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峭寒三月忙插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里有个仙湖村!
没等苏阳找到自己的女朋友,便在哈欠连天的的状况下迎来了插秧的日子。
凌晨4点多钟,像被泼了墨一般漆黑的夜空下,仙湖村各家各户的灯便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与天边的启明星遥相呼应。
苏阳也被老爸从被窝里拖了出来,忍着睡意,简单洗漱了一下,便挑着箩箕跟着老爸出门往育秧田里走去。
三月的早晨,露水凝重,在室外站得时间稍多一些,头发上便洒上了一层细细地露珠。经常下地劳作的人,都知道给自己的头上包一块帕子或毛巾,以免待会太阳出来后,着凉感冒。
一路上,不断有人跟苏阳父子俩打着招呼,苏阳一开始还不停地打着哈欠,打招呼的人多了,慢慢地,睡意也被从脑海里驱赶出去了。
顺着人群,苏阳跟着老爸一起领了三亩田的秧苗,放在箩箕里,挑着向自己分到的水田走去。
现在已经过了春分,步入了农历二月,春天带着暖意,早已悄然地降临在大地上,只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年的太阳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暖意总显的有点底气不足,太阳刚刚工作了一二天,就被一股南下的寒流给逼了回去。气温就像是坐过山车一般,高的时候能到二十多度,热的人恨不得就件衬衣或短袖,低的时候甚至只有五、六度,在寒意的威逼下,不得不将羽绒服和棉袄又从柜子里翻出来。
来到田间地头的时候,天边稍稍露出了丝丝光亮,就像电影的幕布上面漏光了一般。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影影绰绰的人影,不时有着火光在黑暗中一明一暗地亮着,夹杂着几句清晰的说话声音。
“先坐下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李慧巧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上来,从手中挽着的竹篮子里,掏出两块鸡蛋摊饼,塞在父子手里。
苏阳抬眼望去,却只能隐约地看到篮子被塞满了,却看不清里面塞了些什么东西。
人们都在田埂上四散地坐着,有的在吃着东西,有的在抽着烟,有的在整理着秧苗,把它们一丛一丛地抛向田中,为接下来的插秧做着准备。村里唯一的一台插秧机也被开了出来,梁刚配合着一个小伙子,正将箩箕里的秧苗小心地摆放在上面。
有些早到的村民,在简单地吃了早饭,准备了一会之后,便卷起裤脚,把脚伸进水里,等脚适应了这冰冷的水温,这才小心翼翼地半蹲着向田里走去,拿起之前抛向田里的秧苗,把捆着的草绳解开,两手配合默契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苏阳吃完东西,喝了口热水,将身上的羽绒服脱下来,卷起裤腿,慢慢地将脚放进了水田里。
一丝透骨的寒冷从脚上传来,苏阳像被烫着了一样,把脚快速地提起来。反复试探了几次,让双脚渐渐适应了温度,苏阳这才走进了水田里。
‘噗~’一站进那柔软的泥浆里,整个人慢慢陷了下去。
等身子站稳了,苏阳转眼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小时候老爸教自己插秧的方法。
拿起身边的一捆秧苗,解开草绳,左手拿好秧苗,右手接过从左手分出的秧苗,用三个手指捏着秧苗的根部,低着头弓着背,将它轻轻地插入泥浆中。
‘嗤~’随着脚从泥浆中拔起,空气和泥浆的摩擦产生了一连串的气泡。
因为太长时间没有插过秧,苏阳一开始的动作略显生疏,一排只能插三棵。当手中第一捆秧苗插完的时候,苏阳回头一看,自己的老爸已经插完第二捆秧苗了,远远地将自己给抛在了后面。
只要插过秧的人都知道,这活绝对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双手配合好,判断好秧苗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长时间的依靠手臂和身体的韧性,让身子有节奏且均匀地向后退,这样才能插得又快又好。
没有干习惯这种农活的人,一分田下来,腰就像折了一般,直起来的时候,甚至会发出‘卡拉、卡拉’金属生锈的声音。
苏阳便是这其中的一个。
胸中憋着一口气,花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插完了一分田,直起身来的时候,苏阳顿时感觉自己的腰好像折了,只能用手撑住腰,才能像煮熟的龙虾一样,弓着腰以六十度到七十度的角度直着。
再看看老爸,已经快插完了二分田了,仍旧不见疲倦地猫着腰有节奏地将秧苗快速地插进泥浆中。
就连最后下水的老妈,现在都赶了上来,一分田也马上要插完了。
或许是感受到了苏阳的目光,李慧巧侧过着,看了一眼儿子狼狈的样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心痛地说道:“阳子,你要是不行,就先上去歇会!这么多人,总不会耽误农时的。”
本来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的苏阳,让老妈这么一喊,用力地挺了挺腰杆,稍微舒服了一些,感觉力气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准备俯下身子再次插秧的时候,眼角突然瞄到梁刚坐在插秧机上,欢快地从旁边驶过。
看着插秧过所过之处,一排排秧苗整齐地站立在泥浆之中,苏阳突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自己当初应该选择去开插秧机的,而不是选择下田的。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苏阳叹了口气,收回随着插秧机远去的视线。
今年无论花什么代价都要多买几台插秧机!这活就是不人干的!
