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 > 第70章 暴风将至,土木堡前夕

第70章 暴风将至,土木堡前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盘点历史意难平,皇帝们直接泪崩!

「此时,一场巨大的阴云正在向大明袭来。」

「你的兄长朱祁镇号称二十万大军出征...但这二十万大军并不是实打实的二十万大军...而是京军的编制人数。」

「从仁宣开始,大明放弃奴儿干都司,节省军费开支,不再对北方草原投入任何兵力。」

「将明军的边境全面内迁到河套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逐渐废弛,军营卫所的逃兵层出不穷...部队吃空饷的问题严重。」

「宣德十年,京师七十七卫,四十三万编制的总兵力逃亡之后,只剩二十五万。」

「由宣德十年到正统十四年,二十五万京军的数量更是经不起推敲。」

「所以随皇帝亲征的这二十万大军...有相当大的水分,也就是说...每个卫所的实际人数都是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京师还要留下守城的备用军。」

「所以此次大军出征的实际数量,还要再减少一部分。」

「朝廷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只好先从中原抽调五万兵力增援大同,宣府二镇。」

「才勉强凑齐十几万大军亲征。」

「然而这个消息,却被也先知晓。」

「明朝重臣之中有人一直在给也先传递消息。」

「所以在得知了朱祁镇亲征的消息之后,也先丝毫不慌。」

「在脱脱不花节制辽东明军,阿剌知院牵制宣府的情况下,也先率领六万大军直接跨过明长城。」(史书说也先三万大军,但土木堡围攻明军的时候,也先六万大军在后,阿剌知院三万大军在前,明军只有步兵十万被包围在土木堡!)

「被也先侵略的第一道明朝防线,叫做阳和,阳和是大同编制下的一个军事重镇,是直面瓦剌大军的门户。」

「瓦剌实力强大,在纳入鞑靼之后,大有北元初期时的凶猛之势。」

「阳和告急。」

「大同右参将吴浩驻守阳和,迎战瓦剌,一天之内兵败战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明将各率兵一万奔赴阳和增援。」

「大战一触即发,四万明军不敌瓦剌,节节败退。」

「阳和失守,宋瑛打算有序撤回大同驻守,此时,大同监军太监郭敬插手军事指挥,致使四万明军全军覆没。」

「西宁侯郭英,武进伯朱冕战死,只有石亨一人单骑逃回大同。」

「此时,也先已经带领大军进驻阳和,切断了大同和宣府之间的联系。」

「而此时你的兄长才刚刚出居庸关,他和王振并不知道此事,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玄想之中。」

「他仍旧天真的认为,以明军的战斗力,到时候二十万大军进驻大同,看见瓦剌大军一拥而上,一个回合之下,就能杀的瓦剌片甲不留,哭爹喊娘。」

......。

大明洪武。

朱元璋看到曾经的北元残留势力竟然能够全歼四万明军。

就想起了自己设立的北边九大塞王...。

若九大塞王还在,鞑子怎会如此猖狂?恐怕早就被打的服服帖帖,俯首称臣了。

想到这...朱元璋一阵气急。

一巴掌打在朱棣的头上。

“老四...你要是跟弟弟们好好守着北边...他鞑子能有这么嚣张的一天吗?”

朱棣无奈。

“嗯~?爹...不是我不想守...是大侄子不给我机会啊!我不反大侄子就把我给弄死了???”

朱元璋更生气了。

咱把国策设计的这么好。

结果咱一死,全把咱的祖训当成耳旁风了。

朱元璋想了想,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国策偏移。

想了半天,朱元璋发现。

一切都是因为朱标死的太早。

于是,朱元璋抬起脚,朝着看戏的朱标踹去。

“都怪你....没事死这么早干嘛?”

朱标一脸懵。

......。

大明永乐。

朱棣头上的冷汗直冒。

朱祁镇这小子,懂不懂完全体的蒙古人啊?

瓦剌,鞑靼,兀良哈合体...这和北元有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下...得把我老丈人徐达找来,再加个常遇春...。

才能稳赢。

朱棣多希望有个救世主的出现。

给朱祁镇骂清醒...。

......。

大汉。

刘彻的双眼微微眯起。

通过金榜的盘点,他已经将自己带入到明军的角色中。

他能清晰的体验到明军所在的处境。

这种感觉让他的手心微微冒汗。

瓦剌人的英勇让他想起来北边的匈奴人。

在卫青霍去病死后,他大汉虽然屡次对匈奴用兵,

却败多胜少。

......。

「从京师出发十多天后,八月一日,二十万大军终于抵达大同。」

「而从全军覆没的阳和守军中侥幸苟活一命的监军太监郭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郭敬立刻向王振报告了阳和之战的惨烈情况...并且百分二百完美刻画了瓦剌大军的战斗力,哭的那叫一个惨烈。」

「王振此刻终于知道自己是在养虎为患了,瓦剌这支猛虎,竟然强大到如此地步,已经脱离了大明朝的掌控了。」

「王振知道了瓦剌大军的残忍实力后,觉得这仗不好打。」

「不是不好打...是有可能打不过。」

「于是王振迅速做出决断...下令大军班师回朝......。」

「让大同守军和也先慢慢耗吧......。」

「他虽然想要建功立业...却不想把命丢在这里!」

「然而也先大军已经跨过长城,再走怀来,居庸关原路返回,一定会在半路和瓦剌大军交锋。」

「于是王振向你的兄长提出建议,走紫荆关返回京师。」

「当然,王振认为,在回京时的路上,够在自己的老家蔚县稍微停那么一下下就更好了。」

「你的兄长朱祁镇是不会拒绝王振任何请求的,他答应了,大军从紫荆关回京。」

「王振高兴地差点飞起来...他能带着皇帝回到自己老家是个什么概念?」

「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了...关键这可不是一般的衣锦还乡。」

「就他这个行为,以后蔚县的百姓,谁见了他不得给他磕一个?」

「二十万大军得到了班师回朝的命令,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了命令,从大同出发,朝着蔚县方向走内长城回到紫荆关。」

「这个决定也没什么大问题,也先再怎么猖狂也不敢跨过大同,宣府两镇到内长城去拦截大军。」

「所以这个行军路线相对外长城的确更加安全。」

「然而大军刚刚离开大同五十里,中营再次传出调令。」

「大军原路返回大同,沿出征的路线,从怀来,居庸关回到京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