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放歌鹰厦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军史周期!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697.7公里;另有外洋至南平支线24.2公里,漳州至郭坑支线11.3公里,总计733.2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是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继成渝铁路后第二条开工建设的干线铁路。
(鹰潭站)
‖ 最后一根铁轨铺到了厦门
1956年12月9日,鹰厦铁路提前一年通车。
这是铁道兵抗美援朝后修建的又一条铁路
这是新中国站起来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鲜花涌满了举行通车典礼的车站
每一束花都亮眼
每一朵花都在笑
那时候的人们
特别兴高采烈
华侨漂洋过海赶回来了
山村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赶过来了
那么多笑脸迎着阳光
发自肺腑的为祖国欢呼
纯朴可爱的人民
给人民铁道兵战士
最热情的敬礼
这时的泪花
含着热乎乎的幸福
真实的在脸颊上滚动
这条用铁锹铲出的铁路
这条用钢钎凿出的铁路
这条用肩膀扛来的铁路
惊动了四面八方
真是人潮涌动,花海浪欢
最后一根铁轨铺到了厦门
给江山锚桩
‖ 挺进武夷山,
用打仗的精神修铁路
为了加快黎湛铁路提前完工
转战更有战略意义的鹰厦线
司令员下到工地
与战士一起锯木头
他要求部队用打仗的精神修铁路
真是当年的红军回来了
“风展红旗如画”
告别湛江的浪花
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
山山水水都是沸腾的生活
红军的后代不减当年勇
喝令武夷山
敞开你的胸膛
敞开你的胸膛
——我从周纲的诗句里
开始认识鹰厦线
那时侯的思想是山里的红杜鹃
纯朴地热烈,一场誓师会巳经激情澎湃
一切为了抢修战备路
铁道兵机关闻风而动
毅然决然,跟着铁路工地走
从京城搬进了深山老林
连那么多家属孩子也跟着吃苦
试问世界上有过铁道兵这样的部队
有个这样的领导机关吗
——有这样的班子,这样的队伍
遇山能凿路,遇水能架桥
“铁道兵前无险阻”
‖ 司令员走进大禾山隧道打风枪
这里是咽喉地段
打通大禾山
铁龙就会向着厦门飞
工期不能耽误在花岗岩前
拿下大禾山
鹰厦铁路就功成大半
新中国站起来了
还要强起来
老司令员用在南泥湾开荒的手
操起了铁铸的风枪
还是那么威风凛凛
还是那么驾轻就熟
这也是在打仗呀
将军身先士卒
唤起的热情
爆发出智慧和力量
爆发出战斗力
掌子面有雷霆滚动
从南北两端开挖
大禾山被掏了一个长洞
山风从这头吹到那头
——所有的喜悦
都在长隧贯通的一刻
化作欢呼的狂潮
‖ 分水岭——大爆破
来不及欣赏戴云山的风景
我们要向前线筑路
削平这里的山山岭岭
为火车开道
就要如此惊天动地的气派
这里的大爆破
前无古人
攀上悬崖打炮眼
用意志与石头比硬
机械上不来
就用钢钎大锤
在这里凿出一个个“大药室”
填进百吨炸药
炸它个开天辟地
喝令分水岭让道
好壮观的深山礼花
十万大军点燃引信
用最宏亮的声音
向祖国忠诚地报告
与太阳同辉的
喜讯
‖ 扛着枕木,我们走
耽误不得,准备打仗
不能两腿发软
打起精神浑身是劲
我们走,扛起枕木
我们走
南方的太阳很毒
晒得身上破皮
汗渍与尘土糊住面颊
只露着两只眼睛看路
我们走,扛着枕木
我们走
舍不得用时间吃饭
手里夹着馒头、咸菜
抢修战备路
我们走,扛着枕木
我们走
‖ 在这里,移山填海不是神话
1956年12月集杏海堤胜利竣工,鹰厦铁路完成了最后一项工程。
这不是神话
不是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
这是铁道兵官兵
与闵南人民齐心合力
写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
奇迹
很多人不理解古代
凭怎样的力气
把那么大的砖头垒到长城上
而今天,很少有人弄得清
当年用什么法子
把一块块巨石垒到集杏海堤上
山高路长
有能工巧匠开山凿石
不用爆破,只用原始的铁凿子
按纹路布阵
使劲一敲,力道惊天
一块两三百斤重的条石
乖乖地顺着石槽滚下山去
不用手拉肩扛
这些人,真的是移山填海
风高浪险,千帆竞发
民心是力量,也是智慧
摸清潮汐,探明海底
抛石为堤,大海长出一条石脊
牵手厦门
凭着一种建国兴邦的精气神
弄出早期的“中国制造”
那时候,“基建狂魔”的基因
已经种在我们民族的根里
今天蔚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