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又乖又美,独宠后宫怎么了? > 第492章 再也没有分开了

第492章 再也没有分开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又乖又美,独宠后宫怎么了?!

——

太子的婚事无比盛大。

惊动了整个京城,京城街道上挤满了百姓,人山人海。

就等太子殿下发喜钱和喜糖。

太子的随从扬了喜糖和喜钱, 百姓们哄抢着抢钱,见自己孩子只顾抢糖吃,气的脑袋都冒烟,也不管孩子,连忙蹲地下捡铜板。

一场盛大的婚礼,在怀瑾拜了元胤和纪绾清,入洞房之后结束。

这场盛大婚礼,几年后都有百姓津津乐道。

处理完太子的婚事,纪绾清就落得一身轻松了。

在怀瑾十八时,元胤在朝堂上宣布退位,由太子登基。

朝中大臣又是一波劝阻,元胤听都不听,强硬下旨。

准备登基的事宜用了五天,五天后,在金銮殿外,元胤将国玺和从龙扳指交给了怀瑾。

怀瑾穿着龙袍,接过玉玺和扳指,在众臣的眼神中登上了那把龙椅。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燕又迎来了一位君主,明胤年号成为过去。

大燕改年号为崇瑾。

崇瑾元年,元昭公主封为崇福长公主,为大燕品级最高的公主封号。

太子妃孙氏为皇后,崇瑾帝空置后宫,下令在位之际永不选秀。

把众大臣愁的不行,爹是这样,儿子也是这样,

在元胤完成继位仪式后,立马换了平常的衣衫赶往宫门口。

宫门口有一辆平常的马车,纪绾清穿着一身青衣坐在马车中,头上取下了钗环,一身平民百姓装扮。

元胤上了马车,将纪绾清揽在怀中,轻声道:“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纪绾清埋在他怀中,点了点头。

“我们,终于自由了。”

李德胜在外赶着马车,听着马车内的两人说的话,也是红了眼眶。

陛下退位为太上皇,自己也该回祖籍养老,自己请命伺候太上皇,跟着两人一起去看一看大燕的江山。

纪绾清和元胤也同意了。

在新帝继位的第一天,一辆平常的马车从皇宫侧门出去。

没有人知道这辆马车会往哪个方向,也没人会知道马车里的人去往哪里,志在何方。

元怀瑾得知父皇母后已经出宫,点了点头。

他自小就知道,父皇母后之间有个承诺。

他也知道父皇以前并不是只有母后一人,他爱上了母后,甘愿为母后空置后宫,余生只要她一人。

现在自己继位,父皇要实现他对母后的承诺了。

——

纪绾清与元胤去了很多地方。

去领略了江南的山清水秀,去看了北方的热情奔放。

游遍大燕的每一处河山。

纪绾清的笑容热烈而又灿烂,元胤看着她,不禁又会想起二十年前,她在梨园争宠的画面。

她一身青衣,弹了一曲高山流水,她觅了一夫君,自己觅了一妻子。

那时光影婆娑,扶光被大树枝桠割裂,她披了一身灿烂阳光,微风浮动,带起她乌黑的发丝。

面容娇美,灵动超然。

纤细玉指在琴弦上拨动,泄下动听琴音。

现在想起,仿若浮生一梦,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看着她,元胤面带微笑,却突然咳了起来。

一声声咳嗽,让纪绾清不由得回头。

“三郎,你怎么了?”

看着她担心的神色,元胤摇摇头:“被风灌了,呛住了。”

如此,纪绾清才放下心。

在纪绾清四十岁时,元胤已经四十六了。

他们游遍了河山,中间还回去了一次参加长乐的婚礼,看着曾经的小姑娘现在嫁为人妇,两人都纷纷落了泪。

长公主的婚礼和当年怀瑾的婚礼差不了多少,一样的隆重。

参加了女儿的婚礼,两人又踏上了游玩之路。

纪绾清却担心一件事,那二十年寿命究竟是真是假。

一天清晨,纪绾清发现,阿桶已经许久没有出现了,自从长乐的婚礼过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纪绾清也在自己的担心中活了一日又一日,直到一年过去。

她才明白,可能那不是梦,是阿桶它用自己抵消了代价。

纪绾清看着这秀美河山,笑了出来。

元胤今年四十六,身子已经不如从前,脸上也有了皱纹,身形也不似从前高大了。

纪绾清脸上也有了细纹,面容已经不如以前娇美。

两人盯着对方的面容,笑出了声。

“三郎,我们真的要白头到老了。”

元胤也是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如从前一样。

两人去了北方,打算结束最后一次的游玩,就回京城一起白头到老。

路途中,在一饭馆落脚用膳,只听饭馆门口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小二,上壶酒,两盘牛肉,再要一些好菜。”

