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庶民的胜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第二天,正值逢九的大朝会,整个朝堂热闹地如同菜市场。
李治刚刚坐定,监察御史韦思谦就当起了先锋:“启禀陛下,昨日礼部放榜,数百举子质疑科举不公,礼部不仅没有出面解释,反而粗暴驱赶,险些酿出血案。臣要弹劾礼部侍郎卢轻舟,恣意不公,招致民意汹汹!”
卢轻舟连忙出来自辩:“回陛下,昨天明明是那些落第举子不甘榜上无名,才故意闹事,还弄污了黄榜。若不对他们强硬一些,朝廷威严何在?”
李治淡淡道:“昨日上百举子聚集在宫门之外,控诉科举舞弊。朕派出心腹中官,好生安抚了一番,才让他们暂且回去。但此事如今物议沸腾,势必要有个说法,诸卿如何看呢?”
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出列道:“陛下,臣赞同卢侍郎所言,必须对带头闹事的举子严加惩处,才能让他们明白,朝廷威严,不可亵渎!”
大理寺卿唐临却道:“陛下,臣今早上朝途中,接到了举子们递来的诉状,请圣上过目。”
李治让人将诉状呈了上来,“念!”
“朝廷开科取士,原为遴选真才,以备任使,关系最重,岂容做弊坏法!今有郑氏子……”
声音在殿中回荡, 不得不说,这篇诉状内容详实,文采斐然,更难得是锋芒毕露,毫不避讳作伪。
李治坐在上首,视线扫过底下群臣,许多人的脸色精彩纷呈,让他心头快意。
念罢,他才道:“礼部,诉状所言,可有其事?”
卢轻舟连忙跪下,指天誓日一般。“陛下,绝无作假包庇之事!科举名次,都是请各位宰相,以及陛下过目了的。”
“那按你的意思,这都是宰相们和朕的不是了?”李治微微前倾,声音有些讽刺。
“今科的状元郑琅,可是你拍着胸脯说,是状元之才,社稷栋梁。若他果然真才实学,怎会招致众人不服,甚至怀疑科举之公正?”
韦思谦适时进言:“陛下,臣提议废去郑氏子的状元之位!”
“不可!”于志宁连忙阻止,“科举乃国之大事,如今已经张榜公告天下,怎可朝令夕改?若因举子闹事就妥协,不仅有损朝廷威望,更会助长此等不良之风。”
“左仆射也说科举是大事,对十年寒窗的学子们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若有人走捷径而获利,对其他人来说何其不公。依臣所见,不仅郑琅的状元该废去,及第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该重新检视!”
“韦御史此言好生无理!”
长孙无忌终于开口了,“陛下,依臣看来,大多数举子都是被人挑唆,只有将带头的几人重罚一番,才能杀鸡儆猴,让他们知难而退。”
张行成立刻反对:“先帝在时,最重虚怀纳谏,从不因言获罪。这次举子闹事,皆因怀疑科举不公,当务之急,不是应当处罚哪一方,而是彻查其中有无舞弊之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李治颔首,“张侍中说的极是。那便好好查,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由你们三司主导,从头到尾彻查一番!若真有人敢将科举当成私相授受的工具,朕必严惩不贷!”
“喏。”
卢轻舟面色极为难看,于志宁等人还想再反对,却听殿外有侍卫禀告:“启禀陛下,朱雀门外又有大批举子聚集,约有数百人之多!”
接下来几天,这些举子天天都来堵宫门,他们可能有军师支招,从不闹事,只往朱雀门外席地而坐,颇有静坐示威的势头。
朝廷百官上朝下朝时,看着门口静坐的举子,也是心情复杂。
而在各大茶楼酒肆,关于科举舞弊的流言已不知换过多少版本了。
这头酒客还在信誓旦旦,“我听人说,亲眼看见礼部卢侍郎和郑家阿郎相谈甚欢,还将考题都提前泄露了。”
那边街头就见人口相传:“听说了吗?其实进士名额早就被各大世家提前说好瓜分了,根本没有多的给外地举子,考也是白考!”
流言之所以传得如此快,骆宾王写的诉状居功甚伟,读来朗朗上口,细思又发人深省,恰到好处地挑起人们的怒火和同情,短短几天街知巷闻,妇孺皆知。
尤其是当人们知道,这份诉状是出自某个年过三十,却数次落榜的寒门学子之手时,再对比世家子弟走马章台,倚红偎翠的德行,更觉得舞弊之事,并非空穴来风。
舆论一日比一日沸腾,素来占据道德高地的世家们也是始料未及,有一天会被他们看不起的庶民们反噬。
大理寺、刑部那边压力更大,调查科举舞弊,礼部那边互相推诿,根本不配合调查,卢轻舟更是三天两头告病。可舆论却倒逼着他们,必须要拿出一个结果来。
这日朝堂之上,李治也发了火,“是当真查不出来?还是真的官官相护,尸位素餐?”
唐临等人都跪下请罪。
这时,长孙无忌说话了:“陛下,查案一事可以慢慢来,但是如今举子们日日堵着宫门,坊间也满是流言蜚语,还是应该先设法解决这头才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想堵住悠悠众口,朕看今年进士科就该全部作废,重新再考一次!”
“陛下,万万不可!”
卢轻舟急了,长孙无忌却沉吟道:“若此举能平息物议,倒也不是不行。”
许多官员都很是惊讶,李治心中却明白,他能同意重考,是因为有信心利用科举漏洞,保证最后的名单与前次差不多。
李治暗自冷笑,这算盘打的,珠子都快蹦到他脸上了。可惜,这次注定要落空了。
今天晚些时候,又闹出了一桩大新闻。
外地来京的举子,品学兼优者,可以在国子监和太学暂住,他们到处张贴骆宾王写的诉状,还当街演讲助威。
而在国子监和太学入读的学子,都是家中父祖担任三、四品的高官子弟。他们本就自视甚高,眼下见这些外地的土包子,竟敢挑战他们在科举上的特权优势,也早已不满。
两方剑拔弩张,终于在今天爆发了。
众学子斗殴,国子监被封的消息不胫而走。
宫门口静坐的举子们听到消息也坐不住了,纷纷讨论要不要去帮忙。
这时,朱雀门却缓缓打开了。
长长的天子仪仗从门内逶迤而出,当看到雪白六骏拉着的明黄御驾出来时,他们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纷纷跪倒,高呼道:“参加陛下!”
站在车前的齐秉义高声道:“陛下口谕,国子监斗殴一事朕已知悉,朕当亲临国子监,诸位可随行,但有所求,皆可明言。”
诸举子听闻,都十分激动,便跟在御驾之后,来到了国子监。
此时,国子监内一片混乱,祭酒及众博士正急得团团转,忽闻御驾就在门口,更是如同晴天霹雳:
天爷!陛下怎么都来了?
他们谁也猜不到,今天的国子监一行,将成为大唐科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