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打造寮越村的水果品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九零,赤贫女学医发家致富!
小学的课程很简单,李若兰课后一直跟李修武育果苗来卖,995看她专注发展副业,忍不住对她碎碎念,控诉她不务正业。
李若兰倒是想施展医术,但是情况不允许啊,现在村里的人默认她跟谢青颜和李修武学习医术,但是她年纪小,别人也不相信她,更何况她没有行医资格证,她也不敢光明正大给别人治病。
所以只好发展副业了,这时候果苗的需求又很大。
寮越村这几年的水果种植逐渐形成了规模,尽管规模不是很大,没有出去打工的人家也选择将山地种上水果,因为种水果比套种木薯玉米的活少了,收入却提高了。
寮越村的水果多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关于水果销售的问题。
之前种水果的人少,水果的总产量不多,直接到镇上的集市摆摊就能随随便便卖完,还能卖得上价钱。后来种水果的人多了,水果的产量越来越大,这种销售模式就不行了,镇上的集市消耗不了这么多水果。
新任村长李元山也苦恼这件事,他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最后尝试着来问问李修武。
这几年,村里的人对李修武越发尊敬,在他们眼里,李修武成了有能力高深莫测的人,李元山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几年,靠着李若兰,李修武也越发会装,别人来问他的事,他听完之后总是一脸神秘地让他们先回家去,第二天再来。
那些人走后,他转头去问李若兰怎么回那些人,得了李若兰的主意,他在第二天转告给那些人。
李元山来问他,有没有办法解决水果销售问题时,他也是如法炮制。
水果的销量问题,李若兰当然想过。
首先是要给寮越村种植的优质水果营造名声,彰显出村里种的水果的特别之处,让大家知道寮越村种植的水果,将寮越村的水果打造成一个名片,一个标签。
这一步的做法是,在镇上车辆流量最大的路段立一个牌子卖寮越村的水果,卖水果的人还要能说会道,会做宣传。
其次村里的人要联合起来,不要单独去卖水果,将水果按照品质高低来统一定价,选出代表人去跟水果收购商谈判收购价格,或者去跟镇上和县里的商店、商场推荐寄卖水果。
李若兰是按照后世看到的一些成功的农产品销售想出来的法子,具体会不会成功,她也不知道,相同的套路,实施的人不一样,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她把自己想到的全部方法告诉李修武,让他去告诉李元山。
李若兰很希望她的方法能成功,她能帮寮越村做的事,也就到这了。
李元山听了李修武转告他的方法,十分惊喜,他的执行力很强,立马就召集了村民开会说水果宣传和售卖的事。
李若兰的那些想法他一个都没有改,照本宣科地让村民去执行。
村民也没有见过这样搞销售的,执行之后发现效果真的不错。
第一年搞宣传,第二年镇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他们这个村的桃子、李子、荔枝和龙眼好吃,在县里也有了一些名声。
村里统一定价销售,内部不搞价格战,大家一起赚钱,比村民们自己单打独斗赚得更多了。
因为村民一起参与解决水果的销售,寮越村的村民前所未有的团结友善,以前不合群的李元兴和李元立都参与了进来,村里的争吵和纠纷都少了。
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在种植水果上面相互帮助,以防水果质量下降坏了整个村的水果的名声。
这样的寮越村就是李若兰想见到的,上一世她就没见过这样的情景,所以那时她不喜欢回村里。
种水果能赚钱,再加上村里很多人出去打工赚钱,寮越村的村民,钱包渐渐地涨了起来。
农村人,有钱的第一件事,那必定是建房子搞装修,这时的寮越村,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仍然住着泥砖瓦房,还没建楼房,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只是建了毛坯房,还没装修。
一时之间,寮越村建新房、搞装修的人一大堆,附近的建筑队和装修队几乎都被请到了村里。
寮越村的人种水果赚钱,附近的村子看到寮越村的村民建新房、搞装修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也想要加入种水果,了解具体情况的人直接跟李修武买果苗,不怎么了解具体情况的人找寮越村的村民打听。
寮越村某些目光短浅的人,他们并不想外村人也种一样的水果,于是他们不想让李修武卖果苗。
但是李修武对他们有恩,他们不想亲自去跟李修武说反对卖果苗给外村人,他们便找李元山,让他去跟李修武说。
李元山也不想去说,这样的行为有点恩将仇报,不知好歹。
他觉得就算别的村也种水果,也没事,他们村很小,产量很有限,镇上或许吃不下他们整个村的水果产量,但是他们村的水果产量还远远满足不了整个县的需求,更何况还可以卖到别的县,卖到市里,甚至是省里去。
种植的规模大一些,更有利于他们村水果的名声传播。
然而这些人不懂,李元山又是村长,他只能硬着头皮,尴尬地去跟李修武说村里某些人反对他卖果苗的事。
这事,李若兰也早有预料,她把解决方法提前告诉了李修武。
她让李修武说,他不会随便卖果苗,买果苗的人,要跟寮越村签协议,种出来的水果,要跟寮越村的水果统一定价和集中售卖,不愿意签协议的人,不卖果苗给他们。
这个方法,李元山觉得棒呆了,他迫不及待地将其告诉了寮越村的村民,村民们果然没有再反对,当初那些不想李修武卖果苗的人,心里都涌起了愧疚。
李修武在寮越村的人眼里,形象更加高大了,李元山甚至在心里感叹,李修武是他们村的镇村之宝,智慧无限,见识深远。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修武发现村民对他好像特别热情,种水果树的地里的杂草,总有人帮忙除了,家里的小鱼塘,都有人帮他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