纪绾清放下筷子,回头望去。

只见门口站着四个人,三女一男。

纪绾清骤然湿了眼眶,看着那几人哭笑出声。

那四人听到这声音,也往声音来源看去,几人纷纷愣住,随后同样笑出声。

纪绾清这才知道,许知荆找到了范莹,用了许久,才让范莹答应嫁给他。

两人没有要孩子,而是跟自己和三郎一样四海为家,悬壶济世。

而郑莯儿和汤念橙是因为一次街头恶霸的事情遇上两人。

一女子被家人殴打欺负,郑莯儿立马冲上前去路见不平,人群中也出现一男子给那女子治伤。

解决完后,才发现竟然是故人。

而后便相约一起来饭馆用膳,竟遇上了纪绾清和元胤。

六人一起用了膳食,一起游玩了好几日。

纪绾清和元胤决定回京城养老抱孙子了,其他四人便继续游玩大燕。

六人是在一个傍晚分别的。

纪绾清和元胤站在河边,看着四人的背影远去。

两人的身影顺着湖面绵延,扶摇直来,吹动湖面,傍晚扶光映照湖面,波光粼粼,给两人倒映的身影点缀上了光。

“三郎,我这一生,没有遗憾了。”

元胤偏头看她,在夕阳中,她的脸庞仿佛还如二十年前一样。

“我也没有了,有你,就有了一切。”元胤搂住她。

纪绾清四十一岁时,和元胤一起回了京城。

怀瑾和长乐也有了孩子,怀瑾得了一儿一女,长乐得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纪绾清和元胤看着外孙和孙子孙女,乐的合不拢嘴。

两人准备了红包给小家伙们。

小家伙们嘴甜,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喊的如同粘了蜜一样。

两人住在了宫外的别院,一住就又是好几年。

小辈们也快到了相看的年纪。

而元胤的身体却慢慢的虚弱了下去。

——

元胤死在一个下雪天。

那时的元胤六十岁,纪绾清五十四岁,元胤早就生了病,却一直瞒着没有医治,已经油尽灯枯。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在现代就是器官衰竭。

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体,纪绾清日日守在他床前。

元胤脸色蜡黄,曾经黑灰色清澈仿若星子的眸子,也已浑浊,面容已经不复以往俊美,病魔将他折磨的痛苦不堪。

他轻轻抬起手,满是皱纹的手摸着纪绾清的头发。

“我们都老了。”元胤扯开一个笑容。

他望向帐顶,浑浊的双眼有片刻的清明。

“清儿,有一个画面我这辈子都铭记在心,四十年前在梨园,那是我第二次遇到你,你一身青衣,面容娇美,弹了曲高山流水。”

“那个画面,我永生难忘…”

纪绾清握住他的手,泪流满面。

他们都不复以往的年轻了。

“遇到你之前,我都不会想到,我会这般爱你一辈子…”元胤虚弱的说着。

“三郎,我爱你。”纪绾清眼眶通红,心也针刺般疼痛。

“那年中秋,我带你出宫,我许的愿望…是你能快乐,平安一辈子。”元胤自知没有多少时间了。

外头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

“三郎, 我几十年前做了一场梦,梦里,有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路的终点是你的心,我就这样慢慢的走,从白天到夜晚,借着扶光,借着月光,晃晃悠悠的走进你的心里,从此我们再也没有分开了。”

纪绾清趴在他手边,语气缠绵温柔。

“我们再也没有分开了…”元胤虚弱一笑。

“我走了,你要好好生活…别太想我……”

他转过头,伸手最后摸了摸她的头。

眼前出现了几十年前梨园的那一幕,与她的一切,如同走马灯一样在自己眼前划过。

纪绾清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直起身子,就见他微微的要闭上眼。

他转过头,最后的看了她一眼,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纪绾清一愣,看着他的手从自己的手中滑落。

这会,外头落下了洁白的雪,如同当年自己昏迷不醒的那场大雪一样。

纪绾清看了一眼。

回头淡声道:“三郎,下雪了。”

随后,她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一场大雪,送了太上皇仙逝。

——

太上皇崩逝的消息很快便传入皇宫,怀瑾罢朝七日。

怀瑾和长乐在灵堂痛哭着,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父皇是如何教他们做人,教他们武功,宠他们,爱他们。

如今,他再也不会笑着说一句,我儿子,女儿是全天下最棒的孩子。

纪绾清一身白衣,眼神空洞,麻木,似是没有了灵魂,愣愣的烧纸。

七日后便要起灵,棺柩入梓宫。

太监们抬起棺柩,冬日的天,满目皆是白色。

纪绾清被怀瑾和长乐扶起身,目送元胤的棺柩入梓宫。

看着棺柩慢慢远去,纪绾清向前走了几步,终于忍不住一口鲜血吐在了洁白的雪地上,随后慢慢倒地,刺目的红染了一片。

怀瑾和长乐慌忙大喊:“母后!”

纪绾清微微抬起头,看着越来越远的棺柩,笑着伸手,眼里带着满足笑意。

“三郎,别走远,等等我,我来找你了 …”

他让自己好好生活,可是没有他,她没有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理由了。

闭目前,她好似看见当年自己昏迷醒来,他跑来广寒宫的场面。

如今他也是一身玄衣出现在自己面前,向自己伸出手:“清儿,等我。”

纪绾清最后微微一笑,满足的闭上眼,隔绝了怀瑾和长乐的悲切。

——

太上皇崩逝,太后悲切,气急攻心,追随先皇去了。

怀瑾和长乐短短几日办了父皇母后的丧事,痛不欲生,只感叹这一生过的太快。

史书记载,大燕王朝,明胤帝,与皇后夫妻伉俪,两心相许。

明胤帝早早退位,携皇后游遍江山,相伴一生死去。

纪绾清终于是改变了后世史书中元胤的结局。

——路的终点是你的心,我们再也没有分开了。

(正文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