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 > 第31章 投献家产

第31章 投献家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

蒋桓赶忙谢了恩。

在这不久后,便春雨骤停,四周景色也愈发苍翠。

朱慈烺等也开始往朔州而来。

前首辅王家屏一族,朱慈烺已见过。

但当时,王氏一族并未说要破家为国。

朱慈烺也没有强逼。

只是让朱慈烺没想到的是,他的宁武关一行后,王氏一族竟主动愿意同姻亲蒋氏一族一起舍弃家业,随朱慈烺一起东撤。

在路上,朱慈烺细问蒋桓才知道,因朱慈烺不顾自身危险救宁武关孤军,乃至在宁武关祭祀阵亡者,甚至弯腰作揖那一拜,算是彻底让蒋桓和王氏一族等士族子弟意识到,朱家或许还有中兴的希望,而朱家的太子明显也是一位仁德爱民之主。

所以,这些北方士族子弟才愿意舍家来投。

当然,这里面也有作为士族子弟本就不放心闯军,认为闯军这种流寇不值得效忠的原因。

另外至于为何献家业,自然也是想在朱慈烺这里追加投资,在朱慈烺这里占更多原始股权,以为家族将来博取更大功业的意思。

何况,天下大乱,他们又没有祖上一样的权势,也保不住家业,不如先拿来做投资表忠心。

“殿下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算是击中了臣的心坎,臣世受国恩,岂能连匹夫也不如?”

王家族长前光禄寺丞王演初此时在见到朱慈烺后也发出了如此感叹。

朱慈烺也勉励了几句,并当场起复王演初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令其沿途替其招揽子弟乡勇,随自己东撤。

王演初谢恩后欣然应允。

其外孙蒋桓自然随侍朱慈烺大驾左右。

而在这后不久,蒋桓就先将自家家财全部捐献了出来,令族人抬到了朱慈烺临时所驻大院外。

朱慈烺在听闻后出来一看,就见满地的银铸大冬瓜。

虽然朱慈烺知道因为古代金融投资的方式太少,故而大地主们喜铸大银锭而窖藏于家中地下,尤其是在乱世大量自耕农破产而不能靠放贷赚钱后,地主们更加喜欢把赚得的银子铸成一大块藏于地下。

但朱慈烺还是在见到蒋氏一族所藏的大冬瓜后,被震惊在了原地。

更让朱慈烺没想到的是,这蒋氏一族除了大冬瓜外,还有许多银锭,一箱一箱的,不少银锭已经都氧化变黑,可见藏于地下已有很多年。

“启禀殿下!这些皆是臣阖家全部家财,另有粮食十七万石还在仓中。”

蒋桓说着就疾步过来带人将一箱账簿抬了来,且道:“账簿皆在此,殿下可令有司查验。”

“吴卿。”

朱慈烺先唤了一声。

太常寺卿吴麟征走了来:“殿下。”

朱慈烺吩咐道:“孤现在升你为户部右侍郎,由你来查验。”

吴麟征拱手称是。

朱慈烺这里则直接问道:“你给孤大致说说,贵府所捐献家业到底有多少?”

蒋桓回道:“合计有银两百多万两,粮食十七万石,各类店铺五十余处,田一千六百余顷。”

朱慈烺听后点首。

他不得不承认,他还是低估了大明民间大地主的富裕程度。

但朱慈烺还是问了一句:“贵府何以如此富贵?”

蒋桓道:“回殿下,得益于皇明昔日有隆万开关之国策,臣祖上靠此去关外与蒙古做生意而大富。”

朱慈烺听后点首,心里感叹:“原来自己这是在吃隆万大改革的红利,还真是昔日善政,可泽被后世子孙!”

没多久,王家也献上了家业。

不过,王家虽为首辅之后裔,倒是没有蒋家这种富商富裕。

可王家虽然富不如蒋家,但胜在权势很大,故而蒋家才愿意与之结亲,进而获得在政治上的保护。

而王家也可以因此得蒋家之富。

权贵与富商联姻是这个时代的常见现象。

朱慈烺对此也不感到奇怪,反正他现在需要根基,所以只要愿意舍家来投他,他都欢迎。

“殿下,蒋家账簿无误,大冬瓜合计有一百余万两,剩下各类银锭金块价值一百多万两白银,粮食确实为十七万石。”

吴麟征则在奉谕核实蒋家所献家业后,来向朱慈烺汇报了起来。

朱慈烺接着就问着李邦华:“抚恤银和赏银合计要多少。”

“一百万两。”

李邦华回道。

朱慈烺听后笑道:“这么说,光是蒋家献的银,除了那些大冬瓜外,光那些银锭金块都够发抚恤银和赏银了?”

李邦华点首:“还有结余。”

朱慈烺直接摆手道:“银锭和金块不必节省!全部发下去,把你们的欠俸也补上,另外由吴卿带着蒋主事等随行官员,拿着剩余银子去采办城中一切有用之物,如药材、布匹、盐巴等,另外工匠等也全部发雇银带走,还有城中骡马车辆也全部买走,不卖的强制采买!不要给贼寇留下半点有用之物,只给他们留下金银,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之物,也给军民们放假,除守城与戒备的外,全部放一日假,准予在朔州城内采买消费一日!”

“遵旨!”

如此一来,一下子涌入数万军民的朔州城热闹了一日。

因许多随行大臣和军民皆发了俸禄、饷银和赏银,故除阵亡者家属无心去逛街玩耍外,许多大臣军民皆奉谕在朔州城内闲逛了起来,也疯狂消费。

毕竟谁也不知道在这个乱世,拿到银子后能用多久,因性命都难以保证,自然也就没有储蓄的想法,所以,当日的朔州城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青楼酒肆处处满客。

在勾栏听曲听书的也不少。

连乞丐乞讨的破碗都不再空空如也,甚至没多久,就满载银钱。

以致于整个朔州当日处处都是撒钱声与吆喝欢笑声。

也算是沉寂前的最后狂欢。

随行的重臣范景文、李邦华、吴麟征三人也在这日被朱慈烺强行放假,没有再待在朱慈烺身边,而是在随太子朱慈烺临时驻跸的金朝时所建崇福寺一处院外,让随行家仆搭了张桌子和三张椅子,也在桌子上摆了一份朔州特产芦花鸡与一瓶黄酒,然后便就着月色与桌上芦花鸡和黄酒,准备吟诗作词,也算是在这难得的闲暇时刻略尽一下文人雅兴。

要知道,三人从跟着朱慈烺一路过来,一路上餐风露宿、担惊受怕,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安逸地坐在一起做一点文人该有的风流雅事了。

但因为院内司礼监太监李凤翔奉朱慈烺谕令带着几个随行内宦刮寺内佛像身上金粉的声音,而弄得三人半点诗兴也没有,饶是皓月当空,更有肉香扑鼻、美酒入喉。

“殿下何必如此,连菩萨之财也不放过。”

吴麟征也因此在这时回头看了被挂去半个金头的佛像言道。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素来要建立伟业,第一便是广积钱粮,钱粮就与养兵一样,多多益善,哪能嫌少!”

“如今尽刮寺庙金粉,想必菩萨也不会生气,毕竟菩萨早已视钱财为空空之物,舍身喂虎尚愿意,何况拿一身金粉助殿下救天下黎民呢?”

李邦华这时倒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