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 第169章 贬为庶民

第169章 贬为庶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基本的脉络已经理清楚了,大抵意思就是,国舅爷张鹤龄兄弟俩,将户部下发给南京守备营的军饷给克扣了。

将士们没有军饷,就容易哗变。而且将士们也得养家糊口,没办法朱辅只能谎报人头吃空饷。为的,就是让朝廷尽可能多的拨付一些军饷。

然后,他又把南京守备营更换装备的钱粮也给吞了。侵吞的这笔钱,自然也是发了军饷。

后来还是不够,朱辅又把家产散尽,为的就是补上将士们的军饷粮草。

那为什么朱辅不上书反映呢,很显然他曾上过奏疏。

可是张鹤龄兄弟俩手眼通天,这弹劾的奏疏压根就没有送到弘治皇帝跟前。

就算是送到了弘治皇帝跟前,弘治皇帝素来偏袒自己的两个小舅子。到后来结果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结果,就是被秦朝政抓住了把柄,然后朱辅再次入狱。

那为什么朱世杰和白昂奉旨查案,到了南京城了,朱辅却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呢。

若是朱辅实言以告,该当被治罪的是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俩才是。然而,朱辅什么都没有说。

朱辅之所以这么作,为的就是不想牵连朱世杰。

他朱辅可以被治罪,朱世杰依旧是驸马爷。将来太子朱厚照继位后,很可能还会让朱辅的子孙继续世袭勋爵。

朱辅自己个人的生死,在家族面前已经不重要了。

朱辅知道,自己斗不过张鹤龄他们。这国舅爷兄弟俩罪恶滔天,可架不住弘治皇帝的偏袒。

曾经有皇宫的太监弹劾张鹤龄,结局是那个太监反倒是被张鹤龄等人给弄死了。

朱辅怕朱世杰斗不过他们,所以宁肯一个人担下所有的罪名。

幸亏这些守备营的将士们良心不安,拦住了城门,才把真相给说了出来。

朱世杰看着秦朝政,只看得他心中发毛:“秦大人,此案,你是否与国舅爷串通?”

秦朝政大怒:“休得污蔑!”

朱世杰没理他,只是对着身边的家丁使了个眼色。家丁来福和旺财等人点了点头,带着人走到了秦朝政面前。二话不说,将他给拽下了马车。

秦朝政大惊:“干什么,你们做什么!好你个朱世杰,本官乃是巡抚,谁敢抓我!”

没错,秦朝政是应天巡抚,他的官职远在朱世杰之上。只不过,比白昂低了一个品阶。

即便是白昂,也没有权利抓捕秦朝政。

他能坐上应天巡抚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从而也能看出,张鹤龄兄弟俩有多手眼通天。

这也是为什么,朱辅不敢去招惹张鹤龄兄弟俩的原因。就连一个堂堂的成国公,都对着兄弟俩无计可施。

“敢抓我,朱世杰,你敢抓我!我是巡抚,应天府巡抚,放开我!”

秦朝政不断的挣扎着,抓他的家丁们有些心慌,朱世杰则冷冷的继续说道:“我们是奉旨办案,别说你一个小小的巡抚,就算是皇亲国戚来了一样照抓不误。”

白昂有些担心,他给朱世杰使了个眼色。意思就是,见好就收得了。

朱世杰丝毫不为所动:“抓!”

一个堂堂的巡抚,竟然被朱世杰的家丁给抓了起来。而且,一并押送入京候审。

而成国公朱辅,也被从大牢内带了出来。

朱世杰丝毫不避讳自己的徇私枉法,解除了兄长身上的镣铐,还给朱辅安排了一辆马车。

反观秦朝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个巡抚大员,竟然坐上了囚车。一路上,秦朝政骂骂咧咧。

即便是到了京城,秦朝政依旧是破口大骂。

朱世杰压根就不在乎,你愿意骂就骂吧。但是有一条,你若是骂的过分难听,朱世杰也不会惯着他,直接动手就揍。

好在到了京城之后,朱世杰也得注意影响。秦朝政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一路上骂不绝口。

结果,直到嘴巴里被塞了一根破布条之后,秦朝政这才老实了起来。

紫禁城皇宫,乾清宫。

弘治皇帝听说朱辅的案子有了进展,又听说朱世杰把应天巡抚都给绑了回来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愤怒情绪。

因为弘治皇帝知道,朱世杰是个什么货色。当初派他去南京,是想查实成国公朱辅贪腐案的详情。至于抓了一个巡抚,弘治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皇帝准备御前听审,弘治皇帝亲自审理此案。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成国公朱辅的案子已经没有什么疑难点了。反正案情已经真相大白,朝野大哗。

朝中百官纷纷上书,为成国公朱辅鸣不平。

这一次,张鹤龄兄弟俩算是惹了众怒了,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再加上他们兄弟俩是个外戚的身份,更是被人群起而攻之。

就算是张皇后,此时也保不住他们了。

擅自克扣户部军饷,这可是掉脑袋的。谁也不捂住,弘治皇帝想要赢得民心,只能对这兄弟俩施以重刑。

天下人都在看着,都想知道国舅爷的下场。

每日乾清宫的奏疏都是堆积如山,都是弹劾张鹤龄兄弟俩在京城作恶多端的事。墙倒众人推,一桩桩一件件案子触目惊心。有的,曾经都是不为人所知的。

弘治皇帝看过卷宗之后,也不禁为朱辅的行为感动不已。

在这期间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从成国公朱辅因罪被抓,就一直没有被定罪。

这次来到京城御前听审,案子尚未审结完毕,成国公朱辅就被无罪释放。

因为架不住文武百官们都在上书为朱辅求情,虽然朱辅克扣军饷谎报人头,可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定军心。大明王朝有这样的臣子,该高兴才是。

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俩,最终被弘治皇帝下旨,夺去爵位,贬为庶民。

也就是说,自今而后张鹤龄兄弟俩只能是平民身份了。他们再也没有先前的耀武扬威,弘治皇帝还是给他两个小舅子留下了天大的面子。

本来这兄弟俩所犯的案子死一百次都不嫌多,可他们还是受到了弘治皇帝的特赦。只不过家产充公,贬为庶民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