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老爷和小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安一小吏!
京兆尹诸葛谨言住在官邸中,人人说他是个财迷,贪污不少,可却没人见他从那座简陋的官邸搬出去。
正月末。
京兆尹官邸来了一个稀客,不出意外将会荣升大理寺卿的魏不徇。
这两位京官青年派的中流砥柱其实并不相熟,所以对于魏不徇出现在京兆尹官邸,才用上稀客二字。
给魏不徇开门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他看到魏不徇以后一下子就慌了,赶忙往屋里跑。
“老爷!老爷!”
一点也不像京兆尹身边的人,起码缺了稳重。
魏不徇有些尴尬,这……进还是不进?
大中午的诸葛谨言这才起床,甚至都没穿好外衣,打着哈欠:“小五啊,好歹你也是我身边的人,能不能稳重点?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啊。”
自幼跟着老爷的少年嘟嘟囔囔道:“大理寺的魏大人来了。”
诸葛谨言正准备用脸帕擦脸呢,听到这话差点没把帕子掉地上:“他来我这干嘛?不会是抓到我什么把柄了吧?”
小五说道:“那应该不是,没看到魏大人穿官袍,也没带捕快。”
诸葛谨言擦了擦脸,清爽了许多:“他人呢?”
小五哎呀一声:“刚才太着急忘了他还在门口呢,我这就去把他请进大堂。”
说完小五又急匆匆跑回了官邸大门口。
诸葛谨言无奈的笑了笑,“演技还有待提升啊,每次放人的时候,就你小子演的最差!装死也装不像……”
诸葛谨言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慢悠悠的洗漱,丝毫不急着去见魏不徇。
魏不徇在大堂等了诸葛谨言大概一刻钟才等来这位京兆尹大人。
一上来诸葛谨言就说道:“哎呀,公务繁忙,让魏大人久等了,实在是失礼失礼,正好午饭了,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饭菜,给大人陪个不是,不如我们移步饭堂?”
魏不徇略微不悦道:“可刚才这位小兄弟说,诸葛大人您是睡过了头啊?”
诸葛谨言略显尴尬,他瞪了一眼小五,小五委屈的低下头:老爷你也没说个啥原因啊,我只能实话实说了。
诸葛谨言强行微笑着领着魏不徇去了饭堂,魏不徇遣走了跟随的两米大汉百里俭。
魏不徇看着诸葛瑾言身边,自家老爷还没动筷就已经狼吞虎咽的小五,满脸都是问号。
诸葛谨言不仅没有责骂,反而不停的给他夹菜:“吃这个,我特地让刘姨做的鸡腿,咋样?”
“好吃好吃~~”小五一边吃还一边说道:“吃啊,再不吃一会儿小五可就吃完了。”
诸葛谨言揉了揉他的脑袋:“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后厨还有呢,吃不完的。”
魏不徇看着这两人,哪里像是老爷与下人?更像是一对兄弟。
魏不徇本想说话,诸葛谨言打断道:“大人想说什么便说吧,您身边那位大块头听不得的东西,我这仆人听得,因为我听得,他便听得。”
这诸葛谨言果真是个聪明人,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傻不拉叽的。
但魏不徇知道,这种懂得藏拙,且左右逢源的人,才能在京城这地界有立足之地。
“建康末年,潼关之战,粮草告急,当初负责后勤补给者,是当今的越王。”魏不徇轻声说道。
诸葛谨言挠了挠眉毛,“大人与我说此事作甚?”
魏不徇看着吃饭的小五:“那一年,潼关身后的蜀州就是粮仓,蜀州有一郡,名为南山郡,当时郡守数次上书弹劾越王侵吞倒卖粮草,事后又强行到南山郡征粮,那一年,南山郡饿死了很多人。”
“不过南山郡守的弹劾奏章还没有出蜀州,就不翼而飞了,不久之后,南山郡守病重亡故。”
诸葛谨言又挠了挠鼻子,“大人想说什么?”
魏不徇继续说道:“南山郡有一个镇,叫平函镇,平函镇有一个村叫小溪流村,小溪流村有一户人家,复姓诸葛…”
………………
建康二十年,建康帝于六月崩,窦氏扶三岁幼子即位,垂帘听政。
同年七月,蜀州以北,大唐西北门户受到以金帐王庭为首的数国联军攻打。
战争持续到了腊月。
而那一年的蜀州南山郡,很多人都没熬过那个冬天。
一个从村里拿着家里仅存银钱出门的十岁少年要出门去讨生活了。
想要活下去,必须要离开南山郡,去外面寻活路。
这是他父母死前告诉他的。
他的父母不是饿死的,而是被征粮的军卒,活活打死的。
少年蹲在屋里看到了一切,不过他一直都没有哭。
少年把父母安葬好后,就离开了村子,踏上了求生之路。
他在路过郡城的时候,捡了一个三岁孩童,估计父母也死了。
少年只记得是在一座高墙大院外捡到的这小家伙,少年特地绕去了前门,看到上面的匾额写的是‘郡守府’。
少年带着一个幼童,一路东出。
身上那点钱,还没走出南山郡就已经花光了,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人饿死,甚至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
少年只得带幼童在山间隐蔽着走,他怕被那些个丧失了理智的人看到,然后被吃掉。
他路过了一个村子,村子里已经没有什么大人了,这里已经靠近别的郡,估计都去讨生活去了。
但村里还有几个孩子。
他们为争夺一块脏兮兮的馒头,打的不可开交,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明显身形占优,其他孩子根本不敢再靠近。
但那个少年正准备吃下馒头的时候,一根尖锐的木刺穿透了他的胸膛。
随后一个仅有五岁的孩童拔出木刺,狠厉地挥舞,呵退其他人,最终那个脏兮兮的馒头落到了他的手里。
“李灵山杀人了……李灵山杀人了……”
其余孩童皆是远离这个五六岁就敢杀人的孩子。
但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少年,背着一个三岁的孩童,径直的走向少年李灵山。
少年李灵山呲牙咧嘴,十分护食的看着这个远道而来的少年。
但少年只是与李灵山擦肩而过,随后继续东出。
背上的孩子喃喃道:“哥哥,我们去哪里啊?”
少年一愣,“你会说话啊,我们去长安,对了,以后别叫哥哥,叫老爷。”
背上的孩子又说道:“我饿了…”
少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转移了话题:“你有名字吗?”
背上的孩子没有说话。
少年:“那以后你就叫小五了,是老爷我的第一个仆人。”
幼童:“为什么叫小五啊?”
少年:“因为六月死人,七月打仗,八月后又死人……”
少年负幼童东出,穷困潦倒,困难重重,无依无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