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金色华年!
端午节外婆家的午饭非常丰盛,喝酒吃饭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今年的风调雨顺,所以抢收抢种都非常及时,前些年,相比这芒种节,很多地方还在栽秧栽种,可好芒种节前基本上摘完了,除非很多高山的地方,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栽完,还在等待时机,有句俗话叫做芒种芒芒栽,芒种节前后也就是这样的好时节,根据老天下雨的情况而定,如果风调雨顺,就可以提前把它搞完,就没有必要延后时间。是山上的扫地,还有很多还在搞,哦,要比红薯重要一点,红薯是旱地,水稻必须等雨水,只要雨水一充足,就要先把水稻搞完,最后抽时间再去栽红苕。
外婆家过节,他们是一家一天,外公第一天,二公公第二天,三公公第三天,都是全家一起到。这样他们的家庭非常团结和睦,从来不分彼此,外面的人也很多向他们学习,给旁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是旁人们学习的榜样。端午节上午休息,下午继续干活,那午饭外公舅舅他们又去生产队干活,把红苕地的地块处理一下,这几天他们栽完秧,但是红薯还没有栽完, 等待时机再栽红薯。他们生产队的人吃完饭,下午都去地里干活,见了面打打招呼,聊聊天,说今天中午吃的什么,喝的什么,今天的节过的怎么样?来了多少客人,坐了几桌,大家对这些问题都非常兴奋和好奇。这些话题好像也不是什么正经话题?但普通老百姓也离不开这些话题,这是一年四季都会谈到的话题。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这就是普通百姓的日子,也是最接地气的话题。大家在地里干活,边干活边聊天,有时候还讲讲笑话,当然,这与工厂上班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土地上干活这个自由程度就好多了,一般的情况是把这块土地今天下午干完就可以了。要在农时之内完成了栽种就非常好了,不误农时,这是种庄稼的最基本的底线。
初夏时节,气温非常舒适,不高不低,人们一边打理土地,一边清理地边的野草,把那些没有用的灌木丛全部砍掉,以免遮挡阳光,丘陵地带的土地就是这个特点,山中有地,地边有山,为了庄稼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一些灌木丛,有价值的大树一般不会清除,如果杂草不及时清理,就会长向地中间影响庄稼地的产量,当农民之所以辛苦,就是与这些自然界的一些没用的东西作斗争。该留的留,该清除的清除,使地块与林地之间得到最大的优化。除的杂草还可以背回家当柴火做燃料,所以大家也借助这个机会就多搞一些杂草树枝,一并带回家准备一些燃料,管理人员也不好说闲话。杂草杂木,树根全部从地中间清除,这样就可以少与庄稼争夺肥料。是的,杂草之类的全是人工物理清除,没有除草剂之说,农村根本没有听说过。多年以后,终于有了除草剂,那事后面再表。
大家整理了一下午的土块儿地,主要是炮烧香还是准备摘红薯,因为这里播种玉米的话,水源条件不是很好,挑水浇水非常困难,栽红薯就方便多了,红薯耐旱。种庄稼也是因地制宜,不是一概而论。
大舅舅在生产队的加工房做事,面条加工店,这是他们生产队的一大特色,打米房有面条加工房,比其他村先进一点。外公这个生产队比其他生产队也相对富足一点。至少他们有一点赚钱的意识,或多或少有一点生意头脑,当然,这与他们生产队的队长的管理能力有关。舅舅他们做面条生意,面条加工,面条兑换小麦,也为生产队赚了不少的收入。他们组织社员调整面条,去附近的场镇调换买卖交换做各种差异化的生意,他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别看是一个小小的加工坊,可是他们的收入还真不少,相当于生产队20%的收入,生产队100多号人,而加工坊就三个人,他们相当有商业头脑。
晚上还是在外公家吃饭?伙食当然不差,外婆做饭的手艺附近都是很出名的。一般的大厨也没有几个能超过她。
吃完晚饭,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今天是初五,一弯新月缓缓升起来了。一边听音乐聊天,音乐是用三用唱机放的唱片,“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这首歌非常优美,也非常好听,基本人人会唱个个能唱,家喻户晓是当时的经典歌曲。用三用唱机播放整个曾家沟都能听见这优美的声音。还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智斗等唱片,大家玩得也挺开心晚上九点大家都才休息。不能玩得太晚,因为第二天还要下地干活。
第二天早晨是在二公公家吃早餐,早餐也是按过节的正餐举行的,川北人有个习惯,早餐不是随随便便吃一点包子,稀饭,豆浆,油条,这餐跟午餐,晚餐一样。只是有时候自己方便的时候就搞一点包子稀饭,豆浆油条,但正规的吃法是不这样吃的,特别是有客人的时候,都是大鱼大肉也喝酒,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早餐大都有改进,现在早晨就是稀饭面条,馒头之类,以前绝对不是这样吃早餐的,肯定是有鱼有肉,有酒的。这是五十年前的生活方式,与现在简一的方式大不一样!
