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发家致富 > 第93章 升入高中

第93章 升入高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发家致富!

灵贺镇中学是2006年1月13号考完试开始放寒假,距离过年还有两周的时间。

过年前,李若兰帮李若梅复盘初中的所有知识点,李若梅还有一个学期就要中考了。

中考还要考体育,女生要考400米和扔铅球,李若梅是个体育废,两项都是堪堪及格,幸好这时候体育分占比不高,750的总分,体育只占30分。

李若梅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不是很难,她平时的成绩能保持到680分左右,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在630到660之间,李若兰希望她能更进一步,考入重点高中之后可以分到重点班去。

有李若兰帮她,李若梅自己也够努力,从寒假开始一直到中考,节假日和周末她都不敢放松,最终的中考成绩696分,成功进入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2006年9月,李若梅去上高一,李若兰也开始了最后一年的初中生活。

李若兰分到了初三七班,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分班方法,初三却没有八个班了,因为初一初二陆陆续续有不少学生辍学了。

大部分学生是辍学出去打工,乡镇初中有很多学生初二就年满十六周岁了,还有一小部分辍学去结婚生子。

初三毕业,乡镇初中的大部分学生也是不上高中的,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去读技校或者出去打工,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上高中的。

2007年9月,李若兰考上了锦县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的。

上高中之前的暑假,李若兰已经把系统里的西医中级课程学完了,高中的课程比较难一些,上课大概还是要听一下课,晚自习的时间倒是可以进入系统去学习高级课程。

系统内的高级课程都是实际病例诊断,医学知识在初级和中级的课程里已经学完。

高中李若兰和李若梅都不住校,俩姐妹一起住在柳荷香和李元庆在重点高中隔壁小区买的四居室里。

李若梅高一的成绩保持得不错,在重点班的十几名,高二她选了理科,她的短板是数学和物理,所以选科她选了生物,幸好她的语文和英语还不错,把分数拉回去了一些,不然她可能就排不到十几名了。

但是她又不想选文科,文科要背的东西太多了。

李若兰打算在高一把高中三年的课程学完,高二专心去参加一些竞赛,要是竞赛能获奖,看能不能走保送的道路,跟李若梅同一年上大学去。

高一第一学期是没法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因为省赛的时间就在八九月份,校园选拔的时间在六七月份,那时高一的同学还是初中生。

高一的第二个学期,校园选拔赛开始的时候,李若兰即刻就报了名,这件事都不需要她自己关注,所有重点班的学生都要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和化学竞赛的选拔。

奥林匹克竞赛有五大竞赛,还有一个信息竞赛,在县城高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县城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很晚,上高中之前没摸过计算机的同学比比皆是,高中的信息课也不会教什么实际性的内容,就是提供一台计算机让学生随便玩玩。

李若兰参与的四门竞赛校园选拔都过了,老师劝她放弃两科,因为太多了会顾不过来,竞赛时间上也有可能会有重合。

李若兰没有听老师的,斟酌了一下之后舍掉了生物,因为生物的省赛是在八月,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都在九月份,八月份李若兰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2008年的暑假,李若兰已经年满十六周岁了,报中医协会备案之后,允许她到中医院去实习。

她要去的医院就是县城中医院,是叶成英举荐她去的。

七月八号,放暑假的第一天,早上七点多,李若兰骑着自行车到中医院报道。

来到中医院的中医科室,李若兰就被一众老中医围观了,他们早就已经听说过她了。

叶成英是中医科室的老大,却经常被李若兰叫到乡下去,叶成英回来还要激动地跟整个科室的人分享李若兰的治疗是多么有效,勾得大家的心都痒痒的。

这回可算是见到真人了,就是吧,他们觉得李若兰的年纪太小了点。

身高倒是还好,李若兰现在有一米六二,这在锦县已经是女性平均身高以上了,就是脸看起来俏生生的,一看就是个学生妹。

他们担心来中医科看病的人不相信李若兰,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老爷子,最年轻的都有三十大几。

最年轻的中医医生就是谢青颜,她在县城中医院工作快五年了,现在已经是中医院的正式医生,不过她还只是初级医师,老老实实地跟在叶成英后面学东西。

第一天实习,果然如老中医们所想的,一整天都没有人找李若兰,甚至有病患把她当成了护士。

李若兰也不恼,因为来看中医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很多都带着老花眼镜,看错人很正常。

没人找自己看病,李若兰便到处去看其他的老中医治病,她也不指手画脚,只是看看。

有两位老中医看她一个病人都没有,觉得她有些可怜,便叫她一起把脉,然后再与她讨论病人的脉案和如何开药。

李若兰对脉象的判断和用药的精准让两位老中医都觉得惊讶,他们这才相信叶成英之前真没有说假话,他们甚至在与李若兰的讨论中学到了一点东西。

同时,这两位老中医的心情又有些复杂,李若兰这医术没有病人真是太可惜了,病人都不识货,但是病人要是都识货,他们这些老中医怕不是要失业。

忧愁!

幸好李若兰还是个学生,只是来实习,抢不了他们的饭碗。

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

又忧愁!

但是,这么好的医术以后应该不会留在锦县这个小地方。

老中医的心情像过山车,翻了好几翻最后得出了一个开心的结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