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亘古神功 > 第84章 祖传针炙

第84章 祖传针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亘古神功!

李晓成从盒子里拿出祖传的金针,看上去这个金针是盘在一起的,李晓成用手指捉着一头,一抽足足有一尺多长,用酒精消毒后,盘在了食指上,对晓芳说道:“你用普通的金针,在老人的十指和耳垂上刺一下,放点血出来,缓解一下老人的血压,然后,你看我怎么刺针。”

晓芳用普通的金针,在老人的十指和耳垂刺了一下,见流出来的血液都是发黑的。

这时候,李晓成开始运气了,看那道服,无风自动。

晓芳知道他开始针灸了,只站在一旁关注着,看他从哪处穴位上,下手针灸。

只见李晓成点了老人的睡穴后,从食指上露出金针的一头,正中直下,刺入老人的百会穴。

晓芳的心里暗暗地大吃一惊,这是针灸的禁区,如果针灸,也只能是斜刺在头皮上的神经。

李晓成这时心无旁念,就像老僧入定,唯有食指与拇指轻轻地在抖动。

老人的一家人都提足的神情,不敢大口喘气。

看李晓成食指上的金针,慢慢延伸到老人的大脑里,最后只剩下寸长的金针头露在外面。

老人的一家人这时哪还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了,一尺多长的金针,在老人的大脑里是怎么样的情况,不敢往一下想,也不知道怎么想了。

就连晓芳也惊呆了。

唯有韵秋知道,晓成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自己不懂就信李晓成,这当然不会错。

如此这样,足足过了三个时辰,已经是晚上了,李晓成还在抖针。

晓芳把老人的妻子叫到了外面,对她说道:“伯母!你到另外的房间里休息一下,估计一下子还好不了,最早也要等到明天早上,也让你儿子和女儿到后厨去用餐。”

老人的妻子对晓芳说道:“这位郎中先生是你的什么人?看这动静,真还能救活老头子的命!”

这时,老人的女儿也走到了外面,晓芳没有接着老太婆的话题回答,对她的女儿说道:“你让里面三位哥哥一起到后厨去用餐,今天一夜肯定好不了。”

老人的妻儿五个人到后厨去用餐了,晓芳回到了病房里,看李晓成仍然在抖针,不敢上前去打扰他。

李晓成虽然在抖针,看见晓芳复又进来了,就低声地对她说道:“注意一下老人的鼻孔。”

李晓成从一开始也就说了这一句,复有老僧入定似的。

晓芳贴近老人的脸孔,见鼻孔里堵满了浓浓的血渣,马上用毛巾垫到了鼻孔下面,用手指抵住鼻梁,将鼻孔里的血渣挤到了毛巾上。

也就一会儿的功夫,只见毛巾上已经是厚厚的的一层血渣,看这血渣还都是成形的,极细的一点一点。

韵秋马上递给晓芳一块毛巾,将那块积满血渣的毛巾换了下来。

晓芳又用手指在鼻梁上挤了挤,毛巾上很快又是厚厚的一层血渣。

就这样,连续换了五块毛巾,鼻孔里的血渣慢慢减少了,而且血色也慢慢地由黑转红。

这一夜,李晓成那副老僧入定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变化,晓芳和韵秋也都没有打过一个磕睡,反倒是老人的三儿一女,轮换着睡在了板凳上,老人的妻子晚饭吃过就没有走进来了,婉娘把她送到另一个房间里,就没有出来了。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只见李晓成的头顶冒着一丝的白雾,晓芳知道李晓成开始动用体内的真气了。

原来李晓成跟她说过,在行医的时候,千万不要动用体内的真气,想这可能是李晓成的无奈之举,非动不可了。

再看老人印堂上黑色慢慢淡去,面部的死气在渐渐地消失,慢慢有了生气。

这时,老人的妻子走了进来,一看老头子的脸色,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老头子,好醒过来了。”

从她的说话声中带有一股狠劲。

恰巧在这时,李晓成解开了老人的睡穴。

那老人的眼睛一睁,望着大家,面上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说道:“我怎么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

李晓成看老人能说话了,就走了出来,一夜的行功针炙,感到有点疲乏,也不需要他们打招呼了。

李晓成一出来,晓芳和韵秋也跟了出来,三人到了另外一个房间里。

李晓成对她们两人说:“这个老人,到现在也只能说是救活了,还能再活几年,心里没底,虽然大脑里的斑块已经清除干净了,但心脏部位的斑块依然存在,而且非常危险,一旦脱落,那就是瞬间的事情。这次治愈了,我估计在两年之内没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两年之内,他心脏部位的斑块不会脱落,两年之后,我就预料不到了。不知道这位老人是那里人?他的毛病主要是平时饮酒过量造成的,而且喝得还都是高度白酒。”

韵秋说道:“晓成哥哥,这个老人是山西人,是山西的首富,但他的家业不在山西,山西人对他了解的不是很多,他在东北有很多的矿山,其中金矿就有三座,南方有数千亩的茶山,在苏杭还有他自家的园林。这个老人是两年前来北京定居的,北京的产业不多,所以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

晓芳好奇地问道:“韵秋妹妹,你是怎么知道的?”

韵秋说道:“是李伯伯告诉我的,昨天你们在房间里给老人看病,李伯伯从外面走进来,看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就跟我聊了起来。”

晓芳向李晓成问道:“你说的这些情况,要不要跟老人的家人说一说,以提醒他们注意些什么?”

李晓成寻思了一下,说道:“说肯定是要说的,但不要说得那么严重,交待他们,今后不要再让老人喝酒了。如果老人病好了,难关度过去了,不要主动地跟他们套近乎,也不要问他们的去处,过去就过去了。”

韵秋问道:“为什么这么严肃?在李氏医馆里起死回生的病人,应该存档在案。”

李晓成说道:“这个老人不是个善茬,身上有股淡淡的的杀气,以后最好不要再来医馆里看病。”

晓芳说道:“如果那老太婆跟我套近乎,我不能拒绝了,我看这个老太婆是个好人。”

李晓成回答道:“这个老太婆面比较善良,可以适当地跟她保持联系。时间不早了,你们也一夜没有睡了,休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