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 第66章 捧杀

第66章 捧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既然抓不到朱世杰的任何把柄,那就换一个方式。不管张皇后喜不喜欢,朱世杰都是个功臣。

他救活了病入膏肓的公主,改进了黑火药的配方。此外,和太子在西山做生意研制出了玻璃。

单凭这些,就无法轻易地扳倒朱世杰。况且不管是太子朱厚照,还是弘治皇帝其实对朱世杰都是非常回护的。

审时度势,既然扳不倒对方,那就是试试捧杀。

先把朱世杰吹的天花乱坠,再让他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任务。一旦到时候朱世杰搞砸了,刘瑾便可以抓住他的把柄,趁机落井下石。

“皇后娘娘,奴婢还听说。这朱世杰在西山闲来无事,都在熟读兵书。究竟是出自于武将世家,领兵打仗的能力,还是有的。”

刘瑾如此的夸赞,这使得张皇后对朱世杰的态度再次改观。总算是,张皇后也觉得朱世杰这小子还是有点能耐的。

“嗯,世家子弟,若是没有这点能耐,还算什么本事。”

刘瑾犹豫了一下,随即接着又说道:“皇后娘娘,这边关战事吃紧。太子殿下,总是嚷嚷着要领兵北上驱逐蛮夷。太子千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奈何朝中已有不少官员,赞同太子殿下的行为,还说殿下是年少有为,国之幸事呢。”

张皇后闻言大惊失色:“什么!太子要领兵北上?疯了么他,朝中哪些大臣在胡说八道,其心可诛!”

这才离着土木堡之变有几年,此时离着当年的土木堡之变仅仅过去了五十年。

当年英宗皇帝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御驾亲征。结果,无数的勋贵折戟沉沙。永乐一朝,宣宗一朝留下来的武将班底彻底断送。大明的军事实力,也由盛转衰。

甚至于,英宗皇帝自己都成了瓦剌的俘虏。对于大明来说,这是一段奇耻大辱的历史。

但凡皇帝亲征,都成为了最大的忌讳。

此时的太子朱厚照,竟然大言不惭的嚷嚷着要领兵北上,抗击鞑靼。张皇后听闻此事,怎能不怒。

如果说朱厚照只是一时的少年心性,那朝中支持太子出征的大臣们,当真是居心叵测了。

要知道,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只有这一个宝贝儿子。若是朱厚照御驾亲征鞑靼,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弘治皇帝便后继无人了。

历史上朱厚照的谥号是武宗,明武宗,意思就是这个皇帝喜武好战。朱厚照做了皇帝之后,也确实是任性妄为。不顾百官反对执意亲征,宁王造反更是高兴的乐不可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鞑靼小王子屡屡犯边,不断的在挑衅着大明的底线。火器监改进了火药技术之后,确实是给了鞑靼不小的重创。

鞑靼小王子,为此也是收敛了一阵子。他不敢再轻易的面对明军的火器,鞑靼骑兵也终于有所畏惧。

可鞑靼小王子毕竟也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和大明交恶之后,他的部族也需要生存。大明不想和自己开展贸易,鞑靼小王子只能靠抢。

明军有犀利的火器,鞑靼小王子便联合了火筛,一起进犯大明。

火筛是谁, 火筛为东蒙古右翼满官嗔部领主,最初效力于满都鲁可汗帐下,因在亦思马因消灭权臣瑶加思兰中有功,满都鲁可汗遂将其女嫁与火筛。其后,火筛的势力不断壮大。

弘治年间,火筛多次进犯掳掠,对大明的边境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如今这鞑靼小王子竟然和火筛勾结在了一起,二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双方都实力强大,一旦联合对边关的明军是极其不利。

一开始,明军用犀利的火器打了鞑靼小王子一个措手不及。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仅靠着武器先进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将士们的士气,还有领兵指挥官的能力。

在这方面,鞑靼小王子和火筛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战将。反观大明这边,能拿得出手的武将寥寥无几。甚至于,朝廷到了几乎是无人可用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文臣的做大,抑制了武将的发展。

朱厚照曾经不至于一次的表示过,想领兵北上抗击异族。刘瑾作为他的贴身太监,对此是再也了解不过。

看到张皇后动怒,刘瑾眼珠一转:“皇后娘娘,奴婢倒是有一个计策。太子殿下和那个朱世杰交好,不如让朱世杰领兵出征。一来,太子殿下也就不好拒绝,二来这朱世杰能力出众,想来自能凯旋而归。”

朝中谁不知道鞑靼小王子已经和火筛部联合了,这个时候一听说是去边关打仗,所有人躲都躲不及。弘治皇帝为此也是忧心不已,除了军费开支甚巨国力疲软之外。没有一个武将,是可用之才。

即便是朝臣推举了某人,这人也往往是称病拒绝。要么,干脆就说自己难堪大任。

这也惹得朱厚照大怒,你们这群饭桶不行,那本宫去边关和鞑靼打一架。

朝臣们一看,正愁着没有人出征,太子居然主动请缨。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怂恿,刘瑾说的这些倒也有些实情。

张皇后怒道:“本宫不能参与朝政,不过谁敢让太子领兵,本宫誓与他不客气!你说的那个朱世杰,圣上可知晓?”

刘瑾摇摇头:“奴婢从未道与外人说。”

张皇后点点头:“好,此事我来告诉圣上,你退下吧。以后太子那边有什么事,及时向本宫回报。小桃,看赏。”

张皇后身边的侍女小桃,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银子给了刘瑾。刘瑾千恩万谢,施礼退去。

入夜,弘治皇帝临幸坤宁宫。张皇后便言及了此事:“陛下,臣妾听闻朝中无人愿领兵北上抵御鞑靼和火筛,不知可有此事。”

弘治皇帝点点头:“说起这事朕还一肚子的气,照儿这孩子找了朕好几次。”

张皇后脸色大变;“陛下,咱们可只有照儿这一个皇子。臣妾听闻,那个朱世杰似有大才。”

一提起朱世杰,弘治皇帝愣了一下:“他?不是在西山开矿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