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我的老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村吃席,我成了大厨!
“我……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从仙养来乌苏找人?”
王帆有些不信,而胡老师也露出了尴尬和羞愧的表情。
“老师也不瞒你了,这次老师来,其实是找老师的女儿……姚晶晶的。”
“姚?”
听到这个名字,王帆突然想起来了。
当年胡老师离过一次婚,第二任老婆带了个女孩,好像就叫姚晶晶。
他心说不会吧,难道对面这个姚姐……就是胡老师的女儿?
“唉。”
胡老师叹了口气。
“一言难尽啊,我和晶晶妈结婚的时候,晶晶已经懂事了,她很抗拒叫我爸爸。后来她高中读完没考上大学,就说去南方打工,可一去之后就再没回去过。
她妈妈为此抑郁而终,临死前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晶晶。
所以我退休后,就在全国各地打听晶晶的消息,一直找到了乌苏这里……”
“那……你见到她了?”
胡老师点点头,却又悲愤起来。
“我……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晶晶竟然会干这种事,是我……是我对不起她啊,我没照顾好她……”
……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帆对胡老师的事只能表示同情。
随后询问了他的打算。
“我就算死,也要让晶晶走向正道!”
……
一周后,王帆的小店客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都是外地人。
这就让王帆有些好奇了。
不过有周顺义在,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王老板,听说了吗?咱们这要建学校了!”
“建学校?”
“是啊,听说要面向全国,招收学习优异的少年。这些家长听到消息,现在全都涌向乌苏了!
这几天镇上的酒店宾馆全都住满了!
现在镇上的出租房都涨价了呢……”
周顺义摇头晃脑的感慨。
“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王帆哦了一声,他对这些事没有太大的所谓。
不过……
等回到出租屋后,他却再也不淡定了。
出租屋的院子里,一对夫妻带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正和房东阿姨交谈着。
见王帆回来,房东阿姨连忙指了指王帆。
“王帆,来来来!”
王帆蹙眉上前。
“怎么了阿姨?”
“哦,是这样的,你和雪莹啊,都收拾收拾东西,明天12点前从我这搬走。”
“搬走?我们合约还没到期吧?”
房东阿姨刚准备说话,旁边的男人咧嘴笑了笑。
“不用到期了,违约金我们赔。”
王帆看了看对方,又看向房东阿姨。
“您这是要把房子租给他们啊?是不是谁给的钱多就租给谁啊?我能问问他们给了您多少钱吗?”
“每个月1万!你给的起吗?如果你给的起,我就租给你。”
“我……呵呵,我租不起。”
王帆讥讽的笑了笑。
“行,赔违约金吧,我们现在就搬!”
……
2个小时后,王帆和胖子、雪莹,拖着沉重的行李住到了饭店。
此刻他们才彻底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性。
大批外地人入驻之后,在高房价的刺激下,很多本地的学生都被赶了出来。
王帆他们还好,本地的学生可就遭了殃了,大晚上一个个拖着行李在街道上不知所措。
“真特么缺德,这些人有奶就是娘啊,只认钱不认人啊!”
胖子骂骂咧咧……
“要不咱们回去,不就比特么谁有钱吗?老子还能怕了?”
王帆摇摇头。
“没用的。你有钱,可你甘心把钱让这群王八蛋给赚了?”
“这倒也是,老子就算睡桥洞也不会给她房租!”
胖子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在饭店放好行李,他又不甘心的问。
“那咱们到底怎么办?总不能就窝在饭店啊?还有外面这些学生,你瞧着不心疼啊?这晚上天这么冷……”
“别急,先摸一下情况再说,这样吧,咱俩现在分头出去,把没地方去的学生都先接到店里来。”
“我也去!”
旁边的雪莹也开了口,王帆点点头。
一个多小时后,三人各自带回来了二三十个学生。
“现在整个乌苏镇,就好像疯了,我刚出去了一趟,还有很多外地人陆续朝这边来。
不光是房租涨了,连吃的喝的也都涨价了,刚才我去商店买烟,特么的原本20块的香烟,现在要60块!
不光这样,吃的更离谱,泡面都卖到20块了。”
胖子气愤的吐槽,雪莹点头叹气。
“唉,现在整个镇子全乱套了,最可怜的就是这些孩子。”
王帆看着这些孩子,蹙眉思索了片刻,朝胖子吩咐。
“这样吧,这些孩子应该都带着铺盖,让他们打地铺吧,然后把空调开起来。我和学校联系一下,看看学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另外……”
王帆刚说到这,就听外面传来了激烈的咒骂声。
他推开门一看,立刻急了。
对门的按摩店门口,一群人正在厮打,胡老师被人围在中间,打的浑身是血。
“胖子,抄家伙!!!”
“好!”
胖子提着饭店的铁凳子,跟着王帆就跑过去了。
打退人群,就见姚姐正蹲在地上抱着胡老师呜呜的哭着。
王帆也来不及询问,摸了摸胡老师的脉搏,发现对方气若游丝。
他拿出银针先给对方吊住命,随后拨打了120……
等折腾结束,已经夜里十二点多了。
胡老师虽然伤的比较重,可也因此化解了姚晶晶的委屈和恨意。
“爸,对不起……”
姚晶晶哭的梨花带雨,可胡老师却笑了。
王帆知道,胡老师的心愿实现了。
回到店里,这些孩子们已经睡熟了。
学校也来人和王帆对接了一下。
一部分学生被家长安置到了附近村子的亲戚家里暂住。
剩下的这些,要么每天由家长接送,要么实在没办法,学校暂时腾出了一些闲置的房子作为过渡。
学生的事算是暂时解决了,可乌苏的问题却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