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七零:离婚后我一胎三宝 > 第91章 可爱的宋大嫂

第91章 可爱的宋大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七零:离婚后我一胎三宝!

宋家老两口虽然过六十了,但是劳动力依然不输小年轻。

像宋老爹,一年到头有一半是拿的全工分,剩下最少也是八个工分。

宋老娘没丈夫拿的多,那是因为她是家里最弱的劳动力,所以就被安排照顾孩子。

四个孩子现在能跑能跳,她也基本等于解脱。

从去年开始又能拿五六个工分。

人老两口自己挣的其实不比年轻人少。

毕竟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勤快,也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拿全工分的。

很多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一天顶多也就七八个工分而已,女孩子有的还更少呢。

宋家两个媳妇儿一直到结婚后才开始拿全工分。

说实话,不用看孩子,不用伺候一家老小的话,宋家老两口自己挣的工分就能养活自己了。

但是说是这么说,可作为儿子该负责养老的还要给爹娘养老。

最后的商量结果,老大老三条件差,纯种地的,每个月给二老两块钱五斤粮。

老二老四都有工资有收入,每个月给二老五块钱十斤粮。

二老年龄大了,饭量不比以前,每个月三十斤粮食再加上他们自己挣的工分分的粮食,绝对能让他们一天三顿吃干的都吃到饱。

生病的话另说,四个儿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看各自情况。

这个分家条件根据各自的情况,其实挺公平的,宋大到宋四都没有什么意见。

于是宋家就这么分家了,钱粮当场结清。

唐诗语从提到分家就一脸懵逼,等终于尘埃落定,才终于想起来,诶,原来宋辞岩还真的是回家就说分家的事儿了。

问题是他不光说了,宋家的人还真就听他的,把家给分了。

以至于吃过饭从唐家把自己常用的衣服什么的搬到宋家的时候,她都云里雾里的,没有一点真实感。

不过她没有真实感不要紧,她的妯娌们很有真实感。

两个人是请了一天假的,等午休结束,两个人就来找新鲜出炉的妯娌聊天了。

俩人的中心点都是盖房子,问唐诗语以后想盖什么样的房子。

唐诗语没想法:“不知道,还没想过呢。”

她昨天才决定结婚,今天连结婚带分家,一天还没过完呢,又问她盖房子的事儿,讲道理,cpU就是速度快也不是这么烧的。

宋大媳妇儿笑道:“我想过很多次了,我想盖个砖瓦房,要五大间两层的小楼房,窗户都要玻璃的,东西屋都要,东边屋子做饭,西边屋子放橱柜缸面板这些,南墙根再盖个小屋子放要烧的柴火。东边屋子和房子之间盖个水泥楼梯,可以直接上二楼,就算小孩爬楼也不怕他掉下来。”

这种房子其实就是现在刚开始流行的新房子。

跟传统的土坯房相比,这种房子更加不怕水窗户也更大屋里更宽敞明亮,甚至因为是钢筋水泥造的,还更结实,连二楼都能住人。

靠山村一开始有人盖这种房子后,后面几家盖新房的就都是这种房子了。

“我还要在晒棚上弄个鸡窝,养上四只鸡,我才不要公鸡,我全养母鸡,每只鸡都下蛋,我们家每个人每天都能吃蛋。”

她瞅着唐诗语一脸笑眯眯:“诗语,到时候你可得教教我怎么才能让鸡每天都下蛋啊,一天下两只蛋就不指望了,能一天下一只蛋就很好了。”

唐诗语:“……”

好家伙,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她爽快的点点头:“行,没问题,其实很简单……”

宋大嫂连忙拒绝:“先别急先别急,等咱房子盖起来养了鸡你再说,你现在说我怕到时候时间太长我记不住。”

宋三媳妇儿摇摇头:“大嫂,你想的是挺好,但是咱们的钱可不够盖这么好的房子。”

且不说该砖瓦房,现在砖瓦水泥钢筋都不好买,就是好买,他们的钱也不够。

照宋大嫂的说法,两层楼,东西屋加南屋,还要水泥楼梯,光这些,按照现在的物价,也得两千来块钱。

他们分家就分到了五百块,哪里盖的起这么好的房子哦。

宋大嫂有一瞬间的萎靡,不过很快她就打起了精神:“盖不了全部水泥砖瓦的,咱可以盖一部分的。”

“墙裙和分间的隔墙用水泥和砖砖还能当柱子呢,其他地方就还用土培,屋顶也用钢筋水泥,照样能造出来跟他们一模一样的房子。”

“哼。”

“他们那个全砖瓦的房子你又不是没去过,天热的时候热死,天冷的时候冷死,说话都还带回音的,冷不丁的能把人吓死。”

“咱们一半砖石一半土坯的还冬暖夏凉呢,不比他们全砖石的好?”

“再说了,谁说土坯房就不能用玻璃了?”

“咱照样用玻璃窗,这叫土洋结合,花小钱办大事儿,到时候羡慕死他们。”

宋三媳妇儿:“……”

唐诗语:“……”

俩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好笑。

真没想到,宋大嫂不光有急智,还特别会安慰自己。

房子比不上别人没关系,我花费少我照样比你们厉害。

这这这,真不知道让人如何说才好。

宋三媳妇儿觉得宋大嫂说的有理,反正房子嘛,能遮风挡雨就行了,用料也不用太好。

他们现在盖房子是新房子,等将来孩子大了要结婚了,人家还嫌弃他们是旧房子呢。

人家到时候说不定都要盖那个什么什么,别野了。

所以他们顾他们自己这二三十年就够了,以后的等孩子长大了让他们自己操心去。

唐诗语想的更深入一点。

她家开猪场的嘛。

说好听了是企业,说难听点,他们家就是老农民,从唐诗语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农村。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倒是在城里买房了。

可也就是买了而已,主要是为了方便他们兄妹三个上学,唐家父母除了去看望儿女的时候基本就没怎么在城里住过。

明明也是身家几个亿的大老板了,其实平时穿着一二十块的大裤衩子老头衫再拿个大蒲扇,跟村头下棋的老头没有任何区别。

就连唐家的三个孩子,也是一放假就回村里住的。

当然,后来社会发展了,农村建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别墅了,发展的比城里还好,这是另一回事。

总之,唐诗语算是经历过两千年后的农村房屋变化的。

甚至她刚出生的时候,家里住的就是宋大嫂说的这种砖土混合的房子。

既然以后还会推倒再盖新房子,砖混土的房子造价低地方宽敞还冬暖夏凉,在买不起风扇也没有空调的年代,有什么比这综合条件更好的房子吗?

她当即附和了起来:“我觉得大嫂说的有道理,等回头我得跟辞岩说说,我们盖房子的时候也该这种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