心里发着狠,苏阳再次俯下身子,将秧苗一下一下插进泥浆中。
这时天已经慢慢这亮了起来。
速度快的,下田早的人都已经完成了三分田,纷纷准备上岸吃早饭喝口水抽支烟,休息休息再接着干。按这个速度,估计上午十点左右,一亩田就能插完。
而像苏阳这种生手,也都完成了一分田左右,看到别人都纷纷上岸休息,便也跟着上岸休息。
一时之间,田梗上坐满了劳作的人们,喝水声、笑骂声、说话声、吆喝声、机械声混杂在一块,热闹非凡。
苏阳看着昨天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田里,冒出了一片一片淡淡的绿色,和灰褐色的水田夹杂在一处,想象着所有的灰褐色都被绿色给覆盖后,那壮观的场面,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坐在苏阳不远处的一个五十多岁的村民,抽着旱烟袋,看着不远处还在不停地插着秧的插秧机,感慨地叹道:“要说现在的机器真发达,这么一会儿工夫,应该插了有近六、七亩地了吧?”
“没有也应该差不多了。”苏广义估量了一下大概面积,说道:“这要是多买几台这种机器,那以后插秧就没我们这些老家伙什么事了?”
“可不是!”对方有些落寞地应道。
在这种重复工作中,人工被机械替代是不可逆的大趋势,现在还没有大量普及,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二点,一是价格还没有变得平易近人,二是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培养还没有跟上。
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机械使用的量一旦上来,整个成本便会变得更加让人能够接受。而专业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只要工资薪金能跟得上,学校和社会都看到了这个前景,只要几年的时候,这方面的人才便会如井涌一般出现过剩。
“爸,你也不用担心,到时你们也会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肯定是闲不下来的。”苏阳知道这些村民在担心什么,这段时间村子里已经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担心着公司成立了,大家的田地都入了股了,到时连米、菜都要买,不知道那么一点分红能不能够一年的嚼谷。
将昨天梁刚给自己的招聘计划的事情稍稍透露了一些,苏阳突然想到,不如到时再将村子里这些失地村民,筛选一遍,挑选身体好,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以保安的名义将他们都收拢到公司名下来,好让他们生活有个基本的保障。
周围的村民听到苏阳所说,心中都各有计较,部长什么的,自己又没文化又不会管理,就不奢望了,但是当个普通员工或卖卖力气当个仓库管理员,自己还不是手到拿来?
光苏阳说的每个月四、五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不比跑到市里或外地去打工强多了?再说了,自己这个年纪了,就算跑到外面去,估计也没有哪个工厂会要自己,可能一年下来,还不如在家里赚得多呢。
或许是被苏阳说的给刺激到了,又或者大家都想在苏阳面前好好表现,接下来村民们的速度瞬间都提了上来,纷纷想要将其他人给比下去,好给苏阳和村干部们留下个好印象,到时自己去报名的时候,能够加点分。
虽然不是很确定这些刚刚休息了一袋烟工夫的村民们,因为什么原因突然间干劲空前强烈,但是应该跟自己刚才讲的多少脱不了干系,不过,看到大家再次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插秧的工作中,苏阳心里也很开心,毕竟早一天将秧苗移栽完,就少一点风险。
农忙、农忙,不就是跟老天抢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