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废帝后 > 第26章 进村遇到老汉

第26章 进村遇到老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废帝后!

北里村是洪州城治下平兴县下面的村落,平兴县乃下县,人口和经济都有些落后其他县。而北里村又是平兴县里状况不大好的村落之一,几乎年年都需要里长哭诉着申请减免税粮,实在是交不上。

等马车出了城,谢玉珠就打开了一扇车窗,一路看沿途的风景。他们往乡下而去,不会有旁人知晓他们的身份。

谢玉珠扭头与楚熠商榷:“咱们既已换装,不若今日就做一回普通人如何?等会马车就在村口停下,咱们徒步进村吧?”

楚熠不知谢玉珠打的是什么主意,但心中猜想她大约有其用意。

想到昨日听到她与婢女说,想要好好看看这不曾见过的河山,他想或许她是想好好亲眼瞧上一瞧,倒也不必扫了她的雅兴,于是点头应下。

应下后,他又再次打量起谢玉珠来。虽清晨在厢房外已然知晓她要扮成男子,可这身打扮他还是觉着有些新奇。

谢玉珠身量比起别的女子要高上半个头,如此扮相看起来竟是毫无别扭。只是若有心之人仔细瞧上几眼,还是能看出她是女子。但楚熠见她对自己的扮相信心满满,便也不揭穿这点了。

“主子,姑娘,北里村到了。”

马车前头传来钟德的声音,不一会儿马车便停下。

楚熠和谢玉珠一前一后从马车里出来,谢玉珠下马车时楚熠抬手,谢玉珠倒也不客气,直接就将手放了上去,任他扶着自己下车。

她做得十分顺手,一旁几个随行的下人都纷纷垂眸,不去看他们。

马车停在了村口,只有迎香、灵夏二人跟随谢玉珠和楚熠进村,钟德留在村口看守马车。

一路往里走,便时不时能瞧见路边的田地里有人在田中劳作。

大多数田地里都是两人以上在劳作,一个人在前头撒种,一人在后头耙平翻耕,两人配合得倒是不错。

谢玉珠瞥了眼,有些可惜说道:“居然没有事先进行精细整地,产量难怪会差一些。”

楚熠与谢玉珠并肩走着,这会儿听到她的小声碎碎念,略感意外,他微微一挑眉,问道:“你还懂耕种?”

谢玉珠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居然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冲楚熠不走心的笑了下:“略有了解罢了。”

她可不敢说自己对农耕有过详细的了解,毕竟她一个世家嫡女,哪里有机会接触这些?

况且她穿过来这些年的确也没太关注过谢家田庄之事,她拥有的知识都是上辈子做博主的时候为了拍视频学的。她虽然是个以手作为主的博主,但后面两年她不想只局限于手作,便也开始做一些田园生活向的选题。比如种地种菜,比如修缮房屋、家具之类的。

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想法很有前瞻性,就在她开始做这块内容半年后,田园生活向的视频越来越受网友们的喜欢,也有不少生活博主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跟风学她。

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更有优势,她俨然成为了这个区域视频版块的领头者。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后两年迅猛发展,终于实现财务自由。只可惜,还没享受就嘎了,说谢玉珠不心疼她账户上的几个亿那是假的。

谢玉珠这人,十分珍惜自己学过的知识,总是会牢牢将它们记在脑子里。所以即使十几年没有种过地了,也还是记得曾经熬夜啃过的书本知识和请教过专家学来的东西。

他们路过好些田地,见到的都是农户们在田地流着汗水辛苦劳作。

见他们全是纯靠人力,工具也是最原始的,谢玉珠又忍不住叹了口气:“若是有牛,再套上耕车,也不至于如此辛苦。”

楚熠听到她的感叹,也认同道:“我听闻耕牛作用极大,这里的农户居然无一人使用,不知是不是此处还不知晓耕牛作用。”

谢玉珠嘴角轻轻扯了扯,偷偷用看傻子似的眼神看了楚熠一眼。

然后说道:“自然不会是不知道耕牛的好处,大约是没钱买耕牛吧。耕牛贵重,普通农户还真不一定买得起,买得起也不一定舍得买。”

“贵重?能有多贵?”楚熠有些意外。

谢玉珠被他问住了,她是记得古代的耕牛都挺贵的,但具体多贵她还真不知道。

于是她看向身旁两个婢子,可惜迎香和灵夏也不知道,只能冲她轻轻摇了摇头。她们从未想过去打听这些东西,又怎么会知晓呢?

四个人都是一脸茫然。

“牛可贵着哩!”他们身后忽然响起一个老年男子的声音。

四人回头,便见是一位戴着草帽扛着锄头,腰间挂着盛水的竹筒的老汉。那老汉模样精瘦,脸也晒得黝黑,但整个人看起来精气神十足,一看就是常年劳作之人。

楚熠忙问:“老人家,请问现在一头牛市价如何?”

“现在牛精贵着哩,不满一岁的牛都要卖三两银子一头。正值壮年两岁左右的牛,得四两五百钱,如果是母牛那就更贵了,少说也是五六两呢。”

老汉一边说一边啧啧,最后还连连说了好几句“太贵咯”,可见这个价格对他来说实属天价。

最后老汉叹气道:“原先也动过买耕牛的心思,毕竟牛干活人能松快不少,牛还干得快。但是这个价钱实在是太高了,家里几张嘴都是等着吃饭的,还是得省下来。”

楚熠和谢玉珠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不过四五两银子,却能将老汉愁成这样。

楚熠自不必说,他这些年身居高位,一直生活在皇宫中,根本不了解这些最底层的东西。

谢玉珠比他知道的多一些,可瞧的都是盛京的普通百姓,一年一户人家少说也得十几二十两的花销,是以谢玉珠没想到三四两银子就能将一户农户家庭给为难住了。

谢玉珠想了想问道:“老人家,你家里一共几口人啊?”

“加上老头子我,一共六口人。”老汉回答得很快。

“每个人凑一点凑不齐么?”谢玉珠又问道。

老汉瞥了她一眼:“你想啥哩,怎么可能凑得齐?咱们庄稼人,就是靠天吃饭,一年下来能挣个三四两养活家里这几口人就已经不错了,到年底若还能剩下个半贯钱,就算是丰收了,哪里还能攒钱买一头牛?”

谢玉珠惊讶:“六口人居然一年都攒不下一贯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