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蓝田县的变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对于蓝田县现在热闹繁荣的景象,心情复杂的绝不止许大夫一个,至少师爷就跟他抱有同样的想法,只是理由大有不同。
“县令大人,我们县衙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现在还要自己组织商队远行,外地商队更是来者不拒,外地流民依然不断前来,老姑子山都要安置不动啦。”
“本来咱蓝田县安置流民非常顺利,放到州府甚至是朝廷那儿,皆为大功一件,我们好好劝民耕种,大人年底少不了一个优字的评绩,何必冒着风险呢。”
县衙之内,师爷忍不住开始对韩东时唠叨起来。
对于师爷这些不分尊卑的话,韩东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副点头受教的模样,似乎颇为赞赏。
“不愧是当了几十年师爷的人,人精似的人物啊,这等思想觉悟,我还得好好学习。”
作为摸鱼党的韩东时,随时随地不忘记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他人先进的“摸鱼经验”嘛。
他很理解师爷的想法,而且蓝田县跟他抱同样想法的,绝不止一个两个。
假如他们只是做到这一步为止,那么蓝田县上下皆有大功,甚至能得到朝廷青眼相看。
可是,假如疫情真的爆发,传至蓝田县内无法控制,这些功劳会瞬间化为泡影,甚至其他眼红的地方官吏,还会趁机落井下石!
师爷的话初听起来,确实不太中听,实际上却是完全站在韩东时个人利益上所说的肺腑之言。
他们打从心里佩服韩东时的手段,甚至崇敬,自然不希望看到韩东时因为某些“意外”栽个跟头,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当然了,韩东时并不准备接受师爷等人的好意。
在不断接收安置外地流民之后,蓝田县其实已经别无选择。
凭着本来的家底,哪怕有土豆等高产作物,想要安置流民乃至于备齐渡过灾情,直至完全恢复生产,根本撑不住。
特别是许大夫的提醒之后,蓝田县上下都明白下一步的重点就是防止外地疫病。
韩东时的法子真的很灵,不但改变了百姓的习惯,还建立起了一整套措施,分批隔离后续前来蓝田县的流民。
然而,然而除了“免费”的“皮影戏”之外,所有的措施都是需要花银子的。
韩东时抓住系统奖励与“结识”了卢国公二公子的机会,直接把蓝田美酒推向洛阳长安乃至于冀州,信州等大城销售,甚至还有机会南下开拓襄阳与扬州等地的酒肆。
至于为军中与朝中官府进行稳定供酒,还需要再等待一定的时间。
对于小小的蓝田县来说,这可是巨大的商机,甚至已经有些消息灵通,嗅觉灵敏的巨商,主动前来蓝田县,想要抢订蓝田美酒。
韩东时跟师爷等人粗粗估算过,仅凭着美酒赚来的钱,就足以应对现在蓝田县的各项开支。
可是,蓝田县与外界的人员往来,也不仅仅是收留的难民,还有自家组织的商队以及外地商人。
后者既是蓝田县的财神爷,也是更加难以管控的群体。
本来对于韩东时来说,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可就在前几天,新的打卡系统奖励已经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新的“灭菌兰”,花粉拥有不错的杀灭细菌能力,根茎还可入药,对于轻度疫病甚至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当然了,如此强效的系统新作物,种植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有了此物之后,韩东时有更强的底气压制潜在的疫病危机。
“师爷,我记得前两天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呀。当时看到府库中的银钱,你的眼瞪得两个大,几乎想直接住在府库之中了。”
师爷略有些尴尬地道:“大人莫要取笑,属下万料不到,大人针对行商的几个举措,竟能让县衙府库短时间内收到这么多的银钱,内心实在受到震撼。”
“再者,我也没料到,短时间内蓝田县对外官道上,会出现如此繁盛的景象。”
师爷似是回想起当初的感受,语气中满是震撼。
韩东时并不只是拉着程处亮搞起卖酒的行当,就撒手不管了,直接把比较适用于唐朝时期,而且简易易懂的“合同”制契约与交货方式作为模板。
蓝田县的村民多代都以务农为主,即使是小商人,也多是经营自家的铺子,初次跟其他地方的大商人大豪族打交道作生意,不免吃亏。
有了县衙发布的叫做“合同”的新式契约,所有买卖条件和付款方式清楚明白,避免让那些大商人“欺生”。
纵然将来有什么矛盾,也方便让官府来主持公道。
韩东时直接在村口与县衙之外贴出告示,明告所以蓝田百姓,不论合作对象是谁家,蓝田县衙必会接他们的状纸,主持公道。
韩东时自然有作出这等许诺的底气。
不仅是他及时拉拢了卢国公的裙带势力作为助力,绑上自己的“马车”,更大的底气在于,目前通过果实直接产出美酒,属于自己的“独家技术”。
对于土豆等高产作物,结合着目前大唐多地出现蝗灾的背景之下,韩东时自然不会吝啬,将之献于李世民面前,解决了大唐的困境。
可是美酒果实全都植于蓝田县境内,而且全都在差役们的监控之中。
韩东时又不傻,不可能白白让这种经济作物外流的。
当然了,将来蓝田县产能饱和之后,他还是会对外推广,等到那时,还要有更多的手段与周围郡县提前商定,最大限度地保障蓝田县的利益。
“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们才有底气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依靠现在的种种手段,至少能保证疫症即使传入蓝田,也不会大幅扩展开来。”
“而且,你们的观念也要改改,疫症并非无解之症,只要对症下药,方法合理,疫症并不足为惧。”
韩东时清楚得很,单论病情严重与医治难度,其实很多的类型疫病不算特别难治疗。
古时闻“疫”之名而色变,主要是因为疫病的传播速度太惊人,凭大唐的医疗水平和大夫数量根本赶不上疫病传播的速度。
放在蓝田,有了完善的分批隔离策略,风险就会小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