早餐后二公公去学校教书了,三公公去水库上班了。其他的该上学的上学,该去生产队干活的干活。爸爸妈妈是客人,又陪着大松和大松的弟弟在家里玩,帮外公外婆做一些家务事。做完了家务事又带着大松去武棚乡街上走一走,武棚公社一个小镇,当时还不很长,但是供销社,邮政所,农机站,学校,卫生院,公社政府大院,酒厂样样俱全。也是当地的政治文化进击的中心,本乡大约一万一千人。来到武棚当然要了解武棚,大松爸爸也喜欢研究一些风土人情,喜欢问当地的一些老年人,了解当地过去的一些历史。
武棚的来历,武棚,武棚肯定与武术有关。
因为清代的仪陇的武举人饶解元就住在武鹏乡曾家沟村,离外公家不到500米仪陇武举人|清代饶解元的传奇一生
什么是解元?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饶解元,本名饶承元,又名饶承家,客家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岁)二月二十二日,卒于嘉庆(丙子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享年54岁。
饶解元幼年读书习武,乾隆丁未年乡试第一。至乾隆六十年,又名乾隆乙卯科,府试第一,院试第一,中武解元,封饶承元为辅驾,曾领兵镇守川北的苍溪、阆中。清嘉庆年间,当时白莲教的郭刀刀、王三槐等人在苍溪、阆中起义,杀富济贫。饶解元带领本地团练和青年壮士打败了他们,在苍溪、阆中、仪陇一带传为佳话。
至1950年土改时,饶解元曾用过的两把大刀从石佛乡双祠村祠堂由四个地主抬往仪陇县永乐镇(当时为永乐区),上交给仪陇县文化馆,每把重128市斤(1市斤为500克)。
石佛乡双祠堂村(距曾加沟村一公里路)白果坝的饶氏宗祠广场,广场旁边正是饶氏宗祠的下祠堂,与下祠堂上下相隔200多米的半坡上便是饶氏宗祠的上祠堂。在饶氏宗祠广场上,有一些饶姓的老人,据老人们讲,双祠堂村白果坝是仪陇饶氏家族的始祖地,在当地饶氏族人心目中,上下两座祠堂是家族崇宗祀祖之地,更是他们的传家宝。
在饶氏祠堂,也有详细介绍:饶姓的高祖饶明达、饶明远兄弟叔侄8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通过“湖广填川”,离开湖广省(当时把广东,广西称为湖广省)韶州府乳源县,来到四川仪陇县,定居于该县白果坝(今为石佛乡双祠村)。客家人历来重视耕读传家,饶氏先祖先后出过三个进士。
第一个进士便是饶氏二世祖饶于勋,饶于勋年仅5岁便跟随父饶明远来到石佛乡,二世祖饶于勋自幼勤奋好学,然而屡试不中,64岁补凛中考录取岁进士,住在武棚乡曾家沟村,如今,当地仍有接管厅、桅杆房子等地名。
第二个进士是饶氏四世祖饶承元,清朝乾隆年间,饶承元习得一身好武艺,清乾隆乙卯年(1759)中武举第一名,人称饶解元,清乾隆乙未年(1775)赐进士,饶解元使用两把春秋大刀作为兵器,每把大刀重为128市斤,曾立桅杆,现有桅杆蹬石立在下祠堂两侧。
第三个进士是饶氏五世祖饶卿台,自幼聪慧,博览群书,32岁中进士,拔贡。现在保存在仪陇县档案馆的饶氏家谱正是饶卿台所着。清光绪年间,饶氏六世祖饶祖锡、饶祖监修建上下两座祠堂,双祠村因此而得名。
时至今日,关于饶解元的故事,仪陇当地人到现在都一直津津乐道,都在学习这种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文化精神。
[武棚乡(已撤销,作者写稿时,提前剧透),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地处仪陇县中部,东邻石佛乡,南依永乐镇,西连保平镇、乐兴乡,北接丁字桥镇,距仪陇县城45千米,[2]区域总面积19.6平方千米。[5]
1950年9月,设武棚乡;1994年9月,永乐镇析置武棚乡;[2]2019年,撤销武棚乡,划归永乐镇管辖。[1]截至2018年末,武棚乡户籍人口为人。[5]截至2018年10月31日,武棚乡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3]乡人民政府驻红庙子村1社。[2]
截至2018年末,武棚乡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曾家沟大队至五棚街道,是一个大平坝,有广茂的水稻田水稻田,全是上等的水田,田很大,两三亩,四五亩的大田都有。上面有曾家沟水库,所以这里的水田每年都能保产保收。这里当时也没有公路,曾家沟大道也是一条古代驿道,从永乐经武棚过曾家沟到乐兴必经之路。这里的秧苗刚刚插了不久,已经转清,开始发新芽,田里的水波已经渐渐被秧苗遮挡,秧苗长势很好啊,加上水源条件好,地理条件也有优势,光照特别好,因为四面没有大树遮挡阳光。到了秋季,这肯定又会获得一个大丰收。爸爸背着大松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下,走在这宽敞的跑马田埂(大道)上,大松高兴得合不拢嘴,背篓里一蹦一蹦的嘻嘻哈哈的大笑,可能是新的环境,他非常兴奋。爸爸背着大松到处走一走,这里看一看,那里参观参观,差不多转了两个多小时又回到了外婆家,准备中午饭了。
学校中午也放学了,社员们也收工了,大家都回家准备吃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