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 > 第91章 他们究竟有多害怕?

第91章 他们究竟有多害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

由点到面,我们连那个唐朝李世民那一段时期,几十年都不了解。都被附加了很多的思想钢印。

要知道我们离那个时期是如此的近。

那史书呢?

从这一点来看,史书,究竟还有多少的可信度?

如果史书和那个唐朝那一段时期是一样的话。

史书里面记载的事情,有没有很多都是“童话”?

比如就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宋朝开国的两兄弟,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人。

赵光义登上皇位,难道真的不会篡改一些历史吗?

要知道赵匡胤突然暴毙而死,然后兄死弟及。

随后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称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赵光义。

更为重要的是,“金匮之盟”规定了传位顺序:赵匡胤(排行老二)传位三弟赵光义,再由赵光义传位四弟赵廷美,最终赵廷美传位赵德昭。(赵光义、赵廷美,本名是赵匡义、赵匡美,避讳赵匡胤的“匡”而改)

可众所周知,赵光义根本没有执行所谓的“金匮之盟”,最后是宋真宗赵恒继位,而且北宋诸帝自赵光义以下,均为赵光义后代。

所谓的“金匮之盟”,是不是就像编撰好的“童话”?

所以单单从这一点来看,为什么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孤证不立?

因为太容易被篡改了。

虽然现实世界有时候并不讲逻辑,因为有时候现实世界有时候一些事,确实是完全没有一点逻辑。

可是史书之中有时候充满了矛盾,前言不搭后语,那问题就很大了。

就像后世,给那个唐朝的李世民和他的追随者们,所撰写的历史。

从后世挖掘出来的来看。

里面充满了矛盾!

并且,对待那个唐朝的李世民,也是充满了矛盾。

最后,要知道在封建历史时期,可是高度专制的时期,皇帝的话,完全可以说是口含天宪。

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所以很多负责任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从来都不会下定论。

不然过一段时间的考古,从墓葬中考出来了什么,刚好能反驳你的观点。

那真的是直接跳起来打你脸。

你还没法反驳!

因为别人是明摆摆的把证据,摆在了自己的墓冢。

就像秦始皇嬴政,之前我们就好像被打上思想钢印一样,认为他是暴君。

比如陈胜吴广的起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但是现在很多考古出来的资料能够证明。

陈胜吴广这两人,就只是一个阴谋家。

单说两点:

第一点:在那个时期,能够有名有姓的,都是贵族。

而陈胜与吴广,这两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就像很多人知道的《一封黑夫的信》。

这是1975年12月,湖上省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的,但是出土器物若干,其中出土了两件木牍,秦士兵黑夫与惊的家书《黑夫木牍》共计527字,是迄今新华夏发现最早的家信实物。

两件木犊出土时被放置在墓地陪葬器物箱子里的中部位置,这两件木犊分别被标记6号木犊和11号木犊。

其中6号木犊是秦兵“惊”写给秦南郡安陆(今湖上省云梦县)的兄长“衷”的一封信。

而11号木犊是“惊”和他的兄弟“黑夫”一起写给“衷”的信。

惊、衷、黑。

这就是那个时期老百姓,或者说黔首,所叫的称呼。

而陈胜和吴广呢?

一个姓陈,一个姓吴。

两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如果对历史有深入了解的,就会知道,这两个姓,是哪个国家贵族的姓。

再说另一点,陈胜和吴广欺骗黔首,说是下暴雨失期就会被斩。

可是历史学家从很多的墓冢中,考古出来的秦朝法律竹简,发现秦朝的律法并不严苛。

如:

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里规定征发徭役时如不报到,处罚是笞打;秦简《徭役》中规定误期时间不同处罚程度不同,误期一天骂一顿,误期六天至一旬罚一面盾,迟到超过十天“赀一甲”罚一副战甲,逃避服徭役的罚两副战甲。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暴雨误期的话,并不会惩罚失期者,甚至还会根据情况取消徭役。

因为暴雨误期,是属于不可抗因素!

秦法中,对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失期,或者其他的一些失误,都会谅解。

并不是胡乱的把你一通斩首。

再比如:

湖上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中的《封诊式·治狱篇》曰:

“治狱,能以书从迹而言,毋治谅而得人请(情)为上;治谅为下;有恐为败。”

意思是要求用文字准确地记录供词,不拷打而能得到实情最好,刑讯逼供是最差的做法,同时认为审讯中采用刑讯逼供会导致司法的不公正。

是故,秦代刑事审讯中,主张以口供为审断,不提倡刑讯逼供,要求官吏要耐心地听取各方面的陈述,并以爰书(笔录)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明当时秦代的审讯思想是较为先进的。如若不信不妨看看后世的刑讯之普遍情况。

譬如不孝罪,秦代法律规定殴打祖父母者,会被判处黥为城旦舂的刑罚;

然而后世殴打祖父母,古代各朝代基本会直接判处死刑。

《唐律疏议》曰:

诸詈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二)

大明律》以及继承之的《大清律例》曰:

凡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见《大明律集解附例》卷之二十和《大清律例·刑律·斗殴下》)。

历史,有时候就是如此的有趣和奇妙!

如果了解的足够之多,就会发现,你印象中的暴秦,其实并不暴。

只是你的印象中,被打上思想钢印的印象中,认为它暴而已。

而最让李恩凡愤怒的思想钢印是什么??

就是被那些阴谋家们,肆意篡改的一个称呼,对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所称的称呼。

他们害怕后面还有人来继承那些人的颜色。

所以,他们连称呼都要进行污蔑。

让后来人,对这个称呼,羞于启齿。

让青年人,对这个称呼,唯恐不及。

而他们连一个称呼都要污蔑,篡改。

他们究竟是有多怕那个时代。

他们究竟是有多害怕,那些纯粹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