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诸天:给主角擦屁股的那些年 > 第79章 科举制

第79章 科举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诸天:给主角擦屁股的那些年!

张洋与萧锦和被召来觐见,

江度坐在案前翻阅文献:“我国虽然人才济济,但读书之风并不浓厚,国内超过九成的百姓目不识丁,连带着法律的普及,新政的传播都有了困难,你们觉得该如何解决?”

张洋答道:“按我夏国的律法,规范五户一伍,两伍一什,设一什长,十什一里,设一里长,十里一亭,设一亭长,多亭成乡,乡多成县,之上就有了城郡,

主君只管下发命令给城郡的官员,城郡的官员自会将命令再度下发,教化乡长、县长,乡长县长再下发给亭长、里长,最后由挺、里长在自己的管辖区里为百姓宣讲,百姓们就会慢慢知晓新的命令,

所以主君要做的,就是仔细挑选合适的官员,城郡长官,并定期对他们的政绩进行考核。”

江度认同的点头,指出其中的不足:“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一级传播一级,但就是太慢了,而且一道政令经过层层传递,很多细节容易被忽略,传达的并不准确,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百姓的文化水平太低,之前我和萧锦和在无须城试行了一个简单的‘摊丁授田制’,在无须城的各处乡镇设置了专职人员,为百姓反复宣讲,但我发现还是有很多百姓听不懂,对新政一知半解,

待以后我们再下发更复杂的兵役制度,徭役制度,只怕会更加混乱,归根结底,还是夏国的学校太少,文化普及的不够,知识被贵族牢牢抓在手里,单单是选择个非贵族出身的出靠谱的基层管理人员也不容易,”

说到这,江度又小声嘀咕:实行科举选官制势在必行啊,

萧锦和耳力极好,听到了江度小声嘀咕出来的话语,疑惑问道:“夏国的官员选拔实行的是察举制,何为科举选官制?”

江度自然知道夏国实行的是察举制,地方大官将自己管辖区里的那些孝顺,谁、品行好,作风端正的人,选拔出来,推荐他们当官,这个制度在刚实行的时候确实不错,选出来很多为民做事的好官,

可历史证实了这个制度的弊端,在察举制的后期,地方官员就只推荐他喜欢的,贿赂他的,他自己的亲朋好友,同族小辈,

这样下来,大官家里的孩子无论品性如何,才华如何,未来一定能当官,而地位低下的贫苦百姓则失去了晋升路线,永远只能是贫民,导致着名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象,

江度所处的时代已经来到了察举制的末期,在社会的阴暗面里,买官卖官层出不止,选出来的官员也毫无作为,只知道吃喝享乐,然后收贿赂选出跟他一个货色的败类,一起玩乐,还嫉贤妒能,将真正有才华之人排挤在外,不予推荐,

江度拿出昨晚才刚写好的科举制草令,交给二人传看,

良久后,他问道:“二位觉得如何,是否可行?”

“开科取士,无论世家贵族还是平民学子,以后靠学识上位,至于如何选拔,则进行考试……”

江度轻声为二人讲解科举制的其他细节,又一起商讨了制度实施的细节和流程,拟出了一整套详细的防治舞弊的考试制度,

次日早朝,江度正式将政令颁布,

这种使寒门上位,抬高平民地位,削减贵族势力的政令若是放在以前,那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官员一定会跳出来咋咋呼呼极力阻挠,

但如今的主君江度不但麾下人才济济,势力囊括大半官场,手握兵权,背后有多家势力支持,更有代家作为的血淋淋的教训,

此时江度风头正盛,已经无人能再掠其锋芒,贵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度一步步按自己的想法,推动夏国的变革,

削减贵族权利,只是变革的第一步。

……

数天后,在夏国腹地的元鼎城,一间普通的民房内,一名年轻的夫子手持书卷,领着下面几个小儿背书,

夏国书风不胜,但在较为富庶安稳的腹地,文人雅士汇聚在此,即使是城中的普通殷实之家,只要有余力,也会在家中的孩子中调出一个聪明伶俐点的,送到私塾读书,不求靠学识大富大贵,只求家里能有个识字的人,不要全家都是个睁眼瞎,

因而在元鼎城,这样的私塾开的很多,

禾于惜就是一间私塾的夫子,平时给稚童启蒙,因为学问不错,远近闻名,也有很多慕名前来解惑的文人,

“于惜!于惜!”外面有人在叫他,禾于惜放下手中的书本,对学生叮嘱几句,出去见叫他的好友,

好友叫宋望得,曾与他是同所私塾的学子,现在与他一同经营这所私塾,为人幽默风趣,与他在一起很舒适,

两人能玩到一起,也是因为他们性情相同,不耻为了做官就谄媚讨好上级官员的人,宁愿安居一隅,靠做个小小的教书夫子为生,

宋望得急的不行,禾于惜后脚还没完全踏出房门,就一把将其拽到墙角,满脸兴奋的讲述今日刚知道的消息,

“于惜你听说了吗?主君颁布新政了!废除察举制,改科举制!开科取士!不问出身!不问国籍!你我这种平民学子,不用再靠察举制也能入朝为官了!”

禾于惜不敢置信:“此话当真?从哪看来的告示?”

“真的!真的!现在外面好多人在四处张贴告示呢!主君开科取士,考试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择优录取,

今年六月开始院试,明年四月份是最后的殿试,只是考中不易,我听说现在报名的快有三百余人了,邻国也有很多文人拖家带口入夏国国籍,赶过来参加六月的考试呢,”

禾于惜没有像友人那么激动,他冷静的分析:“主君此举,不只是开民智,让寒门子弟做官,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促进了阶级的流动,”

宋望得激动的脸颊通红:“这得有多少空有才华却无门路的有志之士前来啊,”

禾于惜笑了笑:“是啊,竞争很激烈,但以你我的学识,过院试只是无忧的,”

宋望得:“屋里那群娃娃先让他们自学,我们快去报名六月的院试吧,”

“不急,等我讲完这一段,现在去人一定很多,”

宋望得:……可我要急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