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沈阳军区第39军完成集团军整编,军部为何驻防辽宁营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1984年,沈阳军区第39军完成集团军整编,军部为何驻防辽宁营口?
1982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下发了《关于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方案》指出,在1980年精简整编的基础上,从当年9月起开始新一轮的精简整编。此次精简整编,中央军委将各大军区直属的炮兵、坦克和野战工兵部队,下放至本军区的主力野战军。同期,中央军委抽调北京军区第38军、沈阳军区第39军进行集团军试点。
▲云山战役旧照
1984年,第39军完成了集团军整编工作,由此,我军日后的“三大王牌集团军”之一的第39集团军横空出世。第39集团军列编之后,军部驻辽宁营口,此事为何?关于第39军的光辉军史,绝大多数军迷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笔者不再一一赘述。大家只需要知道,第39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首屈一指的老牌主力,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与美军“骑兵第一师”交手,取得志愿军入朝后的首胜。
第39集团军成立之初,除第115、116、117师之外,增编了坦克第3师、炮兵旅(原炮兵第7师)、高炮旅,这一编排方式是多兵种协同作战思路的体现。其中,第116师后来被改装为机械化步兵师,与第38集团军机步第112师不相上下。第39集团军的建设经验,为1985年百万大裁军全面铺开合成化集团军整编,提供了有益的建设经验。
▲营口旧照
据笔者分析,第39集团军军部驻防营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对于驻军历史的传承;
1953年5月,第39军结束朝鲜战事回国后,驻防辽东省营口县(县治所在地大石桥镇)。估计大多数人看到这里都要晕了,营口县与现在的营口市是不是一回事?还真不是一回事。民国初年,始建营口县。1938年,日伪政府将营口县改称“营口市”。1946年,恢复营口县旧称,后又升格为营口市,另在大石桥镇新设营口县。
1947年12月,敌我双方经过多次交手,营口县宣告解放。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营口市也宣告解放。1949年4月,辽东省成立,营口市为该省5个省辖市之一,而营口县则是该省的29个县之一。1954年6月,辽东省、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营口市、营口县划归该省。1969年1月,营口县历经多次调整,与盖县、海城县一并划归营口市。
▲第39军退伍老兵合影旧照
至1984年,第39军完成集团军整编之际,该军军部一直驻扎在营口县。1985年百万大裁军,我军保留下来的24个野战军,除了极个别集团军军部发生了变动,其他的集团军都继承了原军部驻地。此举,既能快速具备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斗力,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移防成本。纵观我军历次精简整编,“就地改编”历来是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二、营口的地理位置重要;
营口县距离营口市没多远,也就30公里左右,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分析广义上“营口”的地理位置重要性,需要用整体分析的眼光去看待,而不能把营口县、营口市单独分开,这样是不严谨的,很难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有鉴于此,笔者语境下的“营口”,包括了营口市、营口县,这也是下文的大前提。
营口位属辽东半岛中枢、辽河入海口左岸,西临渤海辽东湾,又与葫芦岛隔海相望,境内地形平坦。是故,营口为东北地区和沈阳战略价值极大的海上门户,如下图所示:
▲辽宁省地形图
解放战争时期,营口因位于沈阳、旅大、锦州三点之间,成了敌我双方反复拉锯的战略要地。从1945年9月至1948年11月,我军先后4次解放营口,可想而知战斗的烈度、强度有多大。虽然“四战营口”的名气不及四战四平那么大,可营口的战略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但凡是战略要地,都会出现反复争夺甚至不惜投掷重兵的情况。河南腹地许昌,敌我双方进行了六次拉锯战。淮海战役期间,华野在徐州以东集中了8个纵队的重兵,与敌激战十昼夜,令邱清泉、李弥兵团始终未能与黄百韬兵团汇合。这两大战例,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营口于东北战略区的重要性。
三、营口的海陆交通完备;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条中长铁路与其他铁路组成了密集的铁路网,让东北地区成了我国建国前铁路最发达的地区。放眼整个东北地区,又以辽宁省的铁路网密度为最。营口之所以战略价值大,全在于其在长大铁路沿线,又有天然良港。
▲营口港旧照
援引1931年数据,营口港年吞吐量多达250多万次,进出港口船只1400多艘次,全年港口贸易额白银1亿9千6百多万两。但是,东北地区在旧中国是帝国主义的“角力场”,营口港的畸形繁荣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沉痛的苦难。
营口解放之后,营口港才发挥了自己真正的作用。自1949年至1955年,营口港凭借优越的海陆交通优势,完成了100多万吨的吞吐任务,为支援其他战略区的解放、抗美援朝及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原第39集团军某部旧照(一)
最为关键的是,营口完备的海陆交通,发展工业有着先天优势,这一点无需笔者多说。第39集团军军部驻扎于营口县,既能依托营口市的海陆交通优势履行战略预备队重任,又能与沈阳军区辖内各兄弟部队互相策应。换言之,经济物质基础雄厚的营口,有助于第39集团军的各项建设。
综上所述,第39集团军军部驻防营口,这是我国兵家智慧的集中体现。八十年代末,第39集团军军部离开了驻防多年的营口县,奉命移驻辽阳。第39集团军军部在未移驻辽阳之前,是我军各大军区中少有的把军部定在在县城的集团军。营口县城虽小,可也是我军王牌集团军曾经的“家”,这份殊荣属于营口县,也属于营口市。1992年11月,营口县“撤县设市”,改称大石桥市。彼时,第39集团军军部虽说离开了大石桥,可是其辖内王牌主力第115师部署于此,这也说明了大石桥的战略价值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