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 第47章 长孙无忌谋反?

第47章 长孙无忌谋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这次上元夜微服出行也算满载而归,两人正要回宫时,却被人叫住了。

“郎君,请留步。”

萧筱回头一看,这不是之前猜灯谜的女子吗?她走到近前,先行了个福礼,然后小心地撩起了帏帽,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芙蓉面。

“这位郎君,刚刚猜灯谜,小女子输得心服口服。只有一事,还望赐教。”

“何事?”对于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李治反应有些冷淡。

“小女自幼酷爱书画,刚才拿到郎君亲笔书写的谜面,观其字,松风水月,丰润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实在让小女叹服,不知郎君师承何家?”

“没有师承,不过是从小跟着字帖胡练罢了。我等还有事,告辞。”

“郎君,小女姓徐,不知郎君姓名……”

全程站在旁边却被忽略个彻底的萧筱,这回忍不住了,直接怼了回去:“这位徐姑娘,他是我的夫君,萍水相逢就不用互通姓名了。我们要回去了,你也快回家吧。”

然后,便拖着李治的手,雄赳赳气昂昂地掉头走了。

身后的徐姑娘还在怔怔地看着他们的背影,身边有个侍婢赶了过来:“二娘子,奴婢已按你的吩咐,向店老板买下了这位公子所有的手稿。”

徐姑娘回神,拿过那沓手稿一张张翻阅,眼中光芒愈加灿烂,喃喃道:“果然是他……”

等回到马车上,萧筱才拿眼觑着身边人,意有所指道:“啧啧,九郎真是不得了,戴着面具还能招来大美人。”

李治捏了捏她的手,学着她的腔调说:“啧啧,十一娘当真没良心,我是帮谁去赢灯王,才招惹了美人的?”

萧筱顿觉理亏,忙假装低头看灯,转移话题:“这灯不错,就挂在承香殿吧。”

当晚,李治留宿承香殿。

那盏七彩琉璃走马灯就搁在床边的高案上,里面的灯火燃了大半夜,琉璃制成的灯扇在一格一格地转动,映照地整个房间都流光溢彩。

哪怕在床帏之内,也能透进朦胧的灯光。能让萧筱清晰的看见李治额角的汗水,落在自己的皮肤之上……

这是她清醒状态下的第一次,没有那晚疯狂的疾风骤雨,多了些温柔的耳鬓厮磨,但还是一样的缠绵入骨,抵死交缠。

等最后累极睡去时,萧筱感觉到李治落在她额间的亲吻,以及餍足带笑的声音:“十一娘说的对,这灯当真不错。”

第二天揉着酸痛的腰起床时,萧筱想到睡前的这句话,以及某些被翻红浪的瞬间,也不禁脸色爆红,内心吐槽:这男人真是越来越狗了!

后宫这些日子尚算风平浪静,前朝却出了事。

这不,正月还没过完,突然爆出了个大新闻:

有人状告天子亲舅,当今太尉——长孙无忌,意图谋反!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诬告长孙太尉?大理寺何在?长安令何在?这等荒唐事怎会闹到全城皆知?”御座之上,李治大发雷霆!

大理寺卿唐临,长安令裴行俭都出列请罪。

“回禀陛下,此人并未到大理寺和长安县衙递状子,而是直接于御街之上,敲响登闻鼓,并在宫门守军拿住他之前,当众宣布自己状告长孙太尉,臣等也没想到,请陛下恕罪。”

“此狂徒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回陛下,此人洛阳人士,只是一介商人,名唤李弘泰。”

李治的眼神闪了闪,问道:“太尉,可识得此人?”

长孙无忌看着还是老神在在,似乎被告谋反这等大罪,于他无关痛痒。他出列答道:“回陛下,这李弘泰,臣从未见过,也从未识得。”

“那倒怪了!”一道爽朗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正是丹阳公主的驸马,大将军薛万彻。“这李弘泰无官无职,太尉又说见都没见过他,那他是吃了雄心豹子胆,还是昏了头?敢告当朝太尉,还是告的谋反大罪?”

“薛将军是什么意思?”这时褚遂良站了出来,“你宁愿相信一个市井小民的诬告,也不信长孙太尉?”

“哎,我可没这么说。可这事的确蹊跷。要说他与长孙太尉有私仇,想诬告报复,这说的通。”薛万彻双手一摊,“要不然,难道大街上随便拉一个陌生人,他就敢随意攀诬太尉这样的大人物?”

褚遂良气的胡子都翘了翘,“难保不是有人在背后威胁收买,才让此人铤而走险!”

眼看这一文一武两个暴脾气就要吵起来,李治转头看向李积,“左仆射,你如何看?”

李积紧缩眉头,长久浸淫政治的敏锐嗅觉和谨慎的性格,让他直觉此事非同一般。

但此刻却不得不表态:“臣以为,长孙太尉绝无可能谋反。李弘泰诬陷当朝太尉,当下狱论罪!”

“英国公此言差矣!”吴王李恪出言反驳道:“陛下,先帝曾言,君为舟,民为水。李弘泰虽为一介草民,但他既然敢豁出性命告御状,恐怕真有不得已的隐情。不如就把他带到这金殿之上,看看他到底有何证据?”

“不可!”褚遂良怒道:“此贼无端污蔑朝廷一品大员,合该立即处死,吴王竟还让他上金殿自辩。若此事以后人人效仿,朝廷岂不成了笑柄?”

李恪反驳道:“若此人有确凿证据呢,谋反大罪,总不可能红口白牙胡诌出来吧?您说呢,皇叔?”

他问的是荆王李元景,也是当朝司徒。

李元景想了想才道:“要不然,便交给三司主审,若李弘泰确系污蔑,自当立即处死,若……”

他的话没说完,但立场也已鲜明了。

三公之中,司空吴王恪和司徒荆王元景,带着一帮宗室贵戚都要求严审此案,而站在他们另一边的,则是太尉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干先帝老臣。

泾渭分明,谁清谁浊?

李治高坐于御座之上,看着眼下的朝堂,心里冷笑:瞧瞧,这不就是朋党吗?还是欺朕年轻啊!

看着依旧气定神闲的长孙无忌,李治深知,自己这个舅舅,老谋深算心计深沉,这点小风浪动摇不了他。

只见他上前两步,端正下拜道:“陛下,清者自清,李弘泰可以交由三司会审。但臣也有一请,若最后查无实据,还请陛下彻查李弘泰背后势力,绝不能放过这等兴风作浪,搅乱朝纲的卑劣之徒!”

“不必了。”李治淡淡道:“朕自然是相信太尉的。宣朕的旨意,李弘泰诬告朝廷大员,即刻处死!”

“陛下!”

底下有人惊呼道。

“朕意已决!齐秉义,你亲自带着旨意下去监刑吧!”

“退朝!”

李治拂袖而去,只剩下一班臣子面面相觑,薛万彻还在不服气:“陛下也太偏心自家舅舅了,连审都不审……”

吴王李恪沉默着没做声,李积却从旁边走过来,劈头盖脸骂了他一句:“朝廷大事,岂容你随意编排?才刚大赦回来,就忘了之前的教训了?”

薛万彻脸色也难看下来,贞观末年,他大败高丽凯旋还朝,却被自己的副将告发,对朝廷口出怨言。正是英国公李积一句“罪不容诛”,才让先帝将他流放到象州,新帝继位后才大赦回京。

“怎么?英国公还想再告我一回?”

“好了伤疤忘了痛,你好自为之。”李积恨铁不成钢地丢下一句,便径直出了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