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婚姻自由憾山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龙山明月刀!
第一百零二章 新皇后感人间真爱憾山河 诏天下婚姻自由增国力
热热闹闹办完了玉昌玉涵的婚礼,这场婚礼迅速在洛阳城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主要是争论婚礼上的四对身份,仪式合不合俗,皇帝该不该证婚,有的说婚礼很成功,四对新人一起办婚礼,节俭喜庆,而且四对一起办,四四执执,特别是全旺参与其中,四家婚后家家都会人丁兴旺,正所谓全旺全旺,全都兴旺,人旺家旺国家旺,百姓和官军都感觉婚礼有意义,特别是皇帝亲自证婚,提升了四对新人婚礼的规格档次。
来自负面的声音也很强劲,有的说这四对人的婚礼不合规范,没有三媒六证,都是年轻人在一起胡混,婚礼应该经过程序步骤,他们四对哪一对符合这一程制,违反民俗,应该取缔。有的说这种婚礼挑战了门阀士族的婚姻基础,自古士族无寒门,寒门无上品,上流社会不能与下游社会同流,士族不能与寒门百姓家通婚,不同民族合婚就更不应该了,玉昌与玉涵,一个是侯爷,一个是龙山地主,就不属同级别,但从财富地位上勉强可以算门户相对,但程金和宇文静万万不能算是门户相对了,宇文家族乃鲜卑贵族,自古只与鲜卑十大贵族通婚,哪能与程金一个下人的私生子结婚,太有伤风化,对违反士族寒门的婚姻当事人应该打击问罪,如果听任发展下去,国家统治基础将大乱,贵族不贵,寒人上挂,皇权、王权血统不正,统治将受危胁,此种违反祖制行为应该狠狠打击,全旺出身寒门,但已是将军之职,光明正大娶民妓为妻,应该解除全旺将军之职,削为平民,另外,不同族类之间通婚,这一制度虽颁布了,但是否可行,值得商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魏政权建立之初,始终重视血统的纯正,为了防止汉族奴婢与鲜卑族官军同婚,先祖不屠城,现在宫廷内外,社会上三教九流,肆无忌惮,乱性通婚,社会风气日益低俗,一些王公贵族纷纷上表,请求皇帝重新下诏,对婚姻制度予以约束,重罚重惩违反魏律和民俗之人。
其实,婚姻、爱情、性永远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不同的时代,性的需求没有变,但爱情的意义一直在变,婚姻的内涵就更是纷繁复杂,金钱、权力、地位、身份把爱情和婚姻搅得五花八门,很多的附属物品强加在婚姻身上,有时房子居然成为婚姻的否决条件,难道在野外不能生活吗?山洞里不能生火吗?房子对爱情,对婚姻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认为,对婚姻最有意义的应该是部族和国家,我们的婚姻能不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进步,这才是爱的意义。
表面上看,玉昌代表的年轻一代,婚姻风波只是婚礼民俗之争,实际上,这是一场事关改革成败的大事,新兴的改革势力,主张婚姻自由,打破等级种族限制,而保守的旧势力特别是鲜卑旧室官僚,他们反对汉化,反对民族融合,反对与汉族通婚,北方六镇首领甚至也上表应该给玉昌革职降爵,他们不承认玉昌是大元帅,他们不接受如此低俗之人当他们的统帅,这股风从北而南,吹遍朝野,有的甚至质疑皇后身份的合法性,说皇后是汉人血统,是冯熙与奴婢私通所生,冯熙是汉人,不应封王,把反对改革之风从宫里又刮到了宫外。
开始,孝文帝因一直关注南征,只想让玉龙、玉昌调动全部力量,招兵买马,筹粮集草,督造战船,做大举南征的准备,对这场婚俗之争并未在意,等到有人质疑皇后身份,甚至攻击皇后在闺中私通家奴,孝文帝才感到此事关系重大,让玉龙把这方面奏折拿来,想自己通览一通看到一半,孝文帝就气得把表奏摔在案上,这也太猖狂了,这是指鼻子骂我啊,这股风必须狠狠打击,决不留情。
