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军史周期 > 第247章 年,北京军区第63集团军,为何撤编?

第247章 年,北京军区第63集团军,为何撤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2003年,北京军区第63集团军,为何撤编?从《士兵突击》说开去

2003年,我军继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后,又进行了二十万大裁军,开始了新一轮的体制编制调整。此次精简整编,北京军区第63集团军撤编,其所属大部分流至第27集团军。熟知军史的人都知道,第63集团军前身部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中,表现尤为突出。想必大家都很不理解,这样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为何会撤编?

这一问题平铺直叙很难理解,笔者从《士兵突击》说开去。第63集团军撤编的时间节点,与《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精简整编一致。剧中,“钢七连”作为机步第702团战斗力最强的英雄连队,却被列入了精简整编的名单。因而,笔者由小及大的跟大家讲一讲第63集团军的撤编,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士兵突击》剧照(一)

在切入正文之前,笔者需要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关于第63集团军、钢七连的基本情况。第63集团军前身系被誉为“英雄铁军”的第63军,组建于1949年1月,首任军政主官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郑维山、王宗槐。成立之初,第63军辖第187、188、189师。其中,第188师是军主力师,被誉为“野八旅”。

第63军缺乏红军基础,血脉主要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军区部队。尽管资历不及兄弟部队,可第63军及其前身部队敢打敢拼,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在华北战略区享有盛名。建国后,第63军参加了抗美援朝,一场铁原阻击战打出了“英雄铁军”的赫赫威名。1953年9月,第63军回国。此后数十年,第63军虽历经多次调整,可血脉保留的尚算完整。

1985年7月,第63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编制情况如下图所示:

▲第63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简图

1996年10月,第187师划归武警部队建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第63军纳编原第28集团军坦克第7师、第82师,并改编为装甲第7旅(原第63集团军坦克旅撤编)、摩步第82旅。同期,第189师执行摩步旅编制。2003年新一轮体制编制调整,第63集团军撤编,血脉大部分流至第27集团军。

接着笔者根据《士兵突击》提供的线索,给大家说一说“钢七连”的连史。许三多的入连仪式,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了“钢七连”的战斗历程。“钢七连”建连时间是什么时候?剧中没有明说,可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推断出来。许三多入伍年份是2000年,而伍六一领他背誓词的时候提到“钢七连”建连至今57年,这说明该连大概于1943年正式成立。

▲《士兵突击》剧照(二)

据笔者推断,但凡是军史追溯自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部队,基本上都是脱胎自缺乏红军血统的地方部队为基础,补充了部分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骨干力量。据此,我们可以得知“钢七连”是一支作风顽强、奋勇争先的英雄连队,经历了恶战硬仗的洗礼,成为了一支长攻善守的主力连队。在各个历史时期,“钢七连”为国捐躯的前辈多达1104人。

特别是抗美援朝时期,“钢七连”几乎整建制打没了,番号都快被撤了。但是,“钢七连”拼死掩护3位战友,为本连保留了一点血脉。由《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参与创作的电影《长津湖》,为我们讲了“钢七连”前身部队杨威异域的伟大征程,其战斗经历确实是惊天地、泣鬼神。“钢七连”历经精简整编而屹立不倒,这与骨子里的经期前密切相关,也是我军英模部队的“群体塑像”。

▲《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

结合《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精简整编,笔者认为第63集团军撤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发挥主力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钢七连”接到精简整编的命令后,除部分兵员退出现役后,该连的业务骨干分流至兄弟连队。“红三连”指导员何洪涛指出一个连队的出众不代表全团的战斗力,需要发挥其刺刀职能,以加强单兵作战能力和班排连的作战能力。同理,第63集团军撤编之后,大部调归第27集团军,依然表现的很是出色。

▲原第63集团军188师旧照

以第188师为例,转隶第27集团军后,被改编为机步旅,成了当时我军仅有的五大机步旅之一。机步第188旅秉承“野八旅”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矢志强军,为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合成化建设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充分发挥了主力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时至今日,“野八旅”的血脉依然是新时期我军的一面旗帜。由此可见,一支英雄部队的撤编,并非退出历史,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为我军发挥余热。不仅仅是第63集团军,我军2017年新一轮军改中,将原18个集团军重塑为13个新型集团军,初衷与第63集团军的撤编是一致的。

二、优化军兵种比例;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成了主流作战样式。在联合作战的体系中,任何一个军兵种都要保持高度合成化、机械化、信息化,特别是军兵种比例要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带来的新变化。

进入新世纪,我军于1985年组建的24个集团军,经过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保留了下来的有,分布在七大军区,如下图所示:

▲我军历史上的24个集团军分布简图

大家注意看,1998年~2003年间,除济南军区(3个)、南京军区(3个)、广州军区(2个)、兰州军区(2个)、成都军区(2个)、分布比较均匀外,沈阳军区(4个)、北京军区(5个)的集团军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不能说步兵无用武之地,只能说需要控制在适当比例范围内,这样可以减少相应战略支援力量的压力。

联合作战体系下,集团军需要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全面提升机械化、信息化、合成化水平。换言之,武器装备水平越高,编制人员越少。同一时期,我军加大了对海军、空军、二炮等技术军兵种的投入力度,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开始进入“井喷式”发展时期。

这一时代需要,也在《士兵突击》中有所体现。装备水平极高的老A,在与机步702团的实兵军演对抗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后者几无还手之力,攻不成攻守不成守,甚至于连前者的指挥部都没找到。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对于陆军系统的调整还是很有必要的。

▲原第63集团军旧照

综上所述,第63集团军之所以撤编,这是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重要举措。正如《士兵突击》中师领导说的那样:

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一直在改,一直在触及筋骨,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现在呢?又从机械化进入了信息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据我军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精简整编也是保障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2016年起,我军开始了“脖子以下的军改”,进行了力度空前的精简整编,令我军面貌焕然一新,各军兵种战斗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