建华说吧?”

“没有,我也就是自己心里估算,谁都没说。”

“除了新华招待所的货他和我一块去送的,卖其他的货他都没参与,卖的价格他都不知道。董建军这个人脑袋简单,但是口上没有门,在他面前的时候,就不要谈论我们赚多少钱。”

郑庆仁交代道。

“庆仁哥,干嘛赚了钱不让人知道?”

郑小伟没心没肺道。

“赚钱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太高调的话,会给自己找没必要的麻烦。要是都知道药材挣钱,回去再收药材,谁还好好卖给你?”

郑庆仁认真的提醒道。

在农村有一部分人听到你辛苦折腾没有挣到钱或者挣的可怜的辛苦钱,还会继续把药材卖给你,以为占了你多大便宜。可是如果知道你在中间挣了大钱,就觉得你占了他多大便宜,甚至把药材放坏,都不会卖给你,让你占他的便宜。

“庆仁哥说的对,就那郑宏伟,要是知道我们从他那里收购的药材挣了不少钱,估计天天不是在你家门口就是在村头骂。”

郑小伟一琢磨,就品出味来了。

“能明白就好,这是三块钱,你带着董建军找家餐馆吃午饭,吃完后到药材市场北门等我。”

郑庆仁抽了三块钱,塞到郑小伟手里。

“哥,你不和我们一块?”郑小伟把钱塞进屁股兜。

“我有点事,晚会去找你们。”

郑庆仁说完,和董建军打声招呼,沿着人民路向西走。

“这庆仁哥越来越摸不透了,明明第一次来豪县,却显得对这里很熟悉,竟然背着我们俩还有事做。”

郑小伟看着郑庆仁走远的背影,冲着董建军嘀咕道。

“庆仁应该去打探药材市场了,伟子,来的时候满满一车药材,这才一上午就卖完了,赚了不少钱吧?”

董建军跳下车,贴近了问道。

“赚什么钱啊,你上午不是看到了,一个市场里都是人和药材,来买药材的都压价,要不是庆仁哥投进去那么多本钱,急着收本,这药材都不能卖。”

郑小伟满脸不甘的委屈道,心里却是笑出了花。

周边还有几个村里种了些药材,听说也有没卖给县药材公司的,得赶紧回去,都收购回来。

郑庆仁一路向西走,同时心里面默算着今天卖药材的进账。

其中白芷大片2块一公斤卖了63公斤,进账125;送去招待所1.67每公斤单价卖了252公斤,实际收款416.5;卖给张伟收款1245,总共1786.5元。

郑庆仁总共收购药材的成本854,买刀15,切制工费14.4,来回运费15块。不算是吃喝花费,成本总共892左右。

总体算,百分之百的利润。

还算可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