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 第160章 娘亲舅大

第160章 娘亲舅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照儿,你总算是长大了。朕,很是欣慰。”弘治皇帝由衷的欢喜,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儿子骄傲。

朱厚照想了想,却道:“可是,父皇,这也不能是纵容舅舅们的理由啊。”

弘治皇帝轻笑一声:“你的两个舅舅所犯的案子,罪不至死。你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么,你想维护祖宗律法这没有错。可是孩子,有的时候你要学会变通。你的两个舅舅咎由自取必自毙,可他们毕竟也是你的舅舅。如非大逆,不可杀。”

朱厚照似乎有些明白了:“知道了父皇,宽仁施政赢的民心。摧毁他们的信仰,犹胜于一刀加颈。”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宽仁施政赢的也不一定是民心,为君王者,你该考虑的是平衡之道。至于你的两个舅舅,打压恐吓一番也无妨。你母后那边,无需理会。”

朱厚照从龙椅上跳了下来:“儿臣什么都知道了,父皇,咱们走吧,去坤宁宫。”

弘治皇帝难得的非常开心,他开心的是自己的这些帝王之术,儿子都懂。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些,都是朱世杰跟你说的么?”路上,弘治皇帝问。

朱厚照“嗯”了一声:“有些是的,有些又不是,是儿臣自己想到的。”

弘治皇帝愈发的满意了:“那个朱世杰,倒是有点意思。此人朕把他留给你,将来有他在,可辅佐你成就万世基业。甚至于,远超太祖太宗。”

朱厚照一惊:“父皇,你也如此看好朱世杰么?”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这孩子聪明,重要的,是他没有野心。这样的人,你可以放心的用。”

朱厚照更是欣喜:“父皇,您的意思是,您不会杀朱世杰了么。”

甲胄事件,按理说朱世杰必死无疑的局面。不过从弘治皇帝的语气中,朱厚照似乎听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难道说,父皇自始至终都没有打算真的杀了朱世杰。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极端了么。

也对,且不说朱世杰击败了鞑靼铁骑。更是改进了黑火药这些,就是但凭妹妹这一条,父皇就不能杀他。

以妹妹朱秀荣那刚烈的性格,弘治皇帝真要杀了朱世杰的话,她非跟着殉情不可。

到时候弘治皇帝顶着巨大的压力,怕是也会保朱世杰周全。

想到这里,朱厚照登时开心了起来。父子二人,第一次如此默契的并肩走在了一起。

弘治皇帝并没有乘坐御撵,而是和儿子朱厚照携手,一起往坤宁宫方向而去。

坤宁宫内,张皇后正在为两个兄弟担心,看到儿子如此的凶神恶煞,张皇后也不自禁的后怕。

自己活着自然没事,儿子再如何的大逆不道,也不敢拿自己的两个弟弟怎么样。这一点张皇后还是非常自信的,朱厚照就算这个时候做了皇帝,也不敢真的杀他两个舅舅。

怕就怕在,等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二人百年之后。那个时候的朱厚照就没有了牵绊,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俩再作恶多端下去的话,朱厚照对他们是绝不会在客气了。

“都是你们!你们两个孬货,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以为本宫不知道么!”张皇后,在这个时候又开始数落起自己的两个兄弟来了。

张鹤龄欲言又止,张延龄则直接开口道:“阿姐,我们真没有存什么私心。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朝廷么。这么多钱放在这俩孩子手里,我们也不放心啊。”

“住口!”张皇后怒指着他二人:“你们在京城干的那些好事,以为我不知道,么。你们赚的那些黑心钱,几辈子也花不完了吧。你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知不知道,若不是我在陛下面前力保你俩。你俩就算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张延龄缩了缩脖子,张鹤龄则陪着笑脸:“阿姐最好了,我们二人都知错了。是不是延龄,还不快快给阿姐认个错!”

张延龄意领神会:“是是是,阿姐都是我们的错。可太子,太子也太狠了,直接想要了我们的命啊。”

张皇后又没了脾气,她叹息一声:“厚照那边由本宫来处理,这孩子戾气是越来越重。若不好好管教,将来那还了得。”

张鹤龄趁机说道:“是啊阿姐,此时若不严加管教,将来那可就是暴君之行了。”

“还有你们两个,以后在京城务必给我夹着尾巴做人。记住了,你们两个孬货,下次再闯下大祸,本宫也救不了你们!”

张皇后说完这句话不久,弘治皇帝提着朱厚照又回来了。

众人只好再次起身施礼,弘治皇帝则提着朱厚照:“逆子,还不快快跪下,给你母后赔罪。”

众人大为的奇怪,一向桀骜的朱厚照,不知道被弘治皇帝训斥了些什么。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异常的乖巧。

只见朱厚照跪倒在了张皇后面前:“母后,孩儿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咱们都是一家人,儿臣却说出这些混账话。儿臣对不住母后,也对不住二位舅舅。”

朱厚照的这番话情真意切,弘治皇帝冲着张皇后点了点头:“这孩子一时胡话,而今依然知错了。”

张皇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你这孩子还认你两个舅舅便好,俗话说得好娘亲舅大。你这孩子,你两个舅舅也并非都出自于恶意,你能理解最好。你这孩子,快起来吧。”

朱厚照站起身,对着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二人施了一礼:“舅舅,都是外甥我糊涂,说了些混账话。二位舅舅,切莫要放在心上。咱们,可都是一家人。”

张鹤龄流着泪:“太子殿下能明白老臣的一番苦心,老臣死也瞑目了。”

张延龄也擦了擦眼泪:“总算真相大白了,臣也替太子殿下高兴。”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好了好了,既然这孩子认错,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二人内心狂喜不已,虽然经历了风险,可他们的目的终究还是达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