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豆子咋样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农女金银元宝堆成山!
回家的路总是比去的路更短些,还没来的及好好欣赏路两旁的风景,已经到了槐花镇界。
一路走的官道,虽然一路是土路,但是早就被成年累月的车轮压的实在,除了不断扬起的土尘,也不太颠簸。
老村长悠闲的赶着马车,李玉兰坐在车内和他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李玉兰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双眼,就听见“吁”的一声,马儿嘶叫一声,扬起前蹄,停了下来。
她顺势就向前倾去,赶紧拉住车框,才稳住身子。
李玉兰拉开车帘,向外望去。
一个三十多岁妇女,身穿一件蓝色的粗布衣裳,上面打了好几块土黄色的补丁。
她一手撑着地,一手不断的抹着眼,看不清她擦的是汗水,还是泪水。
一直朝着马车磕头,李玉兰在马车上也听不清她嘟囔着什么,只看到她背后的箩筐里,有一个黑色的小人头。
老村长跳下马车,扶起这位妇人,妇人气喘吁吁的道来。
箩筐里是她三岁的儿子,已经烧了一天一夜,吃村里大夫开的药也不退烧,她着了急,背起小儿子就去镇上的医馆找大夫,已经跑了十几里地,用力过猛,两腿早已脱力。
看见前面有一辆马车,抱着侥幸的心理,就想试试,看马车能不能载她一程,送她前往镇上。
这才有了,老村长紧急勒马的这一幕。
他们二话没说,就让这个妇人上了马车,老村长鞭子一甩,马车跑的更快了些。
这位妇人上了马车,大口喘着粗气,脸上的汗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流。
李玉兰递给她一竹筒水,这位妇人一边大口喝着,一边道着谢。
她又把小孩儿,抱在怀里,李玉兰瞧了一眼,这孩子两眼紧闭,脸蛋烧的通红,嘴里还一直吭吭的。
她湿了一块手绢,盖到小孩儿的额头上,这位妇人望了李玉兰一眼,满眼都是感激。
到了镇上的医馆,老村长掀开车帘,这位妇人火急火燎的跳下马车,直冲进医馆。
医馆的老大夫是个小老头儿,头发已经灰白,两眼却炯炯有神,话没多说,摸摸孩子的额头,抓住小孩儿的手就开始号脉。
号了一会儿脉,又翻了翻双眼,看了看小孩儿的舌苔,开了一张方子,递给这位妇人,就不再说话。
妇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方子就去柜台前抓药,只听到一声大叫,“这么贵!”
大家都朝着这位妇人看去,小伙计好心的解释,“方子里有参片,所以贵点。”
妇人又可怜兮兮的说道,“俺不要参片可不可以,俺没那么多银子。”
小伙计犹豫了一下,告诉妇人,“要不,你去问一下大夫,去掉参片看成不成?”
这位妇人又跑到大夫跟前,央求着大夫去掉参片。
老大夫捋了一下胡子,很是无奈的说道,
“你儿子现在昏迷不醒,不用上参片,危矣!”
妇人脸色一沉,陷入了两难境界。
李玉兰和老村长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她走上前去,从妇人手里拿过药方,递给小伙计。
小伙计利索的抓好药,李玉兰付了七两银子,又把药包递给这位妇人。
妇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怔怔得看着她,泪水模糊了双眼,扑通一声就在李玉兰面前跪下。
李玉兰很是尴尬,连忙侧身让开了。
老村长上前扶起了这位妇人,又说了声,“快上车吧,我们送你回去,早点给孩子煎药,孩子早点喝了,早点好。”
这位妇人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玉兰坐在马车上歪着头想,“怪不得古代病死的人这么多,也不单单是医术不发达,更重要的是,手里缺银子呀。”
后来又听这位妇人描述,原来她家在永福村,离镇上有二十多里地,在小落村的西南方,离小落村也有二十来里地。
刚进永福村没多久,这位妇人就叫停了马车。
一座院子门外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微弯着肩膀,浑浊的双眼一直向远处张望。
还有一个十四,五的姑娘,也是不断向远处看着。
这姑娘弯弯的柳叶眉,小小的樱桃唇,尤其那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最是勾人心魄,此时的李玉兰肯定没想到,这个女孩和自己家人还有很深的缘源。
马车停到两人跟前,俩人都惊奇的看着马车。
妇人从马车上下来,俩人才回过神来,老太太接过小孩子,并问了声,“豆子咋样了?”
妇人晃了晃手中的药包,说道,“抓了药。”
又嘱咐那位姑娘,“你赶紧去给豆子熬上吧。”
妇人让老村长他们等她一会儿,她火速的跑进家里,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蓝色布包。
妇人一层层的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一两多碎银,一股脑递给老村长,并无奈的说道,
“家里就剩这些银子了,先还上恩人这些,等孩子爹回来再想办法还恩人剩下的。”
老村长摆了摆手没有收,“先顾着孩子吧,我们这里不着急。”
说完赶着马车就已离去。
原来这位妇人夫家姓崔,她们一家四口,还有小叔子一家四口,加上公公婆婆都住在这个院子里。
家里十分拮据,农闲无事,她的丈夫,小叔子,公爹都去找些散工活干。
后来家里的男人回了家,听说豆子被恩人所救,并且没有收一文的医药费,都十分感动。
最后问到恩人的住处,这位妇人一脸模糊,居然忘了问。
大家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有一天能再碰到恩人,好报答一番。
再说李玉兰这边,一番折腾回到家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文氏烙了油饼做了疙瘩汤。
她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张烙饼,喝了两大碗疙瘩汤。
还被老村长一顿嘲笑,“我家幺儿胖,还是有道理的。”
李玉兰转过头一言不发。
老村长笑的更是大声。
转眼又到了月底,总账的时候。
炒货这边一共净赚二百四十两,李玉兰和罗子峰一人分了一百二十两。
糕点这边,净赚三十两,李玉兰又要和罗子峰分,罗子峰说什么都不肯要,说是糕点这边,自己没咋出力,如果还要银子就太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