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庆第一太子爷 > 第九章 一唱一和

第九章 一唱一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庆第一太子爷!

“但是,儿臣有更好的办法!”

刘启话锋的忽然转变,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儿臣以为,自上任太子以来,的确未曾建功,”

“今匈奴犯境,身为储君,理应为父皇分忧。”

“杨大人之提议,虽可保我朝一时无忧,倘若来日再犯,我大庆当如何应对?”

“至此,儿臣愿亲率我大庆铁骑,扫平匈奴,一劳永逸,解我大庆之忧患!”

就好似平地的一声惊雷。

朝堂内的所有人,瞬间就不淡定了。

在众臣想来,一个从未参与过战争的太子,竟直言要扫平匈奴,这怕不是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

朝臣的议论,刘启毫不在意,目光紧盯着上方的庆帝。

在惊讶了几秒钟后,庆帝眉头紧锁。

“刘启,你当战争是儿戏吗?”

面对质疑,刘启双手一合,身子微躬。

“父皇,儿臣自然明白战争之残酷,更知此次若与匈奴开战的利害关系。”

“今日在此,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击败匈奴,当受军法处置!”

刘启义正言辞的态度,使得朝中群臣一阵唏嘘。

军令状,哪里是能够随便说的。更何况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他是疯了吗?

原本还对刘启的突然转性,感到有一丝欣慰的庆帝,不禁有些失望。

王振见状,当即站了出来。

“殿下,如今我国财力拘谨,兵械陈旧,如何与匈奴进行对战?并且...”

这前那一套老说辞,又一次被搬了出来。

刘启却一点没惯着他。

“闭嘴!你个小小的尚书郎,也配言论兵事?”

“太祖在世时曾说,凡屠戮大庆子民者,皆为我敌。难道你们都忘了吗?还是说,你们这里,早已经有人跟匈奴暗通款曲?”

王振听言,慌张的向后退了两步。

刘启的话,可谓是句句诛心。说到太祖爷的时候,还故意将声音提高了几分。

如果此时有人站出来反驳出战,就不仅是反驳太子,而是反驳太祖皇帝。

此乃大不敬之罪,谁也不会傻到当这个出头鸟。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让人心中忌惮。

谁若是力求与之匈奴求和,怕不是会落得一个勾结外敌的罪名。

这是废柴太子?废柴岂能说出如此言论?

在气氛安静了几秒钟后,杨文渊低着头,眼珠子转了又转。

“殿下所言甚是,老臣也以为,确实应该给匈奴一些教训,好彰显我大庆之威。”

“然,我朝目下财力空虚,能用的兵士又十分有限,此等问题,怕不是容易进行解决的。”

太子轻笑一声,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对着庆帝躬身。

“父皇,若儿臣领兵,只需三万兵马即可,一应钱粮用度,无需动用国库,儿臣自有办法!”

众臣一阵唏嘘。

太子简直是狂妄之极!

三万兵马就想扫平匈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虽说三万兵马不是很多,可长途跋涉作战,需要钱粮消耗,依旧是笔巨数。

不用国库支持,单凭他太子如何筹到如此巨资?

在朝中所有人来看,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庆帝半眯着双眼,恍惚之间,仿若是在刘启的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大胆刘启!此乃朝会,安敢胡言?”

见庆帝有些恼怒,刘启却昂着身子,毫不怯懦。

“儿臣不敢,所言句句为真!”

好一个句句为真。众臣心中暗笑,议论纷纷。

只觉太子年轻,不懂兵事,故而有此狂妄言论。

庆帝双手不断的搓着龙椅扶手,扫视着台下群臣,目光最终落在了刘启的身上。

此子今日虽有些张狂,却是在以往从来都不曾有过的状态。

自信盎然的样子,当真有几分先帝的傲然之姿。

多年以来,敢在朝堂中,如此对薄杨文渊一党的,也就只有他了。

朕是否可以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呢?

庆帝有些犹豫。沉默良久,直至朝堂一片安静。

“刘启,既然你如此胸有成竹,若要让你出兵,需要准备多久?”

“三月即可!”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就算朝中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不敢如此胯下海口。

庆帝瞳孔紧缩。

太子绝对是疯了!

“若是三月不能筹足,当如何?”

“儿臣当去匈奴为质!”

庆帝身子微微前倾。

“朕,还有一问,倘若此番对战匈奴,败了,你又当如何?”

“儿臣既已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胜,自然要受军法处置!”

在所有人听来,太子的回答,无异于是将自己逼到了绝路。

无论是哪一条没有达成,最都不会落得一个好的下场。

无论是筹谋钱粮也好,还是说对战匈奴也罢,这都是万难之事。

可以说在如此形势下,刘启绝无胜算可言!

这一次,庆帝没有任何的犹豫。

“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三个月,朕且看你,如何交代!”

“太子如此作保,众臣可有异议?”

见着杨文渊似乎有想要站出来的意思。庆帝当即华锋一转。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乏了,退朝吧。”

“多谢父皇成全!”

等到杨文渊反应过来的时候,庆帝已经是在太监的搀扶下,向着后堂走去。

“恭送陛下!”

嘶...

直到庆帝的身影消失,杨文渊才似乎感觉不对。

这父子一唱一和,转瞬之间,便已解了刘启被废之危,且自己的计谋也没有得逞。

从这一刻,他才发现,刘启之前种种言论,绝非狂妄。而是早有准备。

一切都是为了这般结果而做铺垫。

他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掌兵!

其中用意,可谓是当真高明。

如今的刘启,哪里还有半点废柴的模样。

还是说,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装的?

天啊!

十几年,刘启居然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这样的城府,可谓极深。

至此,杨文渊再看向刘启的眼神中,不禁多了一恐惧。

不行!

如此这般,就更不能让此子得逞了。

一旦太子手握军权,万一在此番战争中胜利,那以后谁还能随意拿捏他?

怕不是杨家,也会落得一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此时,望着空荡荡的龙椅,刘启长舒了一口气。

万幸,赌对了!

纵然此次朝会危机四伏,但刘启深知,只要抓住了父皇的心意,那此番困局,就可能有解。

而他更为清楚,想要与杨文渊一党争斗,光靠嘴皮子是没有用的。

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便来自于父皇所赋予的军权。

但军权岂能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若不是自己今日一番狂妄之语,恐怕也不会得到父皇的给予的机会。

第一步算是走出来了。

而今已然再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朝臣也不会再把自己当做一名废柴太子看待。

但那又怎样?

退,便是死,进,或可求生!

既然老天给了我这样的人生,那本王就绝然不会后退半步!

就在刘启心想之际,却与那杨文渊四目相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