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明暗!火中取栗援黄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英雌,家有大佬小白猫!
刘茫沉思的原因诸多。首先政治上,黄巾军本质上是巫医张角发展的忠实信徒,尤其是目前与朝廷大军对抗的核心部队。即使救援出来也难为己所用,这和曹操后来收整青州黄巾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次军事上,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现在是防守态势,不出意外结局已定。即使自己太行军大规模出山相助,也难以改变大势。
明面上是朝廷大军镇压黄巾军,实际是纷争于汉宫的各派系势力及幕后世家联手。因为黄巾军暴力威胁到了各州郡的世家豪强,他们罕见的统一战线,矛头直指黄巾。
这股巨力自上而下联合起来,黄巾军人数再多,结局都已注定。除非在各方势力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斩首雒阳。一旦成功,如果张角等人再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结局是难料的。
但仓促起事之下,雒阳这一方黄巾首先被灭,可能形成的战略优势直接湮灭。太行军自身也不过是各州郡的难民集合体,内部问题诸多,纯属乌合之众。
刘茫着手整合太行军为时尚短。粗略的整合之下,也不过是略有小成,由上而下的在进行。如果贸然出山,一朝兵败,那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但这些顾虑还不过是刘茫以前所思。他在分析沮授提这个建议的动机!虽然三人效忠刘茫了,他们也在试图献策建言。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背后都有或大或小家族,都是地方豪强!
不要小看任何人的智慧!但凡留名史册中的,即使那些失败者也没有一个简单角色。只不过史书记录的往往是人物、事件的大致过程与结局。而身处其中的真相,远不是那么简单。这些人物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成者王侯败者寇,史册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的过火言论、无奈行事、性格缺点等都会放大。而成功者则文过饰非,个顶个英明神武。
最简单的,为了避讳当权者的姓名,很多事物的叫法都变来变去。比如东汉时期秀才就改叫茂才,只因光武皇帝叫刘秀。种种战绩更是神化得过分,也难怪后世谈史,说到刘秀戏称位面之子。
后世小说鲜少描写这段历史,为什么?实在是史官的脑洞太大,小说家都想不出更精彩的离谱情节了。
只有身处其时其地其事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些鲜活的生命,诡谲的权谋,兵无常势的战争。普通人穿越东汉,靠着系统、先知就能横扫天下?
和平年代的人,和这些阴谋堆里胜出的狠人,尸山血海爬出来的凶神争?能活过三集的都算天赋超群了。但能透过史册迷雾,洞察真相的不世伟人,又有环境可供实践者,方能有大成就。
沮授是冀州本地人,其家族不大,但也是一地之豪强。从他的立场出发,四世三公的袁氏才是他的最佳主上。黄巾军这样的蚁贼,秩序的破坏者是他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那么他为什么建议刘茫,救援黄巾军呢?这是一个问题!此时的袁绍、袁术兄弟还在雒阳做官。冀州成为汉廷剿灭黄巾军的主战场,而冀州本地豪强迫切追求早日结束战争。
此时为中平元年八月初,正值朝廷征冀主帅换将。六月份之前冀州军主帅为卢植,因被小黄门左丰诬陷消极作战,被急躁的灵帝以罪征回。换上来董卓倒是听话,与钜鹿群守郭典围攻下曲阳两月不下。
现在董卓因久战不克,也被灵帝以罪征回,责令在兖州大胜的皇甫嵩北伐冀州。那么,此时倒真的是解救被围在广宗、下曲阳的黄巾军主力的最佳机会。
刘茫知道黄巾军何时败亡,可当局之人哪能未卜先知?本地世家豪强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但朝廷两换其帅而不克,不免让人失望。
而结束战争的话,黄巾军要么彻底败亡,要么被赶出冀州!在看不到彻底击败黄巾军的希望后,能把这尊瘟神请出冀州也是好的。
刘茫的太行军与黄巾军毕竟有所瓜葛,甚至在朝廷官员、世家豪强眼中都是一般无二的蚁贼、蛾贼、逆贼。那么,如果黄巾军遁入太行山中,冀州的秩序也就能尽快恢复了。
如果从世家豪强,甚至灵帝的迫切需求中解读,沮授劝刘茫救援黄巾军就好理解了。而黄巾军入太行,两者属于两大派系,久必生乱。祸起萧墙之下,可能都不需要朝廷或者世家操心,就自我毁灭了。
当然,沮授既然投靠刘茫,必然不至于存此险恶用心。他会认为,以刘茫的手段,可以避免争端,做到整编黄巾军为己用。
如此一来,冀州秩序恢复,世家豪强可以继续享乐;深处汉宫的灵帝也可以松口气,继续酒池肉林;太行军暗自状大以待时变,将来会有更大的实力有所作为。
救援,或者说把黄巾军吞并消化掉,符合各方暂时的利益。至于以后如何,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了。
想明白前因后果,刘茫觉得此事却有可为。太行军不利全军出山,但派出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接引黄巾军入山还是不难的。
自己原本担心不是汉末三杰的对手,但目前这三人,卢植还在狱中待罪;皇甫嵩怕是刚接到调令,本人还在兖州境内;而朱儁则在宛城对付赵弘、韩忠、孙夏等豫州黄巾。
因为朱儁的强硬态度,败了赵弘,黄巾残部又拥立韩忠继续反抗。杀了韩忠,又有孙夏被推为渠帅,困兽犹斗。
冀州的新主帅董卓也被征回,却是刘茫的太行军出山,风险最低的好时机了。冀州多俊杰,黄巾军中也不乏良将。此行虽然仍有风险,但利益更大,不由得刘茫不动心。
如果此时,刘茫上书灵帝,请命征讨黄巾。相信以灵帝的急切,即使对这个常山王世子心有忌讳,也未必不能让刘茫得逞所谋。
灵帝旨意一下,刘茫明征黄巾,暗中转移、吞并黄巾主力。明暗之间,火中取栗,未必不能成为这场黄巾起义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