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彻查占城国。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彻查占城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第188章 彻查占城国。

元末战乱中,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

相对而言,韩林儿、刘福通的韩宋政权建都于汴梁(开封),当其被察罕帖木儿等元末军阀讨平时,河南自然受到极大破坏。

而河北由于红巾军和元军的连番拉锯也导致人口的锐减。

正是因此,明王朝建立时,北方人口体现出严重的不平衡。

已经体现出“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相比北方其他地区惨遭战火、地广人稀的局面,显然从山西向外移民,不惟有利于中原各地的发展,也有利于山西本身。

朱元璋只是笑笑,早在洪武十四年之前,洪武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七年、八年。

他就从山西陆陆续续强制迁移了不少人口。

可如今山西人口还超过六百万。

朱标也明白,后世河南与陕西虽然因为一些古文化发生争论,吵个不停。

但是河南和山西绝对是不吵的。

一个种地一个挖煤。

都是难兄难弟,祖上还都是一家的。

不抱在一起哭就不错了。

这一次山西移民也没办法了,洪洞县首当其冲。

之所以选择洪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于洪洞地理位置优越,在临汾盆地北段,其北既为冷泉关、阴地关、霍州所在的狭长谷道,与太原盆地交接。

因此汾水从两山夹峙的狭窄地形突然进入洪洞县平缓的冲积平原,湍急的水流变缓,泥沙与腐殖质沉积使得土壤异常肥沃,开阔的平原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时至今日,洪洞县仍然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

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洪洞县的位置有多好,这地方就适合生产人类。

不管怎么迁移,这里风调雨顺,过不了几年又会慢慢增多起来。

看过洪洞地图的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有多好,现如今的洪洞县的建筑物。

大树根可以值得去打卡留念。

之所以不出名,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承认。

毕竟认祖宗这种事情,很难。

河南安徽河北等地,很少有人有家谱,不像广东福建浙江那边,还能保存下来。

而河南这个地方能追查到清朝,那就很了不得了。

灾荒,战乱,这个地方的人必须来一波大清洗。

河南是个充满苦难的地方。

从商朝开始就充满了血与泪。

所以听豫戏的人会发现,很少有歌颂爱情的。

大部分都是忠君报国,或者哭颂苦难,听的让人想落泪。

当然如果洪洞是北京和上海,那认祖宗的还是不少的。

人有时候确实不如狗。

狗不嫌弃家贫,人不行,你要是富了自然要巴结你。

朱元璋想了想:“那就在往颍州迁移四十万人吧。

分别从山东,河南,湖北各抽取五万人,剩下的就交给山西了,这件事回头好好商量商量,人口迁移是个大事情。

朝廷要妥善处理。

尤其是土地,更要公平公正,朕会派人盯着,每一寸土地都要落实到百姓手里。

谁敢贪污土地,别怪咱不客气了。”

“标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朱标摇摇头,我补充什么。

这个就像董事长开会,讲完后问总经理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你就算有也不能说啊。

因为你说话不管用,老大说完了,老二听听就行了,嘴巴就别带上了。

朱元璋解决完这个心头大患。

他又把目光放在了中书省的地方。

“胡惟庸,关于占城国一事,查的怎么样了?”

直呼大名,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

但是此时朱元璋索性也不装了,直接称胡惟庸了。

记得八年前,

君臣二人,卿卿我我,胡惟庸为了国家前期确实做了不少,很多事情没有他的雷厉风行。

还真的不好办。

朱元璋为此头疼不已,多亏了胡惟庸在前期打下了基础。

所以那时候把最好的都给他了。

甚至看胡惟庸半夜还在挑灯工作,老朱还贴心的给他送夜宵吃。

如今……

胡惟庸沉着脸作揖:“启禀皇上,事情已经全部水落石出,这一切都是右相,汪广洋搞的鬼。

他欺上瞒下,欺君罔上,竟然乘着臣出门期间,单独接待了占城国使臣。

此乃大逆不道。

人人得而诛之,藐视皇权。

请皇上赐我等死罪,毕竟臣当时并没有发现这一点,所以失察了。”

御史台涂节率领一部分御史大夫连忙作揖:“臣等附议。”

队伍中,文武百官也有不少人作揖:“臣等附议。”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

他起身看向下方,淡淡说了句:“太少了。”

太少了?

这是什么意思。

有官员不解,但是也不敢明问。

朱元璋随后开口:“汪广洋此事确实做的不对,但是罪不至死,朕于心不忍。”

“就发配琼州去吧。”

“他人呢?”

对啊,百官这才反应过来,合计着今天的主角怎么没来。

胡惟庸附上:“回皇上,他喝醉了,还没有酒醒呢。”

……

朱元璋摆摆手:“那就这么定了。”

“朕对大家还是很相信的。”

“这一年,大家辛苦了。”

众官员:“陛下更辛苦。”

“好了,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没有就散了吧。”

“臣有事。”

队伍中一声怒喝,吓人一跳。

原来是已经升为御史台大夫的韩宜可。

陈宁在他旁边,差点没有吓得原地去世。

你有奏就奏,

吵吵什么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卿家有何要奏?”

“回皇上,臣觉得汪广洋必须处死,以震朝纲,决不能姑息。要不然会引起万民愤怒。”

“哦。”

朱元璋负着手,来回走了几步:“知道了。”

这句话非常模凌两可。

让人猜不出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

正所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这一句知道了。

有可能会把你放个屁放了,也有可能直接诛你九族。

你不知道他有多严重。

更不清楚背后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