孝文帝首先与两宫皇后谈了此事,两宫皇后冯清、冯澜本亲生姐妹,同为晋阳王冯熙之后,文帝想把此事交给两宫皇后,宫内婚姻事宜,由皇后处置,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姐俩的身世,妹妹冯清并未就此事往心里去,她也觉得这只不过一次婚礼。规制不规范的小事,但姐姐冯澜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举报自己是王爷与奴婢私通所生,还举报自己在闺房之内与家奴有私情,一旦查实,可招致杀身之祸,这是宫廷斗争的持续升级,而这场斗争的根源还是在改革,矛头对准的是自己,她必须把此风打压下去。
为了迅速平息事态,她立即诏玉龙夫妇进宫,商议对策,关于玉昌婚礼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玉龙也感觉到了此风的阴险,他曾上书文帝采取措施杀住此风,文帝说交由皇后处置,皇后今诏他入宫,也知是为此事,到了宫中,太后将两封举报拿给玉龙看,玉龙一看这是用心非常险恶,但必须掐断举报中所谓奴婢的信息来源,玉龙问冯府可否有老王爷私通的女婢,可否有所谓私通的男奴,姐三个异口同声,确认有两人,那女婢仍在府中,老爷待她甚厚,而那男奴已入了禁军,是守卫东门的校尉。玉龙会意,立即安排礼部线人,查实两人身份,再相机让两人消失在公众视野,玉龙向两宫皇后讲了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先把家奴处理干净,然后才能绝地反击,如果真的把家奴之事牵扯进来,皇帝再开明大度,恐后果也难以控制,皇帝把举报交由两宫,其态度已不言自明。
其实,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冯清待字闺中时交往过一位武士,年轻时春心萌动,男欢女爱也属正常,十六岁的花季,谁没有心仪的雄性?宽阔的大草原,蓝蓝天空中,鸿雁在歌唱。悄悄诉说着,人间的天堂。悠悠滦河水,轻轻的摇荡,流过了故乡,涌入了心房。黄帝轩辕阁,迸发出金光。入云的龙山,八景在遥望。承载着梦想,记载着忧伤。圆四海之梦,拜盛世明堂。赤火的骄阳,悬挂在九州的南方。大雁为我们传情,鸳鸯是我们的榜样,春天的青草,夏日的浓阴,秋日的黄花,冬天的雪屋,哪里都有我们牵手的身影。年轻的心就应该贴在一起,爱在一起。
然而过去了,爱过了,身份变了,感情就得为政治让路。两宫完全同意玉龙意见,交待玉龙办理此事切勿过于残酷,尽量使用温和的方式。玉龙答应,关于冯府女卑的事,他与冯熙通信后,那女婢听后,自缢身亡,冯府厚葬了她,对于那个禁军校尉,玉龙派人把他偷偷押到府上,他让夫人看了,是否认识此人,夫人确认正是此人,玉龙看这位武士,高大威猛,紫红的脸膛,然后问他来自哪里,是否认识皇后,详细了解后,从内衣中搜出皇后玉簪一支,玉龙问武士,此物因何在他身上,武士不答,玉龙叫来程亮,让程亮带武士去江南避难,玉龙道:“现在风声紧,你在都内恐性命难保,我送你去江南暂避,明日随程管家启程。”武士听说要送他去江南,方才开口:“李大夫,不必了,大魏是我的祖国,我不会因为私情就背叛了祖国,我不去江南,也不会连累皇后,请转告两位皇后和王爷保重身体。”说着从腰间拔出匕首,一把刺中腹部,剖腹自杀。真可谓壮士也。
在武士的遗物中,玉龙找到了一面写着血字的白绢,那是两个人的笔迹,一人钢劲挺拔,一人娟秀温婉,多么壮烈,多么缠绵,一首《爱的意义》,恰似诗经里的《蒹葭》,流传了千年:
不是我给了你,也不是你给了我,而是你有了我,我有了你,只是因为山后有一朵云飘来,你看见了,我看见了,只是山中有一株木棉,你种下了,我培养了,我们就手拉着手走在了一起,青春很短暂,人生很漫长,有了此刻的相许,便是终身的相依。
