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全新模式国家采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让你监国,蒸汽大明什么鬼!
第139章 全新模式?国家采购?
谈钱伤感情是吧?
那好,你买我东西总可以了吧?!
采购,在后世可是一项肥差!
采购员和供应商都能赚取大笔利润。
根据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条定理,估计大明也差不多。
人嘛,都是好利的。
朱棣思索片刻,竟然觉得朱高彻说的有理。
也照顾了自己的面子。
毕竟,皇上付钱给皇子,雇佣。
这话好说不好听呐。
还有,面子上也不好看。
人家甚至会猜测,皇族内部有矛盾。
朱棣不希望有这样的舆论。
终归同意了。
于是,在太监小鼻涕的见证下,父子俩达成了“合作协议”。
把他看的是一愣一愣的。
皇帝雇佣臣子,还要付钱?
这那么子的道理?
亏得秦王殿下也能想。
不过,最后朱棣给自己留了余地:“不过,需要到朝廷商讨,才能施行。”
“朕,也不是一人独断。”
“没问题,啥时候银子到了,儿臣就啥时候过来管理大明造船厂。”
朱高彻反正不亏,管你咋样!
朱棣:“……”
我特么咋生了这样一个掉钱眼里的儿子?!!
好吧,他已经忘记了。
当初,他也掉在钱眼里。
…………
一天后。
奉天殿举行朝会。
小鼻涕似模似样的拿着一本空着的奏折,念道:
“儿臣敬叩父皇。”
“臣听闻,最近朝廷打算整顿造船厂,提高船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
“儿臣身为亲王,饱受国家俸禄,一直无尺寸之功。”
“惶惶不安。”
“正巧,儿臣长于治船,并且,精通造船技术。”
“望父皇允准儿臣,兼领此差事,以报陛下隆恩。”
念完,小鼻涕似模似样的将奏折收起。
这些话,还是皇上告诉他的。
秦王本人,可没有上书。
小鼻涕对朱高彻,那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竟然能让皇上为他编造谎言!
牛逼!
高高在上的朱棣咳嗽一声,问:“众卿可有异议?”
下面的官员当然没问题。
朱高彻的造船技术和管理能力,那是朝野共见!
谁也挑不出毛病。
御座上的朱棣顺势道:“准奏。”
接着感叹道:“朕,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知道为父皇分忧了。”
接着,意有所指道:“不像某些人,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
“从未想过,为君父分忧,为大明谋福利。”
说正事前,他得敲打一下这些大臣。
减少阻力。
这话说的,顿时把下方众大臣弄的脸都绿了。
明摆着,皇上就是再说他们尸位素餐!
一时间,所有大臣跪下,羞惭道:“臣等无能,辜负皇恩。”
“请皇上降罪。”
将头磕在地上。
将近一百人的声音,将奉天殿塞的满满当当。
而此时,汉语独有的魅力展现了。
潜台词大家都懂,但,说话者有回旋余地。
朱棣装作愕然的模样,道:“你们这是说什么?”
“朕没说你们啊。”
“你们,都是大明的顶梁柱,都是贤臣。”
“朕,若是责罚你们,上天弃之,万民厌之!”
胡萝卜加大棒,帝王心术用的炉火纯青。
众臣这才站起来,松了口气。
天威难测!
重要的,不是朱棣以什么理由问罪。
重要的,是问罪本身!
然而,朱棣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继续道:
“既然,朕的儿子体谅朕的难处。”
“朕也不能亏了儿子。”
顿了顿,命令道:“所有施工材料,全部从山东购买。”
“这一点,”朱棣看向户部尚书夏元吉,“由户部全权负责。”
“记住,今天就要算清楚所有费用。”
“然后,将银子运送过去。”
说着,还给自己找了一个蹩脚的理由:“朕,希望能早点见到大明新的铁甲舰队。”
这一套说法整下来,几乎无懈可击。
毕竟,朱棣一直对造船事业很看重。
宝船就是他批准的嘛。
朱棣很巧妙的营造了一幅父慈子孝的和谐画,借此掩盖背后的利益交换。
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但,官场中人,没毛病也能挑出毛病!
谁叫你不符合我的利益诉求?
这不,马上就有吏部尚书蹇义等人表示反对。
“陛下,臣认为,采购不应在山东。”
“山东富裕,百姓丰衣足食,采购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微乎其微。”
“但云南就不一样了。”
“那里铁矿石等资源丰富,加上百姓贫弱,若是在此地采购,必将带动当地经济。”
“老百姓能有口饭吃。”
“一举两得。”
有理有据,说的滴水不漏。
一些御史纷纷响应。
大臣们皱眉。
心想蹇义不是太子党嘛,怎么攻击同是太子党的秦王?
内部矛盾?
又或者,投向云南的汉王了?
众人在心里猜测。
他们一向以屁股揣测行为。
在哪一派说哪一派的话。
事实证明,这条规则没毛病。
蹇义确实转而投靠了云南的汉王。
或许相当部分人会纳闷,好好的太子党不做。
为一个已经就藩的藩王卖命,是不是傻?!
其实,他一点都不傻。
反而自以为很聪明!
要知道,他可是和朱高彻结仇了!
同为太子党,每个人地位不一样。
朱高彻,那是太子党第一干将。
他蹇义,老三老四都勉强。
若是太子登基,将来朱高彻必然发难。
到时候,太子会偏向谁呢?
不言而喻。
为了身家性命,不得不如此啊!
拼一把,也许成了呢!
但是,他的行为,成功的引起了朱棣的不满和警惕。
一是自己的意见遭到阻挠。
二是远在云南的老二,还能遥控朝局?
细丝极恐。
但是,他身为皇帝,自然不会亲自下场和大臣争辩。
自有人表示反对:
“臣认为,蹇义大人此话有差。”
“我大明以孝治天下,秦王殿下此举,充分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孝顺。”
“而陛下,以同等的体桖,勉励秦王。”
“父慈子孝,若是全天下的人都学习之,岂不是天下太平?”
“云南贫苦不差,但,朝廷完全能以其他方式帮助。”
“有此两点,臣认为,蹇义大人说的有差。”
其他太子党成员纷纷表示赞成。
而朱棣,根本不看蹇义,当即准奏。
“说得好!”
“就这样办!”
一锤定音。
蹇义只好返回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