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军婚七零:养崽摸鱼嗑瓜子 > 第35章 上山下乡

第35章 上山下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军婚七零:养崽摸鱼嗑瓜子!

这时候人群中闪出一条过道,许厂长带着几个中层管理过来了。

许厂长低声呵斥道:“吵嚷什么呢?都闭嘴!”

瞬间场面就安静了下来,厂长都发话了谁还敢出声。

“你们还知道这是哪里吗?在这里大吵大闹的成何体统!都散了散了!”

跟着许厂长一起过来的几个中层管理边说边忙着疏散人群。

“走了走了……”

“她婶子别走啊,再跟我讲讲那个什么机器呗?”

“那你来我家,正好我女婿给我送了二斤冬枣,算你有口福!”

人群转眼间散的干干净净,现场只余下坐在地上的董桂英以及眼眶通红的刘招娣。

“你先站起来!”许厂长对着董桂英呵斥道。

董桂英哭哭啼啼地站了起来。

“说吧,怎么回事?”

“厂长……”

“厂长,我妈她要让我们一家五口去死啊!”

董桂英刚开口,话就被刘招娣接了过去。

“没让你说,你先说!”

许厂长不耐的对着刘招娣瞪了一眼,吓的刘招娣连忙捂住嘴。

于是,董桂英接过话茬把事情来来回回说了个清楚。

“是这样吗?”许厂长问向刘招娣。

刘招娣忙不迭地点头称是。

“简直是胡闹!老董,你都这么大个人了,不知道上山下乡是我们的国策吗?那是为了历练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在艰苦朴素的环境下不忘根,不忘本。

你倒好,千方百计地跟着国家对着干是吧?”

“不是的不是的,许厂长你听我解释!我和老刘就建国这么一个孩子……”

“行了行了,别解释了。”

许厂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当初是因为你们家情况特殊,正好老刘的工作年限又够,所以这个工作才会让你女婿接班。

你以为咱们厂的工作是什么?逃避下乡的工具?是儿戏?就这么由着你的心情来?”

许厂长转过身对刘招娣说道:“还有你,再怎么说这也是你亲妈,在这里吵吵闹闹的像什么话,凭空让外人看了笑话,脸上很有光吗?”

“还有你,要是不好好工作,我随时拿下你的工作让老刘继续上。”

孔连安一见厂长看他,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许厂长经过这一顿无差别攻击,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今天的事就这么着了,董桂英,不要再打工作的主意逃避下乡了,但是谁要是在工作里偷奸耍滑,我也会随时换掉他!”

许厂长说完这句话转身就带着人走了,现场只余下面面相觑的两个人。

“妈,咱回家吧?”

刘招娣弱弱地开口说道。

董桂英却像是没听见一样,“唉”了一声,起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夕阳下,董桂英的影子被拉的好长好长……

一夜无话。

今天就是应届毕业生下乡的日子。

机械厂也是个大厂,有不少的应届毕业生。

一大早,厂子里就变的热闹且伤感起来。

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能舍得让自家的孩子下乡。

最重要的是这一下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面呢。

杜母看着这景象十分庆幸,庆幸自家闺女不是其中的一员。

刘家。

董桂英抱着儿子就是一阵哭泣,“呜呜呜,儿子,是妈妈没用,没有本事把你留在城里。

你姐那个没良心的啊,养条狗都知道跟主人摇摇尾巴呢,她居然就这么看着你下乡去受苦。”

“妈,我不想下乡啊、我不想下乡,我不去,我不要下乡,你快去想办法啊!!”

刘建国又哭又闹就是不想下乡,要是他下乡了可怎么活啊,在家里他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儿子,你放心吧,妈一定会想办法早点把你带回来的。”

母子俩抱在一起哭了老半天,要不是董桂英怕耽误了上火车,恐怕现在还抱在一起哭呢!

再不舍也有离别的时候,早上八点,家里有要下乡的人家纷纷打开家门。

刘婶和刘叔拎着大包小包走在刘建国的左右,边走边叮嘱他。

火车站。

“建国,我和你爸就你这一个儿子,下乡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知道吗?我和你爸一定会想办法把你接回城里来。”

刘建国听着母亲的唠叨既有不耐烦又有些对陌生环境的害怕。

“好了,还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不想让我下乡那你早干嘛去了,现在还不是要让我下乡去吃苦!!”

听了儿子的话董桂英不仅不生气,心里还有些愧疚,是他们没用,不然儿子就不用下乡了。

老刘两口子一共就生了两个孩子,女儿都嫁出去好多年了,不用想也知道刘建国的日子过得有多舒坦。

事实也是这样,刘建国在家里别说下地种菜了,就连碗都没刷过!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他早就被宠坏了。

“都是你们没用才害我要去下乡,你们要是不早点把我弄回来我就和你们断绝关系!!”

儿子的话让董桂英的心不安起来,她连忙保证:“儿子你放心吧,我和你爸就算拼了两条老命也会尽快把你接过来的。”

刘建国板着一张脸,声音冷漠,“你们最好给我说到做到,不然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们!!”

“好好好,对了,这是我和你爸这些年攒的一点钱和票,你拿着,下乡也不要委屈自己,该吃吃、该喝喝知道吗?”

董桂英连女婿给的那200块钱和各种钱票一股脑都给了刘建国。

“知道了,等我没钱了我就给你们发电报,到时候你们再给我寄钱。”

说完,刘建国心安理得的接过钱票塞进行李中,丝毫不关心父母身上还有没有钱。

此刻,火车站的每一个角落都上演着离别的不舍!

很快,就到了要上车的时间,由于人很多,所以很多下乡的知青都是人先上车,家里人再合力把行李往窗户里塞进去。

直到火车上的人安顿好后,才热泪盈眶的朝着窗外的亲人们挥手告别。

没一会儿,绿皮火车就启动了,随之也响起了长长的轰鸣声,但这轰鸣声并不刺耳,而是有一种沉重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