不是我属于你,也不是你属于我,而是我担来一筐土,你担来一桶水,和在一起,塑造成另一个你我,不是海水涨潮,不是火山爆发,没有沧海桑田,只有奋进的声音,只有无悔的青春,爱让我们在一起,爱让我们不分离。
今天我们相聚,明天又各奔东西,战争的烽火,边疆的硝烟,你冲锋在前,我步步相随,拼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执着的夸父,不屈的刑天,身体倒下了,精神传千古,只为了世界和平,只为了祖国统一,那是我们相爱的全部意义。
那时,玉龙想上去夺下武士匕首,但为时以晚,武士把匕首深深刺进腹内然后倒在血泊之中,冯涛上去抱起武士:“你怎能如此刚毅,宁折不弯。”武士微睁二目:“姐姐,我不会连累皇后,不会让他们得逞。”说完闭上了眼睛,玉龙安排家人,立即将武士装裹,厚葬了武士,给家人一笔丰厚抚恤金,然后报告给了皇后,皇后听说武士如此刚毅,以生命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深深感到悲痛,多么坚强的义士啊,擦干了眼泪。是啊,眼里流淌的是泪水,心里流淌的,刀割一般的鲜血。
皇后很镇定,整理了装束,要求立即上殿,面见皇帝,请求皇帝彻查来源,对造谣诽谤从严打击治罪。同时对玉昌婚礼事件,全力支持皇帝的作法,鼓励各族通婚,鼓励士族和寒门不分贫富贵贱可以自由通婚。皇帝见了两宫皇后,听了两宫的态度,对两宫如此深明大义表示赞赏,决定由皇后下旨,诏颁全国。为了颁布诏书,太后专门请来杨烨,向杨烨详细了解了玉昌玉涵这帮子弟的爱情故事,杨烨一一讲了,两宫皇后听了杨烨口若悬河的讲述,特别是讲到玉涵风雪寒夜避难龙山石窝中,险些冻死石窝,身体附在石头上化成石像的情节,冯后感动得热泪直淌,她们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真爱,为了保守贞洁,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冯后言道:“这些年轻人,用他们壮丽的青春演绎的世间真爱,惊天地,泣鬼神,震撼山河,我朝有如此壮士和烈女,必将国运昌盛。”于是,诏命表彰杨玉昌夫人秦玉涵,并把莫尔坦王爷申大义,随和解,宛露与之真心相爱,巩固边疆,堪称当代昭君的事迹,宇文静与炎宁,程金的故事,全旺与碧桃,单文与格音,太子与宛香,耨娲与尚平,牛丹与玉芳、长孙稚与圆圆等人的爱情故事辑印成册,全国发行,然后,根据孝文下发的一系列民族融合政策,颁布了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繁衍惩生息的新的婚姻风俗,凡大魏境内,不论男女,不分种族、年龄、国籍,不分士族与寒门,不分亲王与奴婢,可以自由通婚,鼓励各少数族人与汉族通婚,废除儒家男女授受不亲的交往限制,男女平等,自由交往,人口户籍,可因婚姻流动。这一旨诣发到全国,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
皇帝诏书一下,玉龙、单文首先响应,玉龙与冯涛举行了婚礼,单文与格音,马旺和刘楚湘、延龙与月娥,牛丹与玉芳前后相继结婚,皇后均送宫廷御礼表示庆贺,由皇帝皇后主持仪式,亲自为太子和宛香举办了国宴婚礼,宛香正式入宫封为太子妃,结婚一年,各家英雄均生后代,玉昌玉涵又育了两男一女,杨家人丁兴旺。
大魏人口由元和初年的200万,到元和末年激增至500万,户数由40万户增加到100万户,大魏国力迅速增强,同一时期江南人口始终徘徊在180-200万之间,由北统一南方的趋势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