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 第171章 进京赶考

第171章 进京赶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三年一度的会试再次开始,不过这次徐经依旧没有参加。唐伯虎倒是磨刀霍霍,经过这三年在朱世杰府上的沉淀,此时的唐伯虎已经沉稳了许多。

“驸马爷,学生明日便要去考试了。感谢驸马爷这三年来的照顾,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敢忘记大恩。”唐寅对着朱世杰,深深地施了一礼。

朱世杰只是淡淡的摆了摆手:“唐伯虎,按理说以你的文采考中不难。然咱们大明人才辈出,你若是不能高中三甲,别说是老子的人。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压力都给到了唐伯虎身上,他不由得大为的担心起来,于是又施了一礼:“学生自当尽力。”

我们现在把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之为一甲二甲三甲。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朱世杰也是到了这个时代才明白过来,所谓的一甲二甲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

唐伯虎虽说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是这天下学子个个也都不是吃素的。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人。

朱世杰让他名列三甲,唐伯虎自然是压力山大的。

“唉,只是这徐经、这徐经未能赴京赶考,学生、学生很是遗憾。”唐伯虎突然长叹一声。

这徐经是和唐伯虎一起入京科考的,后来朱世杰派他去寻找红薯等各种农作物。可是三年过去了,徐经依旧没能赶回京城来。

唐伯虎不免对他念念不忘,错过了这次的科举,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朱世杰微微一笑:“你对我还有些成见,想来就是因为我派了徐经南下吧。”

唐伯虎慌忙施礼:“学生不敢。”

朱世杰扔给他几封书信:“这些都是徐经递过来的,你自己看吧。”

唐伯虎抢过那些书信,打开一看,不由得呆住了。

书信都是徐经递过来的,能够从不远万里的南方,将书信邮递到京城,有些都是走了大半年的。

书信中的内容,唐伯虎看后不由得目瞪口呆。自己一心功名,殊不知徐经恰恰是与自己相反。

徐经压根就不想做官,对于今年的科举,他也是给朱世杰来信,说是自己主动放弃了。

因为徐经找到了红薯和玉米,以及辣椒西红柿等等,这些朱世杰曾经会指出来,教授给他的图片。

徐经依照这些图片,在南方诸番邦异族,找到了这些农作物。

只是这些农作物运送回京,不免劳民伤财耗费甚巨。所以这两年来,徐经都是留在了福建一带。

徐经将带回来的这些农作物在福建栽培试种,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红薯玉米的产量节节攀高,尤其是经过徐经的精心培育之后,产量更是亩产达到了惊人的数百斤。

等等,数百斤?

没错,玉米不是亩产一千四五百斤么。徐经种植的玉米,亩产数百斤就值得高兴了?

对于这个时代,这确实是逆天的产量。古人土地贫瘠,没有化肥和农药。农作物的产量,都是极低的。

除了那些肥沃的土地之外,大多数土地都是比较贫瘠。贫瘠的土地上,适合播种的高粱粟子等等农作物,亩产只有一两百斤,这些还是好一点的土地。差一点的,只有几十斤。

所以古人一个人耕种十几甚至几十亩土地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产量依旧低下,甚至于温饱都难以解决。

徐经的玉米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亩产八百斤的样子。这八百斤,还是平均产量。

也就是说,在贫瘠的荒地上耕种玉米,产量也有四五百斤。这对于之前只能收割几十斤的百姓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至于红薯,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上千斤。更重要的,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口感都优于杂粮粟米。

而且,这些农作物耐旱耐寒还有抗病性好,以及产量高的特点。是以,徐经带来的这些农作物,在福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这让朱世杰非常的欣慰,最近徐经更是将这些他精心培育出来的农作物种子。经过驿站的官道,由驿卒星夜兼程的送到了京城。

在城北,朱世杰的土地上,业已进行实验耕种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王朝的百姓们,都会种植上这些逆天的作物来。

徐经的书信中,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去参加什么科举。他厌恶官场的那些尔虞我诈,那些曲意奉承。

直到这一刻,唐伯虎才明白了徐经的内心。同时,他也有一种深深地羡慕。徐经能够做到如此的洒脱,而自己却偏偏沉沦于世俗的名利。

没办法,出身的高度不同。徐经家是巨富,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家大业大,从小就是衣食无忧。

唐伯虎则不然,他的家庭情况一般。自幼就是神童的他,一定要证明自己。

很快,科举的日子便来临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生,云集京城。

考场戒备森严,为的就是防止营私舞弊。唐伯虎已经是错过了一次,所以这一次他是全力以赴。

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唐伯虎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些试题他曾经刷到过。所以写起来的时候,也是相当得心应手。

不过对于科举,你只会解题还不行。你的字体,还要足够的美观。

而这些十年寒窗的书生们,他们的试卷可以说是行走版的印刷体。考生的答卷,上面的字体和印刷的几无二致。足见,这些考生们的能力了。

要想在这些人中,博得功名,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而唐伯虎作为自幼便被人追捧的对象,这次科举对他来说,自然是格外的看中。

进京赶考,考试的时候绝对算不上舒服。为了防止作弊,他们需要在狭小的考试空间吃喝拉撒睡。这对于考生,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唐伯虎不愧是文采出众,这些试卷他做起来都是得心应手。在朱世杰府上这三年间,轻浮的唐伯虎早已沉寂了下来。此时的他,才逐渐成